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营养支持技术来分析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讨论营养支持技术合理实施的方法。方法对100例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综合的分析及观察,将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营养支持的为1组,为观察组,没有实施营养支持的为2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和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组中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数量有所提高,观察组中营养状况良好的病人有37例,比例为74%,营养不良的有8例,比例为16%,营养低下有5例比例为10%。对照组中,营养状况良好的有33例,比例为66%,营养不良的有10例比例为20%,营养低下有7例,比例为14%。1组观察组发生的死亡率与2组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ICU重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规程中,加入营养支持疗法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可以说,这是值得医院推广的。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 应用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的1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疼痛管理后,两组患者术后72小时的镇痛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除中度疼痛外,观察组在无痛、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高痛疼痛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率为84.5%,对照组的疼痛率为96.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术后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力,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升,实现优质护理目标。

  • 标签: 疼痛管理 手术室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级检验方法学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血脂生化检验标本,分别进行分级检验和传统拉网式检验,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血脂指标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分级检验和传统拉网式检验检测的TG、TC、HDL-C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检测LDL-C、ApoA、Apo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拉网式检测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可提高阳性检测率,操作简便,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 拉网式检验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流变学检查中三种测定红细胞压积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采集我院门诊患者共230例血流变学标本,分别用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同一份血液样本,肝素钠抗凝血用温氏法(A组)及Sysmex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B组)测定红细胞压积(HCT),枸橼酸钠抗凝血用普利生XC-40全自动血沉压积仪(C组)测定红细胞压积(HCT),所测结果做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肝素钠抗凝的血细胞分析仪法(B组)、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自动血沉压积仪法(C组)与肝素钠抗凝的温氏法(A组)所测得的红细胞压积(HCT)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流变学检查中,肝素钠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的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及枸橼酸钠抗凝血在全自动血沉压积仪上测定的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可以替代经典的温氏法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其中肝素钠抗凝标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的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因其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及干扰因素少,可作为血流变学检查中红细胞压积(HCT)测定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红细胞压积 抗凝剂 血细胞分析仪 全自动血沉压积仪 温氏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检查记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ICU和心血管内科及呼吸内科急诊病例中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51)h、(3.13±0.12)h、(5.12±0.21)d、(7.12±0.4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4.12±0.36)h、(8.63±0.51)h、(15.41±0.41)d、(18.41±0.2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恢复机体状态,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危重症病人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从方法学角度,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检测的重复性及稳定性。方法入选60例健康人,连续记录48h动态心电图,观察长程HRT和短程四个时段HRT(白天、夜晚、凌晨、清晨)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离散度(TD)连续两天的数值及其相关性,以及24h内HRT动态变化特点。结果长程TO、TS、TD各指标连续2天的数值问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长程与短程HRT检测均具有较好重复性。HRT是一个稳定的、可靠的、科学的反映自主神经活性的临床指标。HRT可能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性,动态观察HRT更具临床价值。

  • 标签: 窦性心率震荡 重复性 稳定性 自主神经
  • 简介:摘要独立民办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本文就我国目前独立民办学院学生的人格特征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法。

  • 标签: 独立民办学院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又称多站式临床考试,它是由一系列模拟临床情景的考站组成,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一次通过各个考站,对站内的标准化病人SP进行检查和/或接受考官的提问,提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法,并获得测试成绩。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是一种评价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他规范了护理本科生的考核标准,检验学生临床能力真实水平和护理本科教育质量。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标准化病人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脂生化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采取拉网式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分级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标本血脂生化检验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检验结果中的TG、HDL、TC阳性率等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DL、ApoAI、ApoB等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两种检验方法的人均费用,观察组患者的人均检验费用明显低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法可有效提高检验标本的可靠性、准确性,同时可明显减少生化检验产生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了解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提高身体素质。方法采取膳食记录法对289名学生进行3天的膳食调查。结果学生膳食的绝大多数营养素的摄入量充足,但是谷类食物摄入量偏多,女生的肉类食物和奶类摄入偏少,男生的水果摄入量较低。女生膳食中缺乏钙、铁、锌元素,尤其是铁元素摄入不足;女生的热能来源中脂肪供热偏低,糖类供热偏高。

  • 标签: 膳食调查 营养评价 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5-HT1A受体PET显像剂18F-MPPF在健康人脑部的正常分布,摸索合适的图像分析方法,建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5-HT1A受体PET显像的方法学。方法使用18F-MPPF对9例正常人进行脑部5-HT1A受体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方法,获得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比值(RI,ROI放射性计数/小脑放射性计数-1),进而分析显像剂在各脑区的分布情况。结果18F-MPPF注射后,正常人杏仁核、海马结构、扣带回、颞极、岛叶、中缝核群的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比值(双侧均值)分别为4.47±1.23、5.29±1.32、1.52±0.42、2.46±0.64、2.67±0.64、2.94±0.69。结论18F-MPPF在脑内的摄取与5-HT1A受体分布基本一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5-HT1A受体PET显像剂;规范的图像采集和分析方法有利于保证显像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神经分子影像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5-羟色胺受体 18F-MPPF
  • 简介:摘要在当今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档案管理已成为医学院校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管理水平相对偏低的医学院校。加强医学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加强高校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办学水平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高校档案管理 医院档案管理 医学教育 创新能力
  • 简介:学校适应是指个体在学校背景下的学习、行为、情感和人际等方面的综合适应能力。作为衡量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适应不仅影响着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其毕业后的社会适应。研究发现,大学生学校适应既与个体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内在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等外在因素有关。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遭遇逆境或重大困难时,有助于维持其良好适应的重要保护因素。

  • 标签: 心理弹性 医学院校学生 人格特征 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以提升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为宗旨,通过教育“叙事探究”的方法,了解青年教师的成长经验及在教学改革中的收获,探讨医学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影响医学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叙事探究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 简介:为了解宜宾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存在的差异,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分层随机抽取宜宾学院在校一至四年级学生各100名,以无记名自填式问卷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部分全部正确比率为15.14%(58人),各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在学校开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把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

  • 标签: 大学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认知
  • 简介:摘要现在医学高职教学工作中,面临着学生常有挂科现象,甚至多科不及格,导致留级、不能按期领取毕业证,影响就业,甚至拖累我院整体办学质量与水平。因此,我们对我院2014-2015年不及格的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导致挂科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法,将来尽量减少不及格现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

  • 标签: 挂科 现状调查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西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河西学院2015级—2017级的516名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与自评焦虑量表(SAS)对抑郁、焦虑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河西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16级情绪评分高于15级、17级(P<0.05),且16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高于15级、17级(P<0.05)。15级学生焦虑情绪评分高于16级、17级(P<0.05),且15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高于16级、17级(P<0.05)。结论临床医学本科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现实及自身因素所导致,学校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降低抑郁及焦虑情绪。

  • 标签: 河西学院 医学本科 心理健康 现状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保证力量,我国医学院校多采取院系合一的培养模式,很多临床一线医生充当高校教师,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一线医生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很难再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导致医院院校临床医学院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针对上述情况,现阶段,我国医学院校尤其是临床医学院多采取各种方法对在高速发展临床医学教育的青年教师加强培育,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和临床带教能力,发挥其教育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高等医学人才。导师制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对于医学院校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对青年教师培育具有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与面临的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医学院校 青年教师 导师制 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