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诊眩晕症的患者58例(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的方法将这58例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天麻素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9例。其中天麻素治疗组患者采取天麻素药物治疗,而联合治疗组患者则采取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等情况显著优于天麻素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异丙嗪 丹红注射液 急诊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建健康管理中心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旨在完善健康管理中心体系。方法本文作者参与组建健康管理中心全过程,记录并分析探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提出相关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结论健康管理中心发展空间较大,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建好健康管理中心,将会对人民群众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组建健康管理中心意义深远。

  • 标签: 健康管理中心 困惑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黛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所产生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3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黛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均为严重抑郁;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降为(14.66±4.01)分,为可能存在抑郁,治疗5周后降为(7.57±2.08)分,为不存在抑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升高为(46.74±8.38),治疗5周后升高为(70.57±5.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黛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以及抑郁情绪的缓解均具有显著改善的效果,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黛力新 阿米替林 脑卒中后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及整群抽样法选取296名毕业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大陆版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问卷进行调查,并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法分析影响压力程度的因素。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在校期平均课业成绩、是否已准备好从事临床工作、是否可胜任临床工作是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25.4%。结论护士角色转换压力受多因素影响,需综合干预以协助其顺利渡过角色转换期。

  • 标签: 新毕业护士 角色转换压力 影响因素 对策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8年6月份护理“基”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护理人员基理论考试合格率低的原因,找出教学中存在不足与护理人员学习薄弱环节,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人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基”理论考试不合格人员中见习护士、护士占57.8%,且50%以上人员在2017-2018年护理部组织的基理论考试中有两次不合格经历。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对考试重视程度不够;考试试题出题欠合理;低年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欠扎实;部分特殊区域补考率占比较大。

  • 标签: 护理人员 三基理论 考试
  • 简介:摘要目的为做好入职护士培训工作,探讨岗前培训技巧,使护士较快适应本院工作。方法安排2周集中基础培训和4个阶段专业培训,将PDCA循环原理运用于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取得满意效果。结果将岗前2周集中基础培训及2个阶段培训后,入职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DCA运用于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效果良好,并为进一步落实入职护士完成24个月规范化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PDCA 新入职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黛力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黛力治疗,观察患者的抑郁状况变化、治疗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用于精神分裂后抑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黛力新 精神分裂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帮助护士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精神科护士的角色转换。方法执行规范的岗前培训及带教。结果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和护理技能、应急事件处置能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对护士进行规范岗前培训及带教工作,能加快护士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减少护理安全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新护士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产科助产士岗位工作压力大、负荷重、夜班勤,致使人员流动大,通过5年有系统、有计划的培训使助产士更快掌握和运用助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适应产房工作,按照助产士职责与要求独立工作,为产妇提供专业、全面、系统连续的安全服务。

  • 标签: 产房 助产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术前行辅助化疗处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方式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目标管理模式用于护士临床带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入职护士9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给予目标管理模式进行带教,统计对比两组考核成绩、两组实习评价合格率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评价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可提高新护士实习评价合格率及考核成绩,且能提高其对教师满意度。

  • 标签: 目标管理 新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逍遥散联合黛力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前瞻对照性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逍遥散和黛力新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逍遥散和黛力新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单独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8.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黛力能够显著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

  • 标签: 逍遥散 黛力新 卒中后抑郁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30例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叉神经痛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治愈者21例(70.00%),显效者8例(26.67%),无效者1例(3.33%),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叉神经痛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并遵医嘱合理用药,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快速康复,预后良好。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卡前列氨丁醇(国产安利克)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出血的72例患者(2017年4月—2018年4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催产素组与卡前列氨丁醇(国产安利克)组,每组各36例。其中催产素组患者采取催产素药物进行治疗,而卡前列氨丁醇(国产安利克)组患者采取卡前列氨丁醇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卡前列氨丁醇(国产安利克)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等情况显著优于催产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醇(国产安利克)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卡前列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介绍级护理查房在临床科室中应用与体会。临床级护理查房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各级护理查房,运用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相关知识,为病人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了护士的临床专业水平,提高了病人满意率以及护士自身的地位。

  • 标签: 三级护理查房 临床 应用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尖瓣下移畸形患者2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24例患者经超声诊断,隔瓣和后瓣下移畸形15例,隔瓣下移畸形6例,后瓣下移畸形3例。二维超声可显示尖瓣下移的程度,扩大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流出道的梗阻情况。脉冲和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尖瓣反流的程度。结论尖瓣下移畸形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可以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诊断较为准确,可做为尖瓣下移畸形诊断的首选。

  • 标签: 三尖瓣下移畸形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经过实际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更为突出,比如管理人员技能和专业素质问题等,都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全新的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任务,所以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问题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医院发展情况对问题进行解决。为此,本文就将针对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问题展开研究,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对医疗行业的综合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新医改 医院档案管理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于改善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焦虑状态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胸外肿瘤科于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针对所有患者实施辅助化疗治疗,按照奇偶数住院号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护理,观察护理对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在焦虑程度、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程度。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瘤 健康体检志愿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C方案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摘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TAC方案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先行手术治疗,术后予TAC方案辅助化疗,分析观察组辅助化疗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辅助化疗有效率66.7%,疾病控制率94.4%。观察组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0%)及远处转移率(16.7%)稍低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5.0%、远处转移率20.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方案辅助化疗能使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肿块体积缩小,达到降期目的;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手术+辅助化疗组相当;尽管术中出血量高于常规手术+辅助化疗组,但是其术后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稍低于常规手术+辅助化疗组,需进一步验证观察。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麦角碱在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产妇采用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实验组45例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碱联合治疗,观察两组药物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大出血后止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麦角碱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有效。

  • 标签: 马来酸麦角新碱 缩宫素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