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实验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析产妇身心理特征,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状况。结果比较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使得患者满意度提高,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剖宫产 心理护理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手术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效果。结果83例产妇均顺利的完成了急诊剖宫产手术操作,产妇及胎儿均未发生死亡。手术时间(66.9±2.8)min。术后,3例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6%。83例产妇对即时心理护理满意度(93.8±3.1)分。结论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心理变化比较大,给予其即时心理护理后,可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促使手术顺利的进行。

  • 标签: 急诊剖宫产 即时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对患有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问题,提高对于该类病人的护理质量,保障其医疗安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对全国多名医护人员调查数据的认真整理,总结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容易出现的护患关系、知情同意权问题、治疗时患者疼痛护理问题、患者产生自杀倾向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调查得知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护患关系的不融洽、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情问题、病情治疗效果不满意和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自杀倾向。结论解决办法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身体与精神上的护理,针对病人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予病人恰当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对自己病患的担忧,使其能更好的得到救治,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病人 护理问题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前置胎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医院妇产科在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终止妊娠时间>34周、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感染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终止妊娠时间>34周及胎儿Apgar评分正常例数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妊娠后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前置胎盘患者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严密的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治疗,从根本上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l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即从饮食健康、体育锻炼、健康教育、血糖值观测等方面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血糖、血脂、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跟踪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试验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G)、进食后120min血糖值(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以及总胆固醇(Tc)等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效果要比对照组好得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从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两个方面来看,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综合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乳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80例产妇进行护理,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乳房肿胀发生率为5.0%高于观察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效果不同,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乳房肿胀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 减轻 产妇产后乳房肿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咽喉炎的心理特征,并简述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室186例SCL-90分析结果表,探讨心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国内常模相比,慢性咽喉炎的心理问题以躯体化和敌对性2项最为突出。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宜从多个方面入手。

  • 标签: 慢性咽喉炎 心理干预 护理 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呼吸内科所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实施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24小时强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恶化,并在正确的护理指导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及后期康复均有提升作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会阴切口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会阴侧切手术的产妇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效果、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效果好于对照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产妇会阴切口感染 护理干预措施 愈合效果 感染率
  • 简介:摘要偏食行为为自闭症幼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对幼儿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全面了解导致自闭症幼儿出现偏食行为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对患儿偏食行为的矫治和防范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闭症 偏食行为 食物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抽取的380例产妇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抑郁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妇 产后抑郁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对2015年3月-2016年8月黄岛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6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96例患者住院期间83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0.31%(79/196),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使用抗菌素情况、气管切开时间、留置胃管、使用呼吸机、卧床时间是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应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肺部感染。

  • 标签: 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其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普外科的50例护理人员,按照是否有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分为2组,对这50例护理人员负责护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护理行为例数以及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减少不良护理行为的出现。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干预。方法本文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护理后的生理功能、生活职能、躯体疾病、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状况各项指标评分大小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后,可以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开展,减少患者发病次数,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延续护理措施 糖尿病 生存质量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法,对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手卫生正确率由干预前的45.8%提高到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40.3%提高到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5),手卫生指征中,除接触患者分泌后手卫生依从率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个操作时机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办辖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ImmunizationProgram,NIP)五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脑炎疫苗(JEV)及时接种情况,探索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择珠海市梅华街道的16个社区,调查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本单位在册的儿童数1043人NIP五种疫苗及时接种情况,查找未种原因,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本单位在册1180名儿童开展主动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NIP五种疫苗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开展主动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NIP疫苗及时接种率。

  • 标签: 免疫规划 干预 接种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接受无痛人流患者焦虑及疼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于本站接受无痛人流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SAS)及疼痛(VAS)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8.11±4.41),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34.99±5.8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40±0.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VAS评分(1.79±0.87)。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患者痛苦降低,焦虑及疼痛明显减轻,对术后的恢复也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人流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探究舒适护理对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0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分别为52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可知干预组中重度疼痛3.8%、轻微疼痛38.5%、无痛57.7%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中满意率98.1%高于对照组86.5%,因此,干预组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积极采用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缓解苦楚,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应用效果 构建 剖宫产术后 干预措施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