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联合宣传
  • 作者: 胡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渐转型,在这种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也逐渐变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这些人口中大多都是18~45岁的中青年,他们的子女正处于学龄阶段,带在身边是流动儿童,送回家乡是留守儿童,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1~14周岁儿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就属于流动人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麻疹疫苗初免接种及时的影响。方法选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2013年9-10月份出生的在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护理,观察两组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结果观察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麻疹首针接种99.35%高于对照组92.47%;接种及时90.85%高于对照组74.90%。讨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MV疫苗初免接种及时,同时各项护理措施到位,可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麻疹疫苗 接种率 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办辖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ImmunizationProgram,NIP)五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脑炎疫苗(JEV)及时接种情况,探索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择珠海市梅华街道的16个社区,调查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本单位在册的儿童数1043人NIP五种疫苗及时接种情况,查找未种原因,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本单位在册1180名儿童开展主动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NIP五种疫苗及时接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开展主动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NIP疫苗及时接种

  • 标签: 免疫规划 干预 接种及时率
  • 简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是引起儿童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提高义乌市儿童麻疹类疫苗初种及时,我们从未及时接种原因人手开展干预,以干预前后接种及时变化为依据,探索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及时的可行方法。

  • 标签: 接种及时率 麻疹疫苗 干预效果 儿童死亡 义乌市 初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童疫苗接种时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及对接种及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进行疫苗接种的23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30例儿童分为了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15例,在对照组中继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在观察组中则实施了精细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儿童的依从性及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据悉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有4例、13例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疫苗接种时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提高依从性和接种及时,并有助于降低到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儿童 疫苗接种 精细化护理 及时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儿童计免接种及时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2011年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进行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对值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发现0~7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显著低于常住儿童。Logistic因素分析显示,接种点距离、接种次多、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5项因素是影响“五苗”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努力提高接种及时,才能降低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 及时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精细化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接种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 预防接种的 儿童 120 例开展此次研究。依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将 120 例儿童分为 B 组和 A 组,每组 60 例。预防接种时, B 组行常规护理, A 组行精细化护理,分别对比两组的 接种及时、 不良反应发生、 家长满意度等相关指标。 结果 护理干预后, A组的 预防接种及时、不良反应发生 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与 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儿童预防接种时配合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接种依从性,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改善家长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或应用。

  • 标签: [ ] 精细化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 常规护理 不良反应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对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疼痛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11~2019-11月100例需预防接种的小儿,参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50例:予以系统护理,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疼痛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探究组在接种及时94.00%高于参照组62.00%、不良反应发生6.00%低于参照组26.00%,(P<0.05)。探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实施系统护理对小儿预防接种,可以提高接种及时、缓解小儿疼痛感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小儿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三级综合医院的产科病房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管理中,以达到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在科内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QCC小组,确定圈名、圈徽及主题,按照PDCA步骤对新生儿卡介苗的及时接种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从2014年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卡介苗的及时接种率由68.5%提高到了97.3%,达到成都市疾控中心要求的卡介苗接种的标准。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提高新生儿卡介苗及时接种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优质服务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更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卡介苗 及时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免疫规划工作中对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的作用。方法:选择免疫规划工作中需要接种疫苗的200例儿童作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2020年1月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结果:观察组疫苗接种为99.00%,与对照组疫苗接种97.00%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疫苗及时接种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疫苗及时接种91.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规范了管理流程,在提高疫苗接种接种及时方面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应该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予以实施和落实,普及推广。

  • 标签: 免疫规划 信息化管理 疫苗接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疫苗接种、疫苗全程接种及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80例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为研究组,给予预防接种管理,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疫苗全程接种及传染病发病。结果:研究组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100.00%)、疫苗接种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疫苗接种(80.00%)及疫苗全程接种(75.00%),传染病发病(7.50%)低于对照组(30.00%)(P

  • 标签: 流动儿童 疫苗接种率 疫苗全程接种率 传染病发生率 预防接种管理
  • 简介:摘要营业及电费室电费核算班主要负责对郑州市所有应收电费的集中计算、审核及发行工作;提出异常情况报告,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核实处理;编制并核对应收电费(含销售电量)日报表、日累计报表、月报表;处理营销业务流程中的电费业务等。

  • 标签: 电费核算电费发行电费发行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麻疹疫苗初免接种及时的影响。方法选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2013年9-10月份出生的在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护理,观察两组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结果观察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麻疹首针接种99.35%高于对照组92.47%;接种及时90.85%高于对照组74.90%。讨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MV疫苗初免接种及时,同时各项护理措施到位,可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麻疹疫苗 接种率 及时率
  • 简介:摘要国网公司如何提高物资供货及时,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阐述了近几年国网公司物资供货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供货不及时的原因,进而探讨了如何改进的措施,从而提高物资供应的及时

  • 标签: 物资供货 及时率 物资标准化建设 方法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7月龄-24月龄的婴幼儿的乙肝抗体水平,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关系。方法调查2010年1月-12月本地区7月龄-24月龄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及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与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会影响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

  • 标签: 乙肝疫苗 婴幼儿 乙肝表面抗体测定
  • 简介:<正>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卡介苗接种和阳转偏低,影响了预防效果。接种和阳转低的原因接种低的主要原因:1.未实行新生儿接种制度。2.未坚持常年或定期接种。3.儿童流动性大,易错过接种机会。4.部分群众对接种有顾虑。5.接种单位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接种任务。阳转低的主要原因:1.疫苗效价低。2.接种剂量不足、部位不准、深浅不适,卡介苗易沉淀,部分被种者得不到足量活菌。3.少数儿童对卡介苗反应性低。4.受其他疫苗接种的影响。5.结素试验易出现假阴性,试验所得的阳转往往低于实际阳转

  • 标签: 阳转率 卡介苗接种率 疫苗接种 预防效果 新生儿 结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