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就诊的68患者,随机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34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大,实验组患者钉道渗液、钉道感染以及固定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切开复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踝关节有腓骨下端、胫骨、距骨形成,是人体主要的称重组织结构,也是临床高发骨科损伤病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多采用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方案作为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稳定性高的显著优势,因此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广泛青睐。本文现就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可行性作出如下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分型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螺旋CT诊断效果。方法选取37例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诊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T及X线诊断,并将患者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37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CT诊断准确率为92.1%,X线诊断率为78.3%,CT诊断准确率(92.1%)明显高于X线诊断率(78.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有显著效果,可快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闭合性 腹部外伤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合理布局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急诊科布局改造前后对比,研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实施改造后实施抢救前的时间(110s)明显低于改造前(180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发生不良事件率(0.98%)明显低于改造前(5.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满意度(99.35%)明显高于改造前(80.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布局合不合理会影响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为实施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合理布局 护理质量 急救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患者例数共计100例,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提高患者入院时间,可确保临床检查以及治疗工作的有序性,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急诊胸痛 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选择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进行护理流程的干预,B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指导,对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干预以后,本文A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1.54%(24/39),B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31%(36/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90%(14/39),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事件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本文B组患者优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胸痛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够缩短抢救的时间,使患者恢复效果大大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胸痛患者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提升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6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有关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估研究对象对于急诊护理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综合提出应对急诊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结果认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环节中,以抢救室和治疗室最高,分别占到71.7%和61.7%。“查对不细致”、“工作紧张致身心疲劳”、“抢救仪器操作年龄差”、“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认可的比例分别为76.7%、73.3%、73.3%、70.0%和63.3%。结论医院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对急诊护理现状加以优化调整,在总量控制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抓好护理人员个体上的心理干预和职业培训,从软硬件和个体-整体层面提升急诊护理安全的防范水平。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急救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门急诊输液治疗时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突发病情变化的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病情缓解,避免突发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门诊输液患者 突发病情变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的急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31例重症肺炎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4年8月—2018年8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急诊治疗,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31例重症肺炎患者则实施常规治疗,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急诊治疗,对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有积极意义,疗效显著。

  • 标签: 重症肺炎 急诊治疗 临床疗效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型脑外伤脑疝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8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的38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植物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常规手术 重型脑外伤脑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患者采用风险危机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自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0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简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3例患者行急诊常规护理,干预组53例患者行风险危机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1,P<0.05);护理满意度,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11%(52/53)、84.91%(45/53),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5,P<0.05)。结论急诊科患者在急诊期间采用风险危机管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风险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在急诊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训练,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条件。结果急诊医学中开展模拟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在模拟急救工作中操作的实践技能中得到提高。结论应用模拟教学于急诊医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和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对学生在急诊教学中急诊工作的思维及实践急救操作技能。

  • 标签: 模拟教学 急诊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64例急性胃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2例)为保守治疗,对照组(32例)为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出血停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停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胃出血 急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手术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确定研究结论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将2016年1月16日至2018年2月18日期间于急诊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作为A组,未实施针对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将2017年3月14日至2018年4月15日期间于急诊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作为B组,实施针对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并调查护理满意度,通过数据对比确定最终实施效果。结果B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且护理满意度在数值上也高于A组。结论对存在于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加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手术期间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手术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清创缝合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行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术后整体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且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术后做好护理干预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 术后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诊所收治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5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行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业务、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交流沟通、护理及时性满意度评分较高,实验组急诊护理依从性(94.00%)与参照组(74.00%)相比较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急诊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96例急诊危重患者,纳入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施行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理想,相比常规护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施行。

  • 标签: 全程护理 危重患者 急诊
  • 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以脑膜、脑实质的受累为主,同时还可能连累到脊髓以及脊膜,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近几年以来,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情况,其主要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发病情况更为显著,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而且流动较大,因此对于结合的防治以及治疗的形式先的特别的严峻。本文根据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情况、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疗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从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该院急诊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60例作为该课题研究护理的对象,盲分为普通组80例和优质组80例。给予普通组常规急诊护理方案,而在普通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组实施优质的急诊护理方案。急诊护理后,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统计对比其相关生命指标(心率HR、血压BP)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水平,从而探讨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具体影响。结果普通组患者经常规急诊护理后的HR(84.31±4.18)次/min、BP70/40mmHg与心理状况(SAS评分(51.47±6.41)分均较经优质急诊护理后的优质组的(105.44±5.24)次/min、91/65mmHg、(26.76±2.54)分差,统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45、2.4601、32.0545,P<0.05);并且普通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共计17例,分别为6例胸部不适、4例抽搐、5例反应迟钝、2例记忆减退)明显多于优质组(共计3例,分别为2例胸部不适、1例抽搐),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33,P<0.05)。普通组患者的常规急诊护理有效率为77.50%(62/80)低于优质组的95.00%(76/80),即该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24,P<0.05)。结论不同方案的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优质的急诊护理方案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相关生命指标、缓解情绪、稳定心态、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整体提升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也使得急诊护理具有显著的作用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院前急救倍受社会和全民的广泛重视。急诊是一所医院的窗口、是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的高风险区,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任务最重的科室,而“120”则是急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先遣军。急诊急救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风险大的特点,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最近的人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由于个别护士的服务意识之后,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等造成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投诉,引起护理纠纷。自急诊科任职以来,常常应对处理此类事件,因此对急诊护理常见的种种纠纷分块做以下分析,并探讨其应对措施。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纠纷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