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梁伟宏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对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成功救治的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成功的护理方法。结果:经多科协作抢救,启动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专家亲临现场参与抢救、指导治疗,羊水栓塞患者抢救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羊水栓塞的发生无法通过对高危因素的识别和干预进行预测和预防,正确评估、迅速识别羊水栓塞的前驱症状,及时抢救处理是羊水栓塞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羊水栓塞;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033-02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ngtherescueandnursingofamnioticfluidembolismpatients.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inJune2010toJune2017tosuccessfultreatmentofamnioticfluidembolisminpatientswithclinicaldata,summarizethenursingmethodsofsuccessfulrescue.ResultsBythe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asarescue,launchedthematernalemergencygreenchannel,thesuperiorhospitalexpertsattendtoparticipateintherescue,guidingtreatment,amnioticfluidembolismpatientsrescuesuccessandnocomplicationsoccurred.ConclusionTheoccurrenceofamnioticfluidembolismcan'tthroughtherecognitionofriskfactorsandinterventionforpredictionandprevention,correctevaluation,rapididentificationofamnioticfluidembolismprodrome,timelyrescuetreatmentisakeytothesuccessofamnioticfluidembolismpatientstreated.

【Keywords】Theamnioticfluidembolism;Therescue;Nursing

羊水栓塞(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死亡率高达60%以上,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羊水栓塞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来势凶险,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一旦怀疑,立刻投入抢救。现将我院成功救治的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成功救治羊水栓塞患者3例,其中两例产时羊水栓塞,一例产前羊水栓塞,1例高龄初产妇,2例经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产程中自然破膜1例,人工破膜2例。

1.2临床表现

该3例患者破膜后均有不同程度呛咳、烦躁不安、胸闷、气促、发绀等羊水栓塞前驱症状。

1.3处理原则

一旦怀疑羊水栓塞,立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时有效的实施给氧、输液、输血等护理措施,主要原则是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和改善低氧血症、抗休克、防止DIC、肾衰竭及感染发生[2]。

2.结果

经多科协作抢救,启动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专家亲临现场参与抢救、指导治疗,羊水栓塞患者抢救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

3.抢救与护理

3.1快速评估

产科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羊水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要严密观察产程,认真倾听产妇的主诉,对有诱发因素的产妇应提高警惕,及时识别阳性体征,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症状迅速投入抢救,并对产妇进行客观动态评估分析,警惕DIC,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2积极配合抢救

3.2.1管理好静脉输液通道立即建立三条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抽血急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交叉配血,做好输血的准备。

3.2.2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改善低氧血症

3.2.2.1首先是纠正缺氧,保障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正压给氧,6L/分,以改善肺泡毛细血管缺氧状况,预防及减轻肺水肿,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氧状况。

3.2.2.2抗过敏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20mg加入25%葡萄糖液静脉推注后,再加20mg于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3.2.2.3解除肺动脉高压遵医嘱盐酸罂粟碱注射液60mg加入10%~25%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mg加入10%~25%葡萄糖10ml静脉推注。

3.2.3保暖,抗休克,防止DIC和肾衰竭

3.2.3.1保暖与体位调节室温在25℃,产妇取仰卧中凹卧位,保持气道通畅,促进静脉回流。

3.2.3.2抗休克虽然羊水栓塞引起的休克比较复杂,应综合考虑,不过任何原因引起的休克都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问题,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并按输液原则尽快输注晶体液,悬浮红细胞、血浆等补足血容量,同时遵医嘱输注5%碳酸氢钠纠正电解质紊乱。

3.2.3.3防止DIC和肾衰竭遵医嘱输入红细胞悬液、血浆、冷沉淀、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等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在血容量补足后仍少尿遵医嘱静脉推注呋塞米注射液20mg~40mg,并严密观察尿量、颜色及性状。

3.3严密病情观察,认真落实感控措施

3.3.1根据医嘱准确及时用药并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执行口头医嘱,有专人记录,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及时补记护理记录。

3.3.2随时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SpO2,重视产妇主诉,及时汇报并对症处理,做好记录。

3.3.3观察有无多发性出血倾向,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预防皮肤损伤,骨隆突处垫软枕、按摩等防止压疮形成。

3.3.4保留尿管通畅,随时观察尿量及尿色的变化。

3.3.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和落实手卫生。

3.3.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预防感染。

3.4产科处理

3.4.1注重预防加强产前检查,注意诱发因素,及时发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及时处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掌握缩宫素的使用方法;严格掌握人工破膜的指征和时间,人工破膜应在宫缩的间歇期,破口要小并注意控制羊水的流出速度;产房急救药品及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赢得抢救时机。

3.4.2对于产前发生的羊水栓塞,及时娩出胎儿既可以改善新生儿结局,又不影响母亲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抗过敏、解痉,解除肺动脉高压等抢救处理同时做好急诊剖宫产术术前各种准备。

3.5提供心理支持

羊水栓塞是最危急、最严重和最难控制的并发症,发病急且变化快,由于病人病情危重,此时对清醒患者给予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进行冥想训练以缓解患者焦虑等情绪[3]。对家属的恐惧情绪表示理解,给予安慰,向家属介绍病情的严重性,取得配合。

4.小结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AFE)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具有灾难性的产科急症,是产科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羊水栓塞在我国占孕产妇死亡率的9.2%[4]。目前认为羊水栓塞的发生无法预测和预防,发生羊水栓塞后的抢救重点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羊水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要严密观察产程,认真倾听产妇的主诉,对有诱发因素的产妇应提高警惕,及时识别阳性体征,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症状迅速投入抢救,并对产妇进行客观动态评估分析,警惕DIC,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通过对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到正确评估、迅速识别羊水栓塞的前驱症状,及时规范抢救处理是羊水栓塞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15-218.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216-219.

[3]顾馨,黄文娟,曹晓东,等.冥想训练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6月1日第33卷第16期1242-1245.

[4]连岩,王谢桐.对羊水栓塞的再认识[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5年5月第4卷第2期,71-76.

[5]冯世萍,嵇秀明,夏珊敏.7例羊水栓塞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年2月第12卷第4期(总第313期)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