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校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全校师生的医疗保健、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和健康检查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升本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医疗卫生工作已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对高校发展中医疗卫生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 标签: 高校 卫生 问题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本院2017年1月—12月时间内住院病历用药遗嘱点评情况,以期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分层等比例抽样法抽取我院2017年1—12月的400份住院病历,对抽取的400份住院病历采取《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内容进行评判。结果在抽取的400份住院病历中,有188份病历显示采取了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47.0%,在这188份中,有105份病历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所占比例为26.2%。在这些病历中,有77次出现了用药不适宜医嘱的情况,有33次出现了不规范医嘱的情况,有2次出现了超常医嘱的情况,所占比例分别为19.3%,8.3%,0.5%。结论我院住院病历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医师临床用药时需要加强对其合理性的监督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病历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应用BDphoenixTM100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应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共收集金葡菌141株,其中社区感染株占67.4%,医院感染株占32.6%。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8.6%,MRSA检出率56.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60.0%,对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率1.4%,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30%,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医院感染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株(P<0.05)。结论本院金葡菌MRAS检出率较高,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株耐药性存在差异,加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意识,避免MRSA播散。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p53作为比较经典的抑癌基因,对诱导细胞死亡、上皮组织发育以及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53能结合并激活细胞分裂制动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对细胞增殖分化起负调控作用。但是,突变型p53基因不但丧失抑癌功能且具有恶性转化功能。本文从该基因的来源、结构、作用、以及其口腔白斑中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p53 口腔白斑 抑癌
  • 简介:摘要癌症属于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其发生率近几年有着升高趋势,而且癌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甚至部分癌症无法永久治愈,死亡率极高,当前临床上以预防、控制及延长生存期为主。通过有效的治疗及干预,癌症患者可延长生存时间,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十分关键。但是,癌症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健康知识欠缺,对治疗与护理甚至有抵触情绪,传统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知信模式属于新型健康教育模式,为了探讨其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就其内涵及其常见癌症中的应用展开了综述。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内涵 癌症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P300靶P3的特征。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P300靶P3测定,将两组的P300靶P3进行特征分析。结果(1)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P300靶P3波幅降低,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抑郁症组P300靶P3的改变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指标。

  • 标签: 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靶P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和P300脑梗后脑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有脑梗病史病人30人,对照组54人,同时进行EEG和P300检查,分析异常率和相关性。结果脑梗人群中EEG异常占71.4%,P300异常占60%(p均<0.05),两者相关系数为0.535,(P<0.05)。结论脑梗人群脑组织变化异常率高于认知异常率,同时检测EEG和P300可全面反映脑梗塞病人脑组织电位变化和认知功能变化。

  • 标签: 脑电图 P300 后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及Rasp2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例胃癌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24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P53及Rasp21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P53蛋白荧光指数为(1.0±0.2),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5%;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P53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对照组Rasp21蛋白荧光指数为(1.0±0.1),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1%;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Rasp21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35蛋白与Rasp21蛋白表达呈现正相关。结论胃癌疾病判断中,联合检测P53及Rasp21蛋白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胃癌组织 P53蛋白 Rasp21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6例。循证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循证组和常规组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各组干预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循证组各项肺功能均优于常规组,循证组的自我效能水平(34.1±8.6)分显著高于常规组(28.7±5.6)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循证护理 胸外科 胸腔镜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评分析法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一门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一门诊实际工作中发现流程存在一些缺陷,于2016年4月开始采用精益思维管理方式,即通过质量的提高降低其他方面的指标,通过创新方式改善各个环节的流动,使工作环环相扣,通过集中式服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弹性排班的方法减少病人等候时间长、来回跑动的次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士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掌握了主动权。结果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一门诊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等候时间缩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精益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 流程 优化
  • 简介:摘要通过阐述缩短平均住院的意义及有效缩短平均住院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4年来通过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使平均住院持续下降,出院人数持续上升。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医疗质量 缩短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三级查房制度放疗科护理个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放射科选择2例(下面以A、B表示)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患者采取医护联合三级查房制度。统计并记录两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B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优于A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三级查房制度放疗科护理个案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查房服务质量,突出个性化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特性,可以更好的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服务效益。

  • 标签: 医护联合 三级日查房制度 放疗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16和cyclinD2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观察组的p16和cyclinD2的表达,并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p16的表达率为13.3%,对照组为26.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yclinD2的表达率为81.7%,对照组为38.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卵巢颗粒细胞瘤中p16的表达显著增加,cyclinD2的表达显著降低,这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检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16 cyclinD2 卵巢颗粒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理论模式脑血管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来为两组,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40人为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40人为观察组加入知信理论模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疾病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80例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出院的SF-36生活质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指标、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活能力、躯体疼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知信理论模式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知信行理论模式 脑血管疾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慢性宫颈炎环状电切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科治疗的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80例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果在经过优质护理措施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全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CT肝脏体积测量对肝肿瘤精准肝切除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肝肿瘤患者16例,术前均256层MSCT常规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将门脉期薄层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应用肝脏体积测量软件(Liver),分析肝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生成全肝体积,肝肿瘤体积。经影像科医师与外科医师共同讨论制定可能的手术方案,分析预切除肝脏体积,将手术标本采用水测法,得出切除标本的总体积。将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脏血管瘤2例,预切除肝脏体积介于170.53±175.91ml,手术标本体积介于143.67±120.15ml,两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16,>0.05)。术前预切除体积百分比与术后标本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P>0.05)。依据术前制定的手术切除方案,所有肿瘤均得以完整切除。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921)。结论256层肝脏体积测量可以为临床施行精准肝切除提供个体化指导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p-STAT3、Bcl-2、MMP-7三种蛋白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方法将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取病理样本进行检测,同时该时间段内选取胆囊切除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取病理样本进行检测。借助免疫组织化学SP对两组患者p-STAT3、Bcl-2、M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借助统计学方法对三种蛋白两组患者表达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p-STAT3蛋白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2.81%(53/64),Bcl-2表达阳性率为79.69%(51/64),MMP-7表达阳性率为81.25%(52/64),对照组对应为10.0%(1/10),20.00%(2/10),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三种蛋白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胆囊癌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癌转移情况存在一定联系,差异具备统计学意P<0.05。与患者年龄等方面无较大联系,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从三种蛋白表达上的联系可以发现,p-STAT3蛋白与Bcl-2蛋白表现为正相关,同时Bcl-2与MMP-7蛋白也表现为正相关,p-STAT3蛋白与MMP-7蛋白也表现出明显正相关的关系。结论p-STAT3、Bcl-2、MMP-7与胆囊癌的发展存在着一定联系,p-STAT3蛋白可能具备对Bcl-2、MMP-7表达调控的作用,促进胆囊癌的发展,而Bcl-2、MMP-7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p-STAT3 Bcl-2 MMP-7 胆囊癌 慢性胆囊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