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标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本组资料研究对象,随机选取60例为观察组,对其开展护理标示管理,选取另外60例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护理,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护理标示管理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分别为3.3%(2/60)、13.3%(8/60),即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7%(52/60)、95%(57/60),即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护理标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示 重症医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护理标识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两组,管理前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管理后采取包含护理标识的统一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管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护理满意情况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采用统一、规范的护理标识,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情况。

  • 标签: 护理标识 血透室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15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管控措施,观察组则给予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核查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差错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都更低,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而护理质量核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风险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分析研究,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护理工作应用护理标识,分析对比应用前与应用后的护理质量差别。结果在应用护理标识之后,发现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差错防范意识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安全识别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庋的増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应用价值显著,可减少缺陷率与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贲门失弛缓症胃镜下球囊扩张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取2015年4—10月于我院采取植入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4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2016年2—8月于我院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4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食管压力测定值、胃镜介入治疗次数、平均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3、6个月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近似(P>0.05),术后12个月有效率为78.6%明显低于对照组97.6%(P<0.05)。治疗前两组LESP值与LESR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ESP值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LESRR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明显低于对照组23.8%(P<0.05)。结论胃镜下球囊扩张与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各具优势,对于中老年患者首选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覆膜支架治疗虽然能获得理想的远期效果,但内镜介入治疗率高,增加医疗费用开销。

  • 标签: 胃镜下球囊扩张 覆膜支架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要求,持续4年的目标监测与持续整改有效降低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保障病人安全。方法按照规范与指南要求制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对我院产科所有住院手术病人开展目标性监测,通过认真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施持续改进。结果对2011年~2014年监测结果汇总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了46.3%。结论通过目标监测使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感控管理在向规范化、程序化发展,达到了以监测促改进的目的。对保护母婴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目标监测 效果分析
  • 简介:1题目1.1用最简洁、最恰当的词语构成的逻辑组合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

  • 标签: 修改文章 文章细则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肩胛骨骨折临床分类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2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14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28例,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和9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分别为7.3±0.8分和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肩胛骨骨折预后均较好,并发症少,若患者合并骨折伴严重移位,或存在漂浮肩情况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保守治疗患者疼痛感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患者。

  • 标签: 肩胛骨骨折 临床分类 治疗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妇科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妇科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加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症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妇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标识联合在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260例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对照组),建立护理标识后,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4.6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控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患纠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应用护理标识与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标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5年01月至2015年07月200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08月至2016年02月20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用药差错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过程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识定位法对不同年龄患者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提高静脉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00例参加体检的静脉情况特殊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60岁)、老年组(≥60岁),每组100例。两组均采用标识定位法,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中青年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标识定位法更适合中青年人群静脉穿刺。

  • 标签: 中青年 老年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病理科的200份石腊切片进行检查和检查过程改进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技术改进后的切片染色效果,优于技术改进前的切片,且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成功合格的HE切片利于病理的准确诊断,提高HE染色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以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随身警示标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同一科室60例长期住院男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使用普通床尾卡警示标识的2013年作为对照组,在使用随身警示标识后的2014年作为实验组,对前后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跌倒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试验组跌倒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由此可见,使用随身警示标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的作用大于使用床尾卡警示标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使用随身警示标识,可很好的减少意外跌倒发生次数,增加了精神病患者的安全保障。

  • 标签: 跌倒 随身警示标识 护理 精神科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96)以及对照组(n=96),对照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较对照组(19.79%)更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96.88%)较对照组(87.50%)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充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以改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本科2016年5月到2016年10月患者44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到2017年10月患者4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识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采用标识化管理效果满意,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标识化管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加强对住院病人的管理,需要通过病人姓名与住院来确认病人身份。而精神科住院病人,由于心理、行为异常等原因,更需要加强管理。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应用标识腕带,对于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从标识腕带管理佩戴、应用的意义等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标签: 精神科 标识腕带 安全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标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包装再生物品120个,包装时间为2013年5月至6月期间,并将包装再生物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个,对照组采用常规包装法,观察组采用护理标识包装法,比较两组包装再生物品包装后的打包完成时间、标签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包装再生物品的打包完成时间、标签完成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标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标识 包装法
  • 简介:摘要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素生长因子家族主要成员之一,IGF-1R在人类大多数肿瘤呈过表达,也在肺癌的转化与恶性进展起重要作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信号转导通路、与肺癌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在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编号后随即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小儿急性阑尾炎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得出结论。结果A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21%,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A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小儿急性阑尾炎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