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增病区物品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新增病区采用标识编号管理,实施物品定置。结果物品规范放置,减轻新进科室所有人员环境陌生感,改善了病区的环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结论对新增病区物品实施标识编号管理,是一种科学、系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标识编号定置管理 新病区准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与具体效果。方法以医院护理现状为出发点,设计简单、易识别的护理标识。同时,还在护理日常工作实现护理标识的规范性,并有目的性的应用护理标识。结果把护理标识引入至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护理不良问题的出现,最终赢得患者的满意。结论护理标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频率,从而为广大患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护理标识 安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药品进行标识管理实践,探究其实践效果。方法建立高危药品标识管理小组,对我院2012.12至2013.12发生的高危药品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关高危药品标识管理规范,对高危药品名称标识、存放标识、使用标签进行统一标准,对比实施高危药品标识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通过对高危药品进行标识管理,将管理前(2012.12至2013.12)高危药品护理不良发生时间的例数由15例降低至管理后(2014.1至2015.1)的0例。讨论加强对高危药品标识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高危药品的发生,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 标识 实践与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风险管理过程应用护理标识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5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常规管理)和标识组(常规管理+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差错发生情况。结果标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并且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手术室 风险管理 护理标识 差错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了解船医院2008~2011年调血脂药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对该院调血脂药物应用的品种、销售金额统计分析,得出其用药频度(DDDS)和年增长率(AARG)。结果他汀类DDDS排序名列前茅,其中辛伐他汀的增长率最高。说明该院临床治疗他汀类占调血脂药的主导地位并呈快速发展趋势,同时该院的调血脂用药较合理。

  • 标签: 调血脂药 购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消化科住院的4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工作采用口头宣教的管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特点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护理标识应用管理后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护士被表扬次数增加,而护理不良意见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可突出护理重点,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提升护士价值,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术胃镜联合结肠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给予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方法,对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方法的使用效果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通过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后,发现52例患者中有12例为小肠血管畸形出血、10例为出血性小肠炎、8例为小肠憩室并出血、5例为小肠肿瘤、6例为结肠血管畸形出血、4例为十二指肠降部溃疡出血、4例为结肠癌并发溃疡出血、2例为结肠炎出血,治疗有效率为96.15%。结论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应用术胃镜联合结肠镜能够对患者出血的原因予以准确判断,并能够确定出血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胃镜 结肠镜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设为实验组;取同期本院非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组间比较。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阳性率高;实验组组内比较,细菌性肺炎阳性率高,诊断特异性为95.7%,敏感性为91.2%,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及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作用较大,有极大诊断意义,需推广。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泌尿外科安全管理护理工作运用护理标识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因患泌尿外科疾病而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29例为对象,依据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差异将以上病人纳入试验组(65例)、对比组(64例),对比组开展常规的泌尿外科安全管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对照两组病人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试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结论护理标识引入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又能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荐运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标识 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率、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理想,能减少差错和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文昌地区居民碘盐的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的碘盐。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对居民用户的食盐进行随机采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碘盐检测。结果2009年-2010年全地区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低于90%,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政府的干预及其盐业部门能力协作下加大了宣传、监管力度,打击私盐,从2011年起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的食用率均大于95%。结论2011昌地区居民碘盐食用指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碘盐食用率大于90%的标准。建议进一步保持碘盐普及和正确食用碘盐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血液报废原因。方法从Shinow9.0软件系统收集2011-2014年本站报废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检验类报废率以ALT增高明显,占采血量的3.0%,物理类报废以脂肪血报废率居高,占采血量的7.93%。结论降低血液报废的有效途径是加大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献血前的健康体检征询工作,严格操作规程,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 标签: 血液报废 原因 分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标示在泌尿外科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标示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为72.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6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采用护理标示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示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跌倒标识对预防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HendrichⅡ跌倒风险模型(HendrichⅡFallRiskMode1)1评估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使用跌倒标识早期干预及对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知识健康教育。结果患者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降低了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使用跌倒标识,患者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患者跌倒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精神病患者 跌倒标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病区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护理标识分类、制作和使用,统计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状况。结果护理标识的合理使用,在不良事件的降低,护士宣教的效果方面有差异。结论护理标识的使用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标识 病区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12月期间我科室未应用护理标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6月期间我科室应用了护理标识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应用护理标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到泌尿外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舒霖50R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8例,随机选择74例使用甘舒霖50R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BMI、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功能。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功能检查均处于正常状态;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饥饿感、出汗和心慌情况,减少胰岛素用量之后症状得到改善,用药过程无1例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治疗之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2hN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之前,P<0.05;治疗前后BM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舒霖50R进行治疗,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现象,不增加体重,可以明显改善2hNG、FBG、HbAlc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甘舒霖50R 老年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让辖区居民了解并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而指导合理搭配饮食,预防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减少各类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提高我市居民的营养和健康知识水平,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方法辖区各镇街道随机抽取一人群(>100人),开展合理膳食的指导,全市指导人群>1400人,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天摄入量,比较指导前后的膳食达标率;结果人群在蔬菜、水果、畜禽肉、蛋类、鱼虾类、奶类及饮水的日均摄入量对照膳食平衡的要求,指导后明显高于指导前;结论合理膳食指导工作对改善人群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人群 合理膳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腕带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体会。方法我院护理部在各临床科室统一使用了患者标识手腕带。结果手腕带的使用方便了查对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落实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手腕带的使用可有效的识别患者身份,杜绝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标识手腕带 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