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氯解磷定治疗方案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度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WHO推荐的氯解磷定治疗方案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第7版《内科学》推荐的氯解磷定治疗方案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04%(6/46),中间型综合征的发生率4.35%(2/46),症状消失率为78.26%(36/46)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04%(6/46),中间型综合征的发生率4.35%(2/46),症状消失率为78.26%(36/4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48h的ChE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48h的ChE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WHO推荐的氯解磷定治疗方案应用到重度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其效果要明显优于第7版《内科学》推荐的氯解磷定治疗方案

  • 标签: 有机磷杀虫药 中毒 氯解磷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成功救治的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成功的护理方法。结果经多科协作抢救,启动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专家亲临现场参与抢救、指导治疗,羊水栓塞患者抢救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羊水栓塞的发生无法通过对高危因素的识别和干预进行预测和预防,正确评估、迅速识别羊水栓塞的前驱症状,及时抢救处理是羊水栓塞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羊水栓塞 抢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水肿患者抢救中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肺水肿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临床抢救工作,在此同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分析抢救结局以及抢救前后内心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抢救,病患在1.5h内既往呼吸困难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经持续性对症治疗以及临床护理。10~13h呼吸稳定,7~8d后病患痊愈出院。病患干预后的SAS以及SDS分数均有所降低,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肺水肿患者开展临床抢救过程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但能全面缓解病患负性情绪,还可以增加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治疗的配合度,增加治疗有效率,获取患者以及家属的信任,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肺水肿 临床抢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抢救车的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其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部分,抢救车管理与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由于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品种较多,这给抢救车的药品、各种物品管理也带来一定的难度。从实际来看,抢救车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给急救患者的成功率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就对抢救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抢救车 药品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儿科接治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积极对症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3例患儿通过治疗及护理后均治愈出院,退热时间平均为(3.24±1.02)d;住院时间平均为(4.57±1.6)d;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2%。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实施及时、全面的救治和护理,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高热惊厥 小儿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的成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危重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均给予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39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9例患者急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且组内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强化急诊救治成效同时,改善护患服务关系,值得后续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急诊 危重症患者 全程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87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要点,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并比较两组救治效率。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7.78%(26/45),对照组为38.10%(16/42),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开始心肺复苏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中,积极强化和完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急诊 心肺复苏 抢救 临床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抢救急诊胃出血患者时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进行抢救的急诊胃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止血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且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抢救急诊胃出血患者时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胃出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抢救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的抢救及护理配合。结果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前均用介入方法在腹主动脉置入球囊,术中阻断腹主动脉,其中有2例出血量超过1000ml,立即启动产科大出血应急预案,按摩子宫,维持输入缩宫素,15分钟后再次宫体注射欣母沛250ug,宫缩逐渐好转。5例手术均未发生出血性休克,平均出血量870ml,新生儿Apgar评分7~10分,其中评分7分的新生儿经抢救转危为安,母婴平安。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人员紧密合作,积极控制产后出血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抢救配合 凶险性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急诊接收到的8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展开急诊抢救治疗。对照组予以辅助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PaCO2、PaO2指标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期间,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可在临床上展开应用。

  • 标签: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近期收治一例农药呋喃丹中毒患者,由于这种药物中毒不多见,而且见诸报道的也不多,缺乏成熟的指南和经验。虽然这例病人抢救失败最终死亡,我们仍愿把这例病人的抢救情况详细报告,望得到广大同仁专家的指导,共同学习和吸取当中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呋喃丹 中毒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案,分析急诊抢救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分析研究,随机选择其中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案对其开展救治;将余下63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对其开展急诊抢救,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领先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急诊抢救具有确切的疗效,通过机械通气辅助患者呼吸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有价值。

  • 标签: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效果评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例)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4例)在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在接受治疗4h后RR与Pa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4h后在HR、RR、PaO2、PaCO2等方面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时,可考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HR、RR、PaO2、PaCO2等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各98例。对比两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总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院内再PCI、院内AMI复发、住院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和总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再PCI、院内AMI复发、住院时间和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预后较好,且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纳洛酮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前抢救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并对两组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以及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前抢救中给予纳洛酮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以及降低死亡率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纳洛酮 急诊危重患者 院前抢救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心脏介入术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例数、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例数和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0例,心脏压塞2例,收缩压79.4±1.2mmHg,舒张压38.4±1.7mmHg;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心脏压塞8例,收缩压64.5±1.6mmHg,舒张压32.7±1.3mmHg;观察组心脏压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心脏压塞发病率更低,血压水平更稳定。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急性心脏压塞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MES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性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舒适护理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诊抢救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8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抢救程序。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后收治的多发伤患者研究组48例,给予绿色通道抢救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过程中,绿色通道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抢救室 多发伤 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