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肩痹等,是指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肩关节周围炎采用电脑中频电刺激、运动疗法。23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83天。结果根据韩一生等肩、肘关节活动标准,优18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7%。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电脑中频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观察应用针刺及推拿,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瘫的疗效针刺、推拿,循经远取大椎、翳风、足三里、合谷、太冲等穴治疗面瘫38例,总有效率97.4%,本法二联结合有消肿、通络、结痉祛风改善面部血运的功效,且可疏通经络,调和全身上下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 标签: 针刺 推拿 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CT检查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CT检查影像主要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棘样突起、空洞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及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骨转移、胸水;CT检查灵敏度为94.1%,假阴性率为5.88%;特异度83.33%,假阳性16.67%。结论周围型肺癌应用CT诊断,可以准确反映病灶的大小、部位、特征等为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CT MRI 周围型肺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边脓肿的简称。肛周脓肿与平时我们所见的外科体表感染的现状差异甚大,主要由于感染源头在肛肠的直肠内部,由内向外逐渐延伸的脓肿,进行手术切开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肛周脓肿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 标签: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手术处理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肛门直肠周围脓肿30例,根据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类型采用对应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术15例、一期根治术治疗15例。经临床治疗,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恢复顺利,一期根治术治疗较单纯切开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比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明显,缩短术后感觉感染控制时间,降低术后脓肿和肛瘘的发生,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手术治疗 单纯切开引流术 一期根治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复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当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肩汤治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复肩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式推广。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复肩汤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面瘫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而试验组面瘫患者应用温针灸进行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眼肌痉挛、局部疼痛、脓肿发炎等不良情况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两组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5.24%,远高于对照组82.54%,差别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 标签: 温针灸治疗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常规西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采用CT诊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3例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CT和X线的诊断,研究比较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同时和患者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X线诊断中有44例患者诊断准确,准确率为83.02%,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采用CT诊断,其符合率高,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病灶内部结构以及边缘形态,为疾病治疗提供准确资料。

  • 标签: 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 CT诊断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学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影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使用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置针110例的临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留置时间1~14天,平均4±1天。发生不良反应34例,发生率30.9%。结论做好本输液法的操作,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 标签: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操作方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相关标准的70例面瘫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都进行针灸、药物、拔罐等一些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进行具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面瘫恢复情况明显超过了对照组。结论护理因素的干预能够很好的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有必要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因素 周围性面瘫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往往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病情严重则局部坏疽、溃烂,有的甚至面临着截肢风险,自残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常郁郁寡欢,痛苦无比。本研究从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非药物治疗三方面重点论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药 中医药 非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对其早期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在早期的病症是平均15mm左右、中等密度的肺內单发结节状病灶,早期病灶内部具有空泡征,进展期出现空洞,早期其边缘具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进展期边缘症状加重。结论在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方面,周围型肺癌患者症状是15mm左右的病灶,病灶内部有空泡征,病灶边缘有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诊断 影像学动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种植牙是恢复牙列缺失和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法。传统的延期种植手术一般在缺牙后3个月,待拔牙位点完全愈合后进行种植手术。即刻种植是指的是在拔牙后,即刻植入人工种植体,由于采取在患者新鲜的拔牙创口立即植入种植体,而不需等待3~6月创伤修复后才种植,所以即刻种植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牙槽嵴吸收;保持牙龈软组织的自然形态;减少手术次数,缩短义齿修复周期,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1。由于种植区域的病牙或牙根多暴露于口腔中,属于污染伤口,增加了即刻种植特别是植骨感染的机会,种植体周围炎包括植体周软组织炎症和种植体周围炎,由于种植体周围炎引发的骨丧失使其成为导致种植体应用失败的主要并发症。本文对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炎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即刻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病因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平均时间为(13.8±2.8)d;对照组患者痊愈平均时间为(19.2±3.6)d;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面部恢复情况评分为(26.0±0.6)分,对照组为(17.0±1.5)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有显著效果,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周围性面瘫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针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对比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方法效果较为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电针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