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脏磁共振是以检索心肌灌注和血管再生、左心室功能及重塑等信息为前提,但因延迟强化成像影响,导致其在弥漫纤维化、心肌微梗死等疾病鉴别中存在限制,但随着T1均衡强化成像的出现,能够弥补此类缺陷,成为鉴别机体是否表现为冠心病的关键措施。本文具体探讨了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进展。

  • 标签: 心脏磁共振成像 冠心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全景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浅表组织及小器官病变患者120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均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20例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诊断,均确诊为浅表组织及小器官病变,确诊率为100.00%。其中43例甲状腺癌,占35.83%;29例乳腺癌,占24.17%;21例血管瘤,占17.50%;12例颈动脉体瘤,占10.00%;15例神经纤维肉瘤,占12.50%。全景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98.33%)显著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可有效提高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病变超声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浅表软组织 小器官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进行了粉盒研究。方法根据各种诊断方法,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86例(已确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组方式是根据各种诊断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位93例,在观察组的检查期间,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采用CT检查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诊断频率(78.05%)和检出率<9cm小于观察组(78.05%)。结论与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部CT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结石诊断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