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即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育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1]。而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学工作者来讲,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

  • 标签: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组织 教学工作者 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顽固胃炎的治疗方式及临床有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80例慢性顽固胃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黄连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hp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97.50%,复发率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顽固胃炎患者采取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应用。

  • 标签: 黄连素 硫糖铝 慢性顽固性胃炎
  • 简介:摘要毒品成瘾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化,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趋势明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戒毒需要戒断的不只是生理性依赖,更是“心瘾”。认知手段是干预毒品成瘾、帮助吸毒人员摆脱“心瘾”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内观疗法、内隐认知干预等。然而,很多认知疗法都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与中国人人文化传统和认知结构更加匹配的操作模式,未来的实证研究应该关注本土文化的作用。

  • 标签: 物质依赖 毒品成瘾 认知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价值及有效。方法从2012年5月—2017年5月阑尾炎患者1200例作为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抽取未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之前的45例开腹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切口缝线拆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患者肠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P>0.05;腹腔镜手术组切口缝线拆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疼痛评分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肠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价值及有效高,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活动时间,加速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临床价值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展开黄体酮胶囊疗法的临床有效。方法抽选75例因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而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间进入本院妇产科的患者,以两种用药疗法为指标分组展开黄体酮胶囊疗法的39例作A组,展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疗法的36例作B组,统计两组保胎情况、血清孕酮值等,并作比较。结果A组39例内有38例(97.44%)成功保胎,B组36例内有27例(75.00%),(P<0.05);A组用药后血清孕酮指标是(42.00±3.79)ng/ml,B组为(31.95±3.24)ng/ml,(P<0.05)。结论发生早期先兆流产现象后,通过给予患者黄体酮胶囊疗法,可提升保胎质量,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疗法 先兆流产 保胎 黄体酮胶囊疗法 血清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可行有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回顾分析办法,按照患者采用正畸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应用的是传统的强力支抗,而研究组应用的是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上中切牙倾角差、平均上中切牙凸距差和平均磨牙位移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上中切牙倾角差为(26.42±7.02)度,平均上中切牙凸距差(3.59±1.76)mm,相比对照组增大更加明显,P<0.05;且研究组平均磨牙位移为(3.54±0.27)mm,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简便,灵活性高,临床应用效果可靠,临床可行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可行性 传统强力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及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进行分组,将采用传统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采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沉下降率为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蜂毒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蜂毒穴位注射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有效。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尿失禁患者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盆腔康复综合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结论压力尿失禁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68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6例,病情改善的16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2例,病情改善的15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肝功能损伤1例肾功能损伤和1例胃肠反应病例,对照组有2例肝功能损伤4例肾功能损伤和4例胃肠反应病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解决问题效率和规则有效对初中代数学习的影响,进而推断代数学困生的成因。方法釆用2×3被试间设计,对学优组、中等组和学困组学生在不问实验条件下的成就水平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考试时,不限时间没有提高各组学生的成绩,提供规则只带来中等生成绩的提高(P<0.05).不限时间且提供规则也没有带来学困生成绩的提高。结论解决问题效率低不是代数学困生的成因,代数学习困难可能来源于规则应用困难,而非规则提取困难.

  • 标签: 学困生 解题效率 学习困难生 成绩 学生 解决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关节炎的有效和安全,以期为痛风关节炎的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有疼痛症状的痛风关节炎患者40例,臭氧大自血治疗的浓度为25ug/ml,收集治疗前、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后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沉(ESR)、尿酸、CRP、VAS评分及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第一趾指关节的滑膜厚度,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ESR及VAS评分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CRP、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双氯芬酸钠组比较,治疗组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痛风 臭氧大自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虎力散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我院治疗的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虎力散胶囊治疗,口服,1粒/次,2次/天,连续14天;对照组(26例)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片),口服,50mg/次,2次/天,连续14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治疗4d后、15d后WOM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4.6%,对照组仅为6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力散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控制炎症和疾病进展,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虎力散胶囊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管理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有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患者的200例处方药,按照实施中药调剂质量监管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实施调剂质量管理之前为对照组和实施调剂管理之后为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是常规的中药处方调剂组,而观察组的中药调剂则是通过在此过程中实施质量监管措施完成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处方药的服用不良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中药调剂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中药调剂加强其监管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在中药调剂的过程中,发生处方药调剂错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中药调剂管理的有效以及用药的安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尽快的恢复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中药调剂管理 用药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白细胞数量、CRP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前白细胞水平以及CRP水平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白细胞水平以及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低于研究组9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疗效高,白细胞数量、CRP水平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对预防术后粘连肠梗阻的临床有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7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护理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优质组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预防术后粘连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预防 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探究该治疗方法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4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纳入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内科急诊治疗的有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内科急诊治疗进行酒精中毒患者78例,并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所有患者予以输液、补充维生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纳洛酮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纳洛酮联合保肝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急诊中应用纳洛酮联合保肝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对治疗效果进行显著提高,缓解患者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内科急诊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有效和安全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治疗方法。结果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低,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高,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都明显的改善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尽快的改善,将其预后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而且可以将患者不良反应率大大降低,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 标签: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脑梗塞 有效性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在感染后咳嗽治疗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与观察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和安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2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复方甲氧那明 感染后咳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加巴喷丁治疗的有效及安全。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布洛芬胶囊和加巴喷丁胶囊进行治疗,疗程四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四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强度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观察组为11.6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治疗四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具有较好的耐受,安全高,可明显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症状。

  • 标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加巴喷丁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