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本组收治的25例肺炎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放射性肺炎者7例,细菌性肺炎者14例,过敏性肺炎者4例;诊断正确者19例,诊断失误者6例,诊断准确率为76.00%。结论对肺炎患者行CT检查,虽不可直接作出定性诊断,但也可作为其他检查的辅助,从而明确诊断。

  • 标签: 肺炎 CT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56例肛瘘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56例患者应用改良三腔管成功插管,肛管直肠扩张充分,扫描获得图像良好,5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进行手术治疗,2例诊断为骶前囊肿行经骶尾部骶前囊肿切除术,4例诊断为直肠周围占位性病变,局部活检为黏液腺癌。所有患者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后诊断结果均一致。结论肛周脓肿行MRI可无创、方便、准确进行诊断,清晰显示脓肿与肛管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了理想的解剖学依据,证实MRI对肛瘘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主管、支管和脓腔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术前直肠指检的检出率。

  • 标签: 肛瘘 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影像检查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最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详细的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然后经过手术治疗并送病理切片,将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分析,计算多层螺旋CT与MRI在检查中对宫颈癌的正确诊断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75.63%;MRI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91.25%,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吻合率为78.75%;MRI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吻合率为93.13%,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影像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正确率高,且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分辨力较高,是进行宫颈癌手术前的最佳检查手段,为宫颈癌手术的开展做了较好的铺垫。

  • 标签: 研究 MRI 检查 宫颈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心理干预对产妇影像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调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行分娩的186例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产前心理干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两组产妇的心理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干预组B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稳定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提高影像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产前 心理干预 产妇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检查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胆囊癌患者经CT扫描检查显示,浸润型13例、肿块型16例、结节型3例。结论采用CT检查对胆囊癌的大小、边界、密度、形态、周围组织及周围器官侵犯情况都能清晰显示,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胆囊癌 CT影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医学影响检查之中的应用效果,为之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结果通过相关数据可知,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影响检查之中通过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更好的完成相关的检查工作,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对患者的实际发展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医学影像检查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CT影像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相比,患者的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为93.1%,漏诊率为5.2%,病变误诊率为1.7%;此外,患者的病灶主要在胃部、空肠、直肠、食管及肠系膜等部位。经CT影像检查,37例为恶性病变,17例为良性病变;肿瘤主要骑跨胃肠道壁内外或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结论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展开CT影像检查,可准确诊断出病情,且与术后病理检查存在比较高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影像检查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是涵盖X线、CT、超声、核磁共振以及介入等多个不同门类的一门新兴医学技术。由于影像检查的成像原理以及手段各不相同,检查范围的不同,突出了各自检查技术。目前,影像诊断对影像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依赖性,已从之前单一的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性诊断体系。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随着年龄的下降,我国老年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症AD)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主要是与患者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尤其是过早的老年神经衰退,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且思维障碍行为出现异常。且老年性患者在患病初期出现较轻微的症状,但症状会不断严重,直到患者丧失日常行为能力。目前临床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与手段,对症治疗目的仅仅是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或部分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动脉硬化是造成该类疾病的一个独立因素,应该引起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对脑缺血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医学影像检查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超声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伴有下尿路症状的152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压力-流率测定,通过A-G图分为膀胱出口梗阻、非梗阻组,同时应用超声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比较二组间检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影像尿动力检查可见梗阻组膀胱颈口抬高70例,颈口呈漏斗状4例,排尿期尿道关闭74例,伴有憩室4例,与非梗阻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可以提供更多的膀胱尿道形态和功能信息,可弥补尿动力学检查的局限性,增加了形态学依据,可作为筛查和辅助检查的首选,为临床提供更完善全面的信息。

  • 标签: 超声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脊柱外伤患者采用CT诊断、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100例脊柱外伤患者,分别实施CT、MRI诊断。结果MRI相对于CT诊断对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相对于MRI诊断方法对相应的骨折线、椎弓损伤检出率更高,差异性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方法、MRI诊断方法能够依据自身的优势对不同损伤类型做出明确诊断,将两者联合起来使用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诊断 MRI诊断 影像学检查 脊柱外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比较影像学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系,提高肿瘤影像学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为其今后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比较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T影像检查以及椎管造影对腰痛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予以对照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腰痛患者当中择取120名,将其依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A(椎管造影)组、B(CT)组、C(联合两种方法)组,将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最终手术结果对照,分析不同的检查方式的符合率,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对照,A组的符合率要比B组高,C组的符合率要高于A组和B组,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患有腰痛的患者,行以CT影像检查和椎管造影检查联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准确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推广以及实际应用。

  • 标签: CT影像检查 椎管造影检查 腰痛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投照技术在临床上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本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拍摄的244例患者,根据拍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2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照射,观察组采用DR投照技术进行拍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照片的诊断率,并对拍照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照片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照片的确诊率;在成像过程中,观察组的照片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照片质量。结论DR投照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成像技术的不足,提高照片的确诊率,能有效帮助医生进行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 标签: DR投照技术 临床医学 影像学特征 X线照射 照片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80例来院就诊的患者,所有人员均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就诊人员,患者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诊断的为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的视为观察组,对诊断率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漏诊病例,疾病诊断率为97.5%,对照组有9例漏诊病例,疾病诊断率为77.5%,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各类型疾病诊断灵敏度分别为100.0%、100.0%、90.0%、100.0%、100.0%、100.0%,与对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更全面的分析患者病情,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 数字化X摄影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患者采用X线平片、MSCT平扫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今在我院接受诊治,且病理学诊断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的成年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检查,其中12例同时行MSCT平扫检查,6例同时行MRI检查,最后回顾性分析各位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8例患者接受X线平片检查后,有4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单纯钙化,13例主要表现为骨质吸收同时伴有散在不规则钙化,1例表现为平片显示阴性。结论成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患者在接受影像学诊断过程中,影像学特征表现主要为钙化、骨质吸收。X线平片表现成多样化,同时实施X线平片、CT、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X线平片检查 MSCT平扫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丛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 胎儿 脉络丛囊肿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授课效率,提高了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多媒体 医学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超声影像诊断方法效果。结果对26例肝癌患者超声诊断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小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瘤灶渐增大,回声由弱到强,瘤灶增大周围声晖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丰富,确诊率达93%。结论B超容易发现病变,但定性很难。因为肝内小结节病变,如小肝癌、肝腺瘤、小囊肿、小血管瘤、增生结节、转移性癌结节,都可能出现相似的图像。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显示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肝癌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颌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影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颌面部骨折所存在的CT影像技术的表现,和患者CT影像技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误诊率情况。结果颧骨颧弓骨折CT表现为线样骨折,且呈现为M型错位骨折,下颌骨骨折表现为粉碎性、斜形、纵行、横行性骨折,CT影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采用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技术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CT影像 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