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康复期间,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心功能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12±3.21),治疗后FMI评分为(26.3±5.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36±2.82),治疗后FMI评分为(11.36±4.23);经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迷信”行为是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现象。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47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运动员赛前“迷信”行为的具体表现,探讨了迷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结果表明(1)被访者呈现的“迷信”行为可分为保持获胜细节、携带幸运物、避免不吉利事件的发生和避免使用谐音“输”的物品4个方面。(2)实施迷信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比赛状态、提高比赛士气、增加心理舒适度和降低心理负担5个方面。本研究发现,运动员利用这些“迷信”行为给予自身积极暗示,有助于比赛发挥;而当不能实施“迷信”行为时则会主动调整自身状态,以便达到较好的赛前心理状态。

  • 标签: 运动&ldquo 迷信&rdquo 行为,竞技运动,自我控制,质性分析,运动员比赛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踏车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偏瘫的改善状态。结果在治疗后的FAC评分、FMA评分以及BB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提高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瘫痪 踏车运动疗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2014年8月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1。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严重损害,机体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疲乏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点事件。慢性心衰患者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5年病死率达67%,甚至与一些恶性肿瘤相当2。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前传统的心衰治疗认为患者尽量要卧床休养,以减轻心肌耗氧。80年代初,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中,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运动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些年来,基于诊断和药物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相当多的患者能从心脏急性事件中存活下来,但同时这部分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这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迫切需要康复治疗的参与3。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治疗 心脏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种简易、稳定的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通过行为学测试动物的运动功能,为临床研究提供适宜的模型。方法根据实验要求选取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半切损伤组,于手术后第1、7、14、21、28d这五个时间点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和斜板试验标准进行大鼠肢体功能检测,同时采用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变化。结果通过尼氏染色发现脊髓内部的灰质和白质已经出现变性坏死。术后半切损伤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并且术后各项功能稳定、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相关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

  • 标签: 脊髓 半切 损伤 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运动康复及物理治疗。方法选取临床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康复物理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康复治疗骨痛症状消失25例,疼痛减轻4例,总有效率达96.66%。结论于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骨折或者担心骨折而出现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其的社会活动,导致较低下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5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5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Fuel-Meyer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uel-Meyer和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Fuel-Meyer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上下肢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下肢肌力均优于护理前,其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和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肢体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偏瘫 运功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癫痫患者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l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癫痫患者46名,平均分为对照组(n=23,不进行有氧运动)和观察组(n=23,进行3次/周的有氧运动)。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使用心理疲溃感量表(MBI)和焦虑量表-14(FS-14)评估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感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度持久的有氧运动能够缓解癫痫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状况。

  • 标签: 有氧运动 癫痫 心理压力 焦虑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针刺治疗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门诊针灸科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80例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2.5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5.00%,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疾病治疗时,使用针刺治疗方案相对与常规治疗方案来说,效果更加明显,治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 针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视频配合运动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天观看偏瘫康复视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较前有改善,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上升和运动功能改善更明显,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运动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每天观看偏瘫康复视频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视频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乐葆口服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膝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乐葆口服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比分析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LKSS和ISOA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乐葆口服联合运动疗法对关节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乐葆 运动疗法 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并发肩痛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针对肩痛实施干预护理。观察组两组护理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上肢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有效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护理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凉山州西昌市农村地区骨质疏松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测定调查对象尺桡骨间距8mm处骨密度,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风险评估。结果490名调查对象中诊断骨质疏松症32例,患病率为6.5%。OP组与非OP组相比,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的比例更高(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高盐饮食 户外运动 日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运动和静坐行为对初产妇血糖、血脂代谢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定期产检、孕后期在我院住院的180名初产妇,其中110名运动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70名静坐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脂、血糖代谢与新生儿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孕期体重增加较对照组低,经阴道分娩新生儿较对照组多,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新生体重3.24±0.41g,对照组新生体重3.48±0.44g;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静坐的初产妇的血脂、血糖代谢检测指标均偏高,不利于新生儿的生理健康。因此血脂、血糖代谢检测指标偏高的初产妇一旦发现应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新生儿不健康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脂 血糖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户外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科护士职业压力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l5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在岗和外来进修或实习的女护士46名,平均分为对照组(n=23,不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和观察组(n=23,进行3次/周的户外有氧运动)。在户外有氧运动干预前后使用工作疲溃感量表(MBI)和焦虑量表-14(FS-14)评估两组职业压力和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职业压力和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感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度持久的户外有氧运动能够缓解心血管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减轻其工作焦虑状况。

  • 标签: 户外有氧运动 心血管科 护士 职业压力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其影响原因,探讨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抑郁症的1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男96例,女80例,每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外加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上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人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治疗抑郁症患者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疗法 抑郁症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间护理模式在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则接受时间护理模式干预,对比2组脑外伤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2组脑外伤患者经护理后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接受时间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较好,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时间护理模式 脑外伤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l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46名,平均分为对照组(n=23,不进行有氧运动)和观察组(n=23,进行3次/周的有氧运动)。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使用心理疲溃感量表(MBI)和焦虑量表-14(FS-14)评估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感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持久的有氧运动能够缓解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状况。

  • 标签: 有氧运动 颅脑外伤 癫痫癫痫 心理压力 焦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