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少数民单心理健康的研究应该把文化作为首要因素加以考虑,无论是对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及现状的调查研究,还是对民族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都离不开文化这个造就民族心理并决定着民族心理健康状态的根基;因此,走文化取向的研究之路,是建设我国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促进少数民族心理健康专门研究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少数民族 心理健康 文化取向 民族文化
  • 简介:目的了解民族贫困地区高中生的成就动机,为民族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jesme和Nygard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对重庆彭水县民族中学的苗族、土家族和汉族共283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民族贫困地区,高中学生成就动机没有年级和性别差异,但是民族差异显着;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颗着,性别、年级、民族三者交互作用显着.结论应该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不同民族高中学生成就动机、促进民族素质教育。

  • 标签: 苗族 土家族 成就动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巍山地区某所小学19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8%。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8%,其中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6%,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5.6%。在各个行为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中交往不良,强迫性和多动呈显著差异(P<0.05)。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同因子差异比较中攻击性和违纪呈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因子差异检验中,少数民族男童与非少数民族男童在体诉和攻击性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女童与非少数民族女童在社交退缩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儿童在年龄差异比较上无显著性(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提示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生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群健康需求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27名60岁以上武陵山片区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5%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65.9%;23.0%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两周就诊率44.%;93.5%的老年人能够遵从医嘱,但家属督促不可缺少。未利用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限制,62.2%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的防治是最需要的服务项目,其次是定期查体、上门服务、康复性服务、健康咨询等。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除了经济原因外主要是认为没有必要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结论民族地区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大、内容多,应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开展老年人需要且能够接受的公共卫生服务。

  • 标签: 民族地区 老年人 健康需求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封192名小学教师进行测验。结果192名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SCL-90各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除人际敏感差异非常显著(P<0.01)外,其余各项因子差异均达到极其显着(P<0.001)水平,各项因子有严重心理问题者的平均检出率为7.8%。结论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

  • 标签: 小学教师 贫困民族地区 教育行政部门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 结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男护士的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男护士职业态度影响因素问卷量表,对14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态度总体得分为(4.54±1.16)分,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医院发展前景是男护士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以不同的影响因素为基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男护士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 标签: 男护士 职业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了解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现状,探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倾向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手机社交媒体依赖问卷》和《孤独量表(UCLA)》对51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媒体的依赖比较普遍;②手机社交媒体依赖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在生源地和不同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在不同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孤独感对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手机社交媒体依赖 孤独感 少数民族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31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被试自尊、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处于较高水平,在城乡、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性别上有显著差异;(2)大学生人际关系处于中上水平,在性别、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3)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且自尊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自尊 人际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汉族和维吾尔族病人在于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骨科汉、维族病人在于术前后分别进行测量,结果病人在于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变化;汉族躯体化、焦虑、恐惧、其4它四项症状明显较维族更为严重。结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维族所来自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对其世界观的影响,也并不排除人种差别的因素。

  • 标签: 汉族 骨科病人 手术治疗 心理健康 维吾尔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与少数民族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学习语言和了解并且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护患关系。结果运用合理正确的沟通方法,不仅缓和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还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护理人员与少数民族患者进行沟通时不仅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还要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 标签: 少数民族患者 护患沟通
  • 简介: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148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主要压力源是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经济条件等,且各压力源之间互相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关注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压力,还要设法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

  • 标签: 少数民族 学生 预科 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免刷手消毒方法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手术室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抽取参加手术的各民族医护人员100例,将其分为免刷手组50例和刷手组50例。手术人员在外科洗手后,均采用3M手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免刷手组采用规范的“六部洗手法”进行外科手消毒;刷手组采用无菌手刷蘸取消毒液刷手后在进行外科手消毒。两组人员手消毒后均用生物检测法进行手部采样送微生物室培养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对外科手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多民族地区免刷手消毒方法与刷手消毒方法手部细菌培养均获得同样的消毒效果,两组对照检查结果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民族地区免刷手外科手消毒法的消毒效果可达到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规范》标准,且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成本,医护人员感受舒适等特点,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手术室推行免刷手消毒方法,经济适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免刷手消毒方法 手术室 多民族地区 适用性
  • 简介: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手机依赖水平整体较高,其中戒断反应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理论均值。并且,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在专业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但在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生活费多少这几项人口社会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和其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相比略有不同。

  • 标签: 民族 院校 大学 物质相关性障碍
  • 简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时间相对都较短,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几乎空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学生心理有着自身特殊性,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面临着其他普通高校所没有的一些新问题,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普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成模式。

  • 标签: 学生心理问题 民族院校 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普通高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方法釆用西南师范大学陈使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咸瘾倾向问卷,对内蓑古地区57名青少年进行测评,其中蒙古族32名,汉族25名。结果网络成瘾者15名,占被拭的26.3%,蒙古族青少年成瘾者7人,占12.3%。蒙汉两族间无显着差异。而男女性别差异显着。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其学习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极早针对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少数民族 青少年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艾滋病病人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其遭受的心理伤害甚至大于疾病本身对身体的损害。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针对我中心确认的100例艾滋病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了不同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结果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他们提供最有力的心理支持,消除社会歧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延长病人生命。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少数民族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5年以来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广泛检索近5年内的文献,对文献中所记载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中医药民族医药通过辨证论治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且通过此文回顾性地研究,以期为临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 民族医药 治疗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