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杨再平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68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6例,病情改善的16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2例,病情改善的15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肝功能损伤1例肾功能损伤和1例胃肠反应病例,对照组有2例肝功能损伤4例肾功能损伤和4例胃肠反应病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肺结核;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10-02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患者临床中以肺部空洞、低热、咳嗽、咳血为主要表现,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对于患者来说,需要长时间进行抗结核治疗,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病菌耐药性增强,患者治疗效果下降的表现。左氧氟沙星通常应用在耐药性结核病患者中,疗效非常理想。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抽选68例肺结核患者,对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68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患者均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8~6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3±12.4)岁,男性17例,女性17例,患者肺结核病程平均为(2.3±1.2)个月,咳血的患者15例,患者体温平均(38.1±0.2)℃;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8~6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7±12.2)岁,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者肺结核病程平均为(2.4±1.1)个月,咳血的患者16例,患者体温平均(38.4±0.2)℃;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调查。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帕司烟肼1.0g口服,一日一次,晚间口服,利福喷丁0.6g口服,一周两次,丙硫异烟肼0.2g口服,一日三次,阿米卡星0.4g肌注,一日一次,患者予以氧氟沙星0.3g口服,一日一次,患者连续治疗九个月。

1.2.2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0.4g口服,一日一次,连续治疗18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痰培养结果进行调查,同时观察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联合患者临床表现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评估指标

显著:患者连续三个月痰培养结果为阴性者视为结果转阴,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吸收超过90%,患者咳嗽、咳血等表现消失;改善:患者患者痰培养结果为弱阳性,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吸收超过50%,但低于90%,患者咳嗽、咳痰等表现缓解。无效:患者痰培养结果为阳性,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吸收低于50%,患者咳嗽、咳痰等表现并无明显改善。评估有效率=显著率+改善率。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6例,病情改善的16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2例,病情改善的15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挽救患者生命[1]。但由于患者治疗时间较长,且需要联合用药,很容易出现耐药现象。在多数调查研究中发现,肺结核耐药与用药不当、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不合理有关[2]。长时间用药、不合理用药均会杀灭患者体内的敏感致病菌,遗留具有耐药性质的病菌,从而导致耐药性细菌增殖,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也是一种光谱类抗生素药物。左氧氟沙星同时也是一种光谱类抗菌药物,在进入体内后能够快速渗透到肺部巨噬细胞中,抑制结核杆菌DNA旋转酶活性,同时能够阻止结核杆菌DNA复制,起到杀菌的作用[3-4]。其也能够作用在结核杆菌的细胞壁中,改变结核杆菌细胞壁的结构,达到杀菌作用。左氧氟沙星同时针对肠杆菌、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均有着较强的杀菌作用,且起效时间非常短,药效能够在体内维持0.7~1.6h,药物代谢量小,能够通过尿液、粪便代谢,因此患者在治疗后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5-7]。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6例,病情改善的16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2例,病情改善的15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培养转阴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有1例肝功能损伤1例肾功能损伤和1例胃肠反应病例,对照组有2例肝功能损伤4例肾功能损伤和4例胃肠反应病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了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效果非常理想,且患者治疗安全性非常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费忠亭,陈震,唐瑶.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07):164-166.

[2]沈昊,谢利军.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2):1800-1807.

[3]黄富,梁永祥.左氧氟沙星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21-22.

[4]王述蓉,冯申奎,黄毅岚,陈坤,卢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5):3446-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