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疾病分类编码。方法利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58份病案,从主导词的选择到疾病诊断编码及主诊断选择进行分析。结果医生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编码k92.2的158份病案中,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占了大比例,其次是胃病变、肝硬化及其他原因。结论疾病编码应该按ICD-10分类原则,查到病因时要按照病因编码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疾病分类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10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时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更优(P<0.05),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和患者咨询次数减少(P<0.05),带泵教育时间和处理报警次数增多(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的控制水平,改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需要在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阻力消失法和体表解剖标志进针来确定硬膜外间隙。观察组使用超声实施引导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穿刺次数,术前准备时间、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腰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利用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 腰段硬膜外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国际疾病检索分类标准(ICD-10)编码准确性的原因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病案管理系统中编码为O10.0、O11.x、O13.x、O14.9、O14.1、O15的病例100份,通过病历系统对病历进行逐份检查,分析记录所有病例的ICD-10编码情况。结果100份病案中,编码有误的病案有25份,1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无伴有有意义蛋白尿,2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3妊娠合并高血压无伴有有意义蛋白尿,4轻度子痫前期,5重度子痫前期。结论部分编码员对产科疾病编码概念不清容易混淆,不具体区分疾病相似临床表现,并且不注意阅读病案中患者的检查结果,欠缺和临床医生沟通等情况,且临床医师对疾病icd-10分类知识不够了解及诊断和病历书写不重视,应加强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分析编码错误原因并提出减少编码错误的措施以确保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D-10编码的准确率。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国际疾病检索分类标准 编码 准确性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实时检测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9月本院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予以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实验室以及血常规检查,并将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根据病原菌分成非细菌组以及细菌组,利用ROC曲线对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进行评估,并予以血常规检查,了解C反应蛋白水平实时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非细菌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120例患儿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的诊断准确率为92.5%,比白细胞计数检测的84.1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比检测白细胞计数更加准确,建议采纳。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相关研究 C反应蛋白 快速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我院3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至2016年7月1日,并将3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第二代杂交式捕获法检测),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实时PCR检验)。结果观察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患者中,阴性患者有3例、阳性患者有12例、检出率8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具有十分显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实时PCR检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采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H19的潜在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64例,并同期选择接收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4例,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接收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3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中H19表达水平检测,分析血浆H19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的关联性,分析血浆长链非编码RNAH19、CEA以及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发现血浆H19表达水平与ER、淋巴结转移、c-erbB-2、PR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95%),同时研究组复发率为(2.38%),常规组复发率为(14.2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19与CEA、CA153联合诊断的价值(AUCROC=0.862),要高于各单独诊断的价值。结论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H19,其潜在诊断效果较优,能够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血浆长链非编码 H19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8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按照弹性硬度可分为0~4级,其中0~2级为良性,3~4级恶性,将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实时弹性成像的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病理诊断后发现,恶性甲状腺结节有11个,良性甲状腺结节有37个,常规超声检查有23例恶性甲状腺结节,25例良性甲状腺结节,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检查有14例恶性甲状腺结节,34例良性甲状腺结节,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能反应出甲状腺结节的硬度,能更准确的诊断出结节的良恶性,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临床血清标本用荧光PCR定量检测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0%,HBVDNA的对数值为7.2±1.8;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4.5%,HBVDNA的对数值为4.9±1.3。结论HBVDNA是HBV感染后病毒血症最直接的标志,是判断病毒复制最灵敏的指标,同时也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是否具有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 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在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144例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孕中期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二维超声在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中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实时三维超声及病理结果(P<0.05),而实时三维超声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为95.14%,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的72.92%,两种方法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可有效提高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体表畸形 脊柱畸形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在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疑似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法、SAT比较沙眼衣原体(CT)的阳性检出率。采用培养法和SAT比较解脲支原体(UU)的阳性检出率,采用SAT检测生殖支原体(MG)的阳性率。结果在CT检测中SAT的阳性率为6%,胶体金阳性率为4%,经卡方检验,χ2=0.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4份SAT阳性而胶体金阴性的差异样本进行双脱氧酶终止法检测,结果4份均为阳性。在UU检测中SAT的阳性率为35.5%,培养法阳性率为30.0%,经卡方检验,χ2=0.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4份培养阳性而SAT阴性的差异样本进行双脱氧酶终止法检测,结果1份为阳性,3份为阴性;对15份培养阴性而SAT阳性的差异样本进行双脱氧酶终止法检测,结果14份为阳性,1份为阴性。SAT检测MG的阳性率为3.5%(7/200)。结论培养法是UU检测的临床金标准,然而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费时、操作繁琐、敏感性低等,更需要进一步确认。胶体金法检测CT则耗时较长,且检测工艺较为繁琐。采用SAT检测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检测时间短、成本低,在临床可作为病原体感染判断依据。

  • 标签: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病原体感染 生殖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70例患者,对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4.3%(33/35),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5.7%(30/35),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重大,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远程实时 心电图 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