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中暑伴横纹溶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重症中暑伴横纹溶解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尿量、血肌红蛋白均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体温下降到正常的时间均改善更优。结论将CRRT治疗用于重症中暑伴横纹溶解患者中,不仅可增加患者尿量、减少血肌红蛋白、酐指标,且可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体温下降正常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RRT 重症中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横纹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预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横纹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30例横纹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效果分析。结果30例横纹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肌红蛋白、血酐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均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共有27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0.00%,另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0%。此外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0±11.68)天。结论综合治疗应用于横纹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安全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临床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颅内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样瘤Atypicalteratoid/rhabdoidtumor(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例脑积水、颅内占位患儿行肿瘤切除术,病理学常规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为AT/RT,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M患儿手术见脑干肿块,免疫组化标记检查确诊为(桥小脑角)非典型畸胎样/横纹样肿瘤(AT/RT)。结论AT/R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其诊断需与脑内其他多形性肿瘤鉴别。

  • 标签: 儿童 AT/RT 病理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斜颈患儿在家中做推拿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符合标准的36例患儿,就诊后对家长进行指导,由父母在家中对患儿进行推拿按摩,护士定期随访,对完成随访、资料完整的20例患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痊愈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85%。结论家长在家中对先天性斜颈患儿进行推拿治疗有明显效果。

  • 标签: 推拿指导 家庭康复 肌性斜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大皮瓣联合持续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坐骨结节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坐骨结节褥疮1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后形成组织缺损,缺损范围5.0cm×4.2cm~10.3cm×8.5cm,采用同侧臀大皮瓣带蒂转移联合皮瓣区域持续负压引流修复同侧坐骨结节褥疮。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7年,无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结论臀大皮瓣联合持续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满意修复坐骨结节褥疮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臀大肌肌皮瓣 坐骨结节 褥疮 缺损 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中枢松剂巴氯芬在降低张力的神经康复治疗和临床减轻疼痛治疗方面有独特效果,特别是在中风后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多发性硬化等痰病引起的中枢痉挛瘫痪等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明显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巴氯芬 脑卒中 疼痛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电生理学特性相关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眶筋膜提紧联合轮匝悬吊眼袋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7年间的300例需行眼袋整形术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给予眶筋膜提紧联合轮匝悬吊眼袋整形,对照组给予轮匝悬吊眼袋整形,随访6~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145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109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16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u=5.7819,P<0.01)。结论眶筋膜提紧联合轮匝悬吊眼袋整形,既能尽可能地切除眼袋松弛组织,又可保持下睑轮廓紧致流畅,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眼袋 整形术 眶肌筋膜提紧 眼轮匝肌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祛腐生汤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63例经病理证实的肉芽肿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30例、中西药组(观察组)33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复发率12.1%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5)。观察组乳房形态优良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73.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乳腺炎有效,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保持乳房形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肉芽肿性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斜转位术治疗分离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分离垂直斜视患者40例,其中26例患者有下斜亢进症状,14例无下斜亢进症状。对垂直斜视度≥10°的患者采用下斜转位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下斜转位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共治愈28例,其中伴随下斜亢进组术前平均上斜度为19.25°,术后1例治疗无效,术后平均上斜度为5.14°;无下斜亢进组术前上斜度为14.62°,术后2例治疗无效,术后平均上斜度为4.96°。结论下斜转位术能有效治疗分离垂直斜视,并且在伴有上斜亢进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突出。

  • 标签: 下斜肌转位术 分离性垂直斜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平直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的应用与有效。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斜视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84例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临床外直常规量后徙内直缩短术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水平直移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的斜视矫正率是95.24%,对照组42例患者的斜视矫正率是71.43%,治疗组患者斜视矫正效果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斜视临床治疗中应用水平直移位术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能够良好矫正患者斜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平直肌移位术 斜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痉挛睑内翻采用眼轮匝移位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老年痉挛睑内翻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眼轮匝移位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00%,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老年痉挛睑内翻采用眼轮匝移位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研究。

  • 标签: 老年性痉挛性睑内翻 眼轮匝肌移位固定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腹股沟疝采取腹横纹下小切口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腹股沟疝患儿分两组分别采取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切口组,40例)、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疼痛评分、平均自主活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小切口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疼痛评分、平均自主活动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比对照组比较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且以小切口组更优(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采取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的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胜一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 腹股沟疝 腹横纹下小切口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15年12期),PubMed(1966—2015.12),EMBASE(1974—2015.12),万方数据库(1992—2015.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5.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5.12),纳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病的随机对照(RCT)试验,采取修订后的Jadad评分量表对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iewManage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343患者)。Meta分析显示,6.25mg与12.5mg相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副反应少(RR0.35,95%CI0.220.55;P﹤0.00001);12.5mg与25mg相比较子宫体积、痛经程度、经量、副反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25mg与50mg相比25mg更能减轻痛经程度(MD7.02,95%CI1.39,12.65;P=0.01),减小子宫体积(MD14.25,95%CI4.4024.10;P=0.005)并且副反应也少(RR0.52,95%CI0.290.94;P=0.03)。结论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腺病,6.25mg与12.5mg相比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且副反应少;12.5mg与25mg相比疗效和副反应都无统计学差异;25mg与50mg相比疗效好且副反应少。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膀胱手术对层浸润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层浸润膀胱癌60例,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膀胱部分切除术(对照组,n=30)与经尿道根治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随访1年复发率、无瘤生存率经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肿瘤首次复发时间平均(8.6±1.8)个月,对照组为(8.9±1.9)个月,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手术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