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高龄食管贲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风险的防范,我们得出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患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及适宜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 标签: 高龄 食管癌 贲门癌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贲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8例食管贲门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右胸后外侧入路,B组左胸后外侧入路,C组胸腹部正中联合入路,D组腹部正中入路,比较四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最多,与其他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三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其余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贲门均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时,应严格评估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手术入路 食管癌贲门癌 临床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记名筛选方式,对我院进行子宫内膜样前病变孕激素治疗过程进行观察与跟踪随访,并结合相关医疗设备对治疗前后进行病理评估,为子宫内膜样前病变的治疗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方法采取不记名筛选法与医师提供的病例资料的方式选取30位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样前病变孕激素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9月15日-2016年3月15日时间段内完成治疗,观察子宫内膜样前病变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后进行详细的病理评估。结果经过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样前病变孕激素治疗后有效控制20人、部分控制6人、4人控制无效,病理评估治疗后子宫上皮细胞细胞核、子宫内膜厚度、腺体结构复杂性、腺体变化等逐渐改善。结论子宫内膜样前病变孕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样前病变控制良好,病理评估各指标明显改善,值得深入讨论与研究。

  • 标签: 子宫内膜样癌癌前病 孕激素 病理评估
  • 简介:摘要食管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且患者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而治疗的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其在食管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对早期食管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内镜诊治
  • 简介:摘要痛给大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更加规范、有效的疼痛综合治疗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痛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癌痛 三阶梯止痛治疗 非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组织取材在前病变和早期宫颈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中随机筛选20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2种方法检查。观察组阴道镜下先涂醋酸再涂碘,可疑处多点取材,宫颈组织黏膜层向下包埋进行病理组织制片,对照组传统3点、6点、9点和12点取材及随意包埋法进行病理组织制片,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200例患者中检出,14例微小浸润,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10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76例,总共检出192例,检出率为9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更高,漏诊率更少,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阴道镜下先涂醋酸再涂碘,可疑处多点取材,宫颈组织黏膜层向下包埋,进行病理组织制片,高质量的切片使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的诊断率提高,漏诊率降低,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病理活检组织取材 癌前病变 早期宫颈癌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宫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宫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心理护理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受体在肝癌患者组织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48例肝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肝癌患者进行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蛋白的测定。所有患者均进行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gR)其血清含量的测定。结果ER和AR在肝癌患者组织和旁组织蛋白的阳性表达中,组织高于旁组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灶组织和周组织中,肝癌组织和周组织的性激素受体含量,AR含量>Pg>ER,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肝癌患者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水平高于周组织,且肝癌组织和周组织的性激素受体含量水平雄激素高于孕激素,孕激素高于雌激素,在肝癌的病变过程中具有参考及诊疗的价值,可以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性激素受体 癌组织 癌旁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外阴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外阴患者28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切口I期愈合2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天。术后随访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做好老年外阴患者围手术护理工作,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外阴癌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卵巢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 标签: 卵巢癌 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的超声诊断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30例超声诊断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80%,假阴性率为40%,假阳性率为16.6%。结论早期子宫体多呈正常的声像图,很难根据子宫内膜的超声图像进行诊断。中、晚期子宫体也缺乏特异性声像图改变,其回声图像常与子宫肌瘤变性,绒毛膜上皮,子宫平滑肌肉瘤等类似,鉴别较困难。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超声 彩色多普勒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管细胞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4~2015年于我院行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的2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术前行超声检查共检出胆管细胞19例(90.5%),漏诊2例;胆管细胞的超声声像特征为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单发实性肿块,经线不大,呈偏高或偏低的中等回声。结论运用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效果好,诊断符合率高,为胆管细胞的预防及治疗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胆管细胞癌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加强非药物止痛、药物止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控制疼痛的用药指导。结果82%的患者经综合护理后能有效的控制癌症疼痛。结论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药物指导能有效的控制癌症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能更好的配合治疗。

  • 标签: 肿瘤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的CT影像诊断分析。方法对肝细胞患者40例CT诊断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Ⅰ型15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肿瘤病灶大小为2.20~24.5cm,I型病灶为圆膨胀型,轮廓较为光滑规整边缘清晰,外部包围致密增强带,Ⅱ型病灶形状不规则,膨胀趋势。结论进展程度诊断在定位,定性诊断确定之后,要进一步对肝内病变全貌及肝外病变情况全面了解,从而,综合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痛患者应用规范化痛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痛患者参与临床研究,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各60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痛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痛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规范化痛护理干预于痛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身体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优化作用,临床价值高,可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癌痛 心理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痛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SAS、SDS的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规范化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心理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消化道早以及前病变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采用内镜下切除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有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前病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