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针在腰背肌筋膜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将58例门诊病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电针结合针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1.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 标签: 腰背肌筋膜炎 电针疗法 火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50例神经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外擦曲艾洛松软膏,治疗组采用火针针刺皮损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皮炎患者采用火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止痒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火针 神经皮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症是近些年来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发生病变,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平衡障碍及运动迟缓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临床上关于怕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延缓病情的发展,减慢神经元变性的速度,临床上药物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以发病原因作为基础,主要作用于关键发病靶点或是信号通路,目前针对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类药物——胆碱能类和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的药物。

  • 标签: 抗帕金森药物 抗胆碱能 多巴胺系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脑梗塞患者围手术期栓和凝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病历,分析1例脑梗塞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的治疗方案,探讨围手术期如何进行栓和凝治疗。结果根据患者使用栓药物的出血风险为“低度出血”和停药所致的血栓栓塞风险为“较高风险”,权衡利大于弊,应继续使用栓药抗血栓治疗。根据“接受凝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类别”进行分类,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较低,可不予临时替代性的凝方法进行治疗。结论围手术期栓和凝治疗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体现个体化治疗,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脑梗塞 围手术期 抗栓 抗凝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心磷脂抗体(ACL)和精子抗体(AsAb)的血清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将血清标本分为女性不孕患者组和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微孔板抗原成免疫复合物,再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酶底物颜色反应检测阳性率。最后发现不孕组心磷脂抗体与健康组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72/300)和1%(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P<0.05);不孕组精子抗体和健康组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77/300)和1.8%(1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1,P<0.05)。不孕组心磷脂抗体及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7.7%(23/300);健康组心磷脂抗体及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0%。因此心磷脂抗体及精子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毫针和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毫针和针)与对照组(毫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00%,总愈显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63.33%,总愈显率80.00%,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缩短了止痛结痂时间,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毫针和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显。

  • 标签: 带状疱疹 毫针 火针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肝郁化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9月之前门诊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将2012年9月之后门诊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型失眠,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灸,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内服 针灸 肝郁化火型失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命门衰型糖尿病性阳痿的兼证分布规律及原因。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兼证进行辨证、记录,在治疗过程中记录观察疗效,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兼肾阴虚12例,占26.1%,兼气虚者10例,占21.7%,兼血瘀者11例,占23.9%,兼肝气郁结者47例,占100%,兼下焦湿浊者5例,占10.9%。结论所有患者均兼有肝气郁结,其次是兼血瘀者,往后是肾阴虚>下焦湿浊〉气虚者。提示在中药辨证治疗时均需应用疏肝解郁中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命门火衰 糖尿病性 阳痿 兼证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炎症性痤疮,使用火针联合红蓝光治疗,并采取一定护理措施,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入的30例炎症性痤疮患者分为A、B两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火针联合红蓝光治疗,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B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疗效,B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较大,经计算P<0.05。结论为提高临床针联合红蓝光治疗炎症性痤疮的疗效,应加强护理干预,且护理过程还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火针 炎症性痤疮 效果分析 红蓝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自拟银蓝消疣汤联合平头针治疗扁平疣6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门诊扁平疣患者62例,给予银蓝消疣汤加味煎水内服,同时用平头针治疗。结果治疗62例患者,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6%。结论此法简便价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银蓝消疣汤 平头火针 扁平疣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随着中药在健康养生中大受欢迎,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大量的假药流入市场,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以防买到中药伪冒品。在购买中药时,对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尤为重要。试法和水试法是鉴别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法,两种鉴别法各有特点。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就水试法和试法在中药饮片鉴别中的应用,望能提供借鉴。

  • 标签: 火试法 水试法 中药饮片 真伪鉴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环瓜氨酸肽(CCP)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方法试剂供应商分别是,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方法的指标为精密度、线性范围,相关性及偏倚

  • 标签: 抗CCP抗体 线性实验 精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口服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0例其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主要是集中在治疗后的3个月(68.8%);有6例患者是发生的单一不良反应,另外10例皆是2种或者是合并有2种以上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且服用他巴唑治疗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6.2%要明显高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患者的1.1%(P<0.05)。结论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会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要尤其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作者阐述了传统和新型高血压药物的特点,药物治疗的针对性、副作用最小和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ACEI与CCB、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和ACEI与ARB等常用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势,通过合理用药保证24小时血压平稳,同时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将靶器官损害降至最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命质量。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治疗原则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药物药理分类、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抽选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药物药理分类、应用情况做统计处理。结果100例入选患者中,不同种类的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使用比例为38.00%,β受体阻滞剂为25.00%,钙离子拮抗剂为16.00%,(P<0.05)。结论不同种类的高血压药物的作用特点均表现出明显差异,需严格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以确保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控制在稳定状态,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药理分类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患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普拉格雷片,34例)和对照组(硫酸氯吡格雷片,34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药物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普拉格雷片 硫酸氯吡格雷片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