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应用于会阴切口缝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结果切口愈合率达99.8%。结论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并皮内缝合皮肤不拆线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

  • 标签: 会阴切口 可吸收线 皮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应用在疑难配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间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异常者100例参与本次研究,先给予ABO血型正反定型检测、不规则抗体排除、高校价冷凝集素检查后,再实施交叉配血步骤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100例疑难配血者中,ABO正反型不相同者28例,分别为自身抗体者(6例)、ABO亚型者(15例)、ABO血型抗原减弱(7例);16例不规则抗体,分别为抗-C、抗-D、抗-E(5例、4例、7例);肝素影响以及高效价冷凝集素者分别为5例、6例;后将外部因素排除后,100例疑难配血者均成功配血,且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吸收放散试验使用在疑难配血中,可快速检测抗体和抗原,同时能够明确ABO血型;为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可实施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和不规则抗体排除等测定;故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疑难配血 吸收放散试验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爪形钢板和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共36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爪形钢板组(20例)和可吸收肋骨钉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中,爪形钢板组总优良率为90.0%,可吸收肋骨钉组总优良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多处肋骨骨折,采用爪形钢板固定稳固性好,而可吸收肋骨钉反应更小,组织相融性好,因此,临床治疗应当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

  • 标签: 爪形钢板 可吸收肋骨钉 多处肋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使全口义齿和舌向集中(牙合)修复全口义齿槽嵴吸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一月在我院修复科室就诊的重度压槽嵴吸收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采用解剖牙合型和舌向集中式牙合型制作全口义齿,接着分3个月、6个月、12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对患者填全口义齿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同样的咀嚼时间里,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比解剖全口义齿高(P<0.05),在满意度方面,前者也优于后者。结论舌向集中牙合式全口义齿在牙槽嵴重度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方面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全口义齿 舌向集中牙合 重度压槽嵴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聚乳酸共聚物(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变纤维环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小型猪4头,每头猪选择腰2、3,腰3、4,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共16个椎间盘,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个椎间盘。实验组将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植入猪纤维环退变破裂模型处,缝合后纵韧带避免植入体滑脱,对照组直接修复后纵韧带,在术后24周与48周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所有猪建模后都成活,两组术后24周的MRI椎间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周的MRI椎间盘高度都高于术后24周(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两组都不能分辨髓核组织,纤维向内塌陷,纤维环板层出现显著断裂;术后48周实验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为透明胶冻状,椎间隙清晰,纤维环及髓核的界限清楚。结论自体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变纤维环能促进提高椎间盘高度,安全性高,可改善椎间盘病理学状况。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酸共聚物 多孔可吸收支架 退变纤维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感染率、切口裂开率、切口硬结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95.0%、切口感染率5.0%、切口裂开率0%、切口硬结率0%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62.5%、切口感染率12.5%、切口裂开率7.5%、切口硬结率5.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收缝合线应用于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理想,不仅能够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愈合速度,而且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可吸收缝合线 降解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材料治疗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医院自2010年至2015年共收治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5例,观察在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材料治疗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疗效,结果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材料治疗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均取得良好疗效,对病人功能恢复没有影响,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费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隧道透析导管的护理,降低导管感染风险,延长透析导管使用寿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隧道透析导管透析的患者32例,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如护士操作规范化培训,居家护理指导等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隧道透析导管护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效果。结论正确使用隧道透析导管对透析患者导管使用寿命及长期生存率十分重要。

  • 标签: 隧道式透析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对比封闭吸痰与开放吸痰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优劣,选取我院ICU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痰液喷溅情况、肺部感染情况,护士吸痰总耗时以及护士对不同吸痰方式的依从性。结果提示封闭吸痰更适合ICU机械通气的患者。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封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带教经验,探讨更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方法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严格带教老师选拔;拟定符合实际的带教计划表;加强师生沟通;注重教与学双向测评。结论临床路径带教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具体,目标明确,提高带教满意度和护理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带教 护生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78例肛裂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接诊的178例肛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肛裂侧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肛裂侧切术联合括约肌松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便血及排尿困难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肛裂侧切术联合括约肌松懈术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肛裂侧切术 括约肌松懈术 肛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膜外剖宫产40例临床剖宫术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0例行腹膜外剖宫产术患者,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45±2.49min,总手术时间38.5±6.9min,术中出血量205~280ml。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不进入腹腔,不干扰腹腔脏器的功能;不禁食,全身反应小,恢复快;子宫内感染不易累及腹腔的优点。子宫下段往往显露不充分,娩出胎儿较困难,故不宜作为剖宫产术的常用及首选术,此术因不进入腹腔,对有宫腔感染而又需行剖宫产术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拖出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6例直肠拖出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肿瘤细胞残留,肛门控便功能满意。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明显提高生存质量。结论拖出手术常常需游离括约肌间隙并切除部分内括约肌术后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直肠拖出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与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宫颈原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30例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宫颈原位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命名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3.3%与病灶残留率3.3%皆低于对照组的20.0%和13.3%(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全子宫切除术用于治疗宫颈原位癌患者,比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宫颈原位癌 腹腔镜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 腹式子宫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修补、疝环充填疝修补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三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疝环充填组采用疝环充填疝修补术治疗,平片无张力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复发率。结果疝环充填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和平片无张力组(P<0.05);疝环充填组的复发率为9.09%(3/33),明显低于传统组的30.30%(10/33)和平片无张力组的14.71%(5/34)(P<0.05)。结论疝环充填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传统疝修补 疝环充填式疝修补 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横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入我院安排剖宫产手术的311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纵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99例病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212例病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胎儿取出平均时间、手术平均进行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排气功能时间均突出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突出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尿发生率、切口延裂损伤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发生率均突出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相较于纵切口方式进行剖宫产,横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能够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并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突出减少,可靠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横式切口 纵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抗凝的冠脉综合症患者7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改进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结果改进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综合症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帮助缓解皮下出血情况和减少疼痛发生。

  • 标签: 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 冠脉综合症 皮下出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采用教学沟通方式促进自然分娩,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方法选择在我院建档的初产妇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传统沟通方式与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沟通500例为对照组,采取教学沟通方式与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沟通500例为实验组,对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疼痛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缩短。结论教学沟通方式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及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增加孕产妇的依从性,孕妇对顺利分娩和产后康复更有信心,从而进一步保护和促进正常分娩。

  • 标签: 教学式沟通 分娩方式 阴道裂伤 沟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