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大环内酯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做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大环内酯药物的应用可取得显著疗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大环内酯类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离的45株肺炎链球菌,并选择Etest及K-B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1)45株肺炎链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2)43株伴ermB基因、2株伴mefA基因。结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低;耐药产生机制主要是因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出现变化。

  • 标签: 耐药机制 肺炎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评价在患社区获得性肺炎中采取大环内酯药物同时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的医治疗效。方法本实验以2017年1月—2018年8月间在我院医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为研究对象,共抽取研究例数68例。将其资料乱序后分组,其中对照组的34例患者以头孢类抗生素医治。研究组34例患者通过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大环内酯药物共同医治。然后评估采用不同医治措施后的医治疗效与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医治有效率97.06%,对照组82.35%,研究组患者有效率高,P<0.05。研究组患者体征改善时间(6.0±1.6)天、住院时间(7.2±2.0)天均优于对照的相关指标,P<0.05。结论在患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中采用大环内酯药物同时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医治疗效佳,且患者体征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应用价值 &beta -内酰胺类药物 医治疗效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以酮酯为底物的氨基化反应是快速构建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活性物质的C-N骨架的常用方法。目前此类反应的应用报道的较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比较经典的酮酯类氨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标签: 氨基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接治的38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再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SBP为(131.25±9.74)mmHg,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BP为(76.43±6.57)mmHg,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硝酸酯 收缩期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滨蒿内酯(Soparone)治疗大鼠脊髓半切损伤,观察神经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尼氏体含量及神经系统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手术后对治疗组给予滨蒿内酯治疗,对损伤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组织结构变化及神经细胞活性,同时检测大鼠的BBB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在治疗组神经组织细胞尼氏体含量明显高于损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损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滨蒿内酯有利于神经细胞存活及突起重新建立,促进神经系统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滨蒿内酯 脊髓损伤 尼氏体 BB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螺内酯和倍他乐克。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输出量、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能够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提高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螺内酯 倍他乐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参照组施以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选择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知,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时,选择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螺内酯 贝那普利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螺内酯和贝那普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螺内酯 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LVMI、LA、LVESV指标均小于对照组,LVPWT指标参数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于优化患者的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具有促进意义,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剂量螺内酯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和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70例,然后将70例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对照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单纯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观察组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然后治疗后在恢复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进行单纯的盐酸贝那普利的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的有28例,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患者有5例,无效的患者有2例,总效率是94.2%;而对照组中的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的有20例,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有10例,无效的有5例,总效率是85.7%。经过两组的比较,其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进行单纯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病心力衰竭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血栓通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成银杏二萜内酯组(n=25)与血栓通组(n=25),银杏二萜内酯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血栓通组运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且银杏二萜内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血栓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二萜内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血栓通组80%(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患者疗效更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血栓通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47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9%(219/2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1%(169/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可有效提高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面积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螺内酯 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