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现实的角度,总结了当前院内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同时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调适方案,旨意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资料,现汇报如下。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 调节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病区环境、物品的专项管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保洁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加强基础护理操作的规范性。结果通过细节管理,急诊科输液室、换药室、抢救室的环境、物品的空气合格率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所上升。结论通过细节管理,减少了急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科 医院感染 细节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谱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信息完全的急诊病例11723例,占全部急诊患者96.32%,男女比例为1.381;1、2、8月就诊患者最多;一天急诊患者主要集中于1000~2200,占全天急诊患者总数62.18%;排名前五的急诊诊断分别是创伤、发热、腹痛、冠心病或心力衰竭、脑梗或脑卒中。结论根据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我院急诊救治系统,促进急诊资源在时间及数量上的合理配置,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提高我院急诊医疗水平。

  • 标签: 急诊 患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医院急诊科的临床应用,观察对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般性急诊应用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干预,即心理健康护理。结果经过2个月对比护理治疗结果,发现相同症状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心理情绪状态上、与医生治的疗配合上及和护理人员的关系上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从急诊转入普通病房数量上要多于对照组。结论急诊科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树立患者积极主动的康复信心,有利于促进急诊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 应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科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健全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配备防护设备,规范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与监测,加强落实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护士的医院感染意识,加强了病区环境、物品管理、护理规范操作等管理,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控制 急诊科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6月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前后服务理念、业务技能、急救流程、服务模式、监督管理等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急诊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基层医院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能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急救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并能对急诊病人实施正确、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大大提升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优质护理服务 做法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科夜间急性腹痛的病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6年6月至12月夜间收治的454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及护理方法。结果该组患者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发病后30min~3h来院急诊。454例患者中内科疾病有316例,占69.6%;外科疾病有122例,占26.9%;妇科疾病有16例,占3.5%。内科疾病中以急性胃肠炎最为多见,外科疾病中以泌尿系统结石最常见,妇科疾病中以痛经最常见。454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误诊为阑尾炎,2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误诊率为1.3%。结论急性腹痛的病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诊 夜间 急性腹痛 病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等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急诊科医生15名、20名和25例,同时从不同等级医院选择非急诊科医生各20名作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医生的心理健康评分,对比不同等级急诊科医生心理健康评分。结果不同等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心理健康评分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急诊科医生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非急诊科医生,统计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急诊科医生的心理压力较大,且级别越高的医院急诊科医生心理压力越大,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缓解急诊科医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不断提高急诊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不同等级医院 急诊科医生 心理健康 对比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将环节管理实行于门急诊输液室中,分析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参照组分析资料是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门急诊输液室收入和治疗的100例输液患者,在这个阶段未实施环节管理,实验组分析资料是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本门急诊输液室收入和治疗的100例输液患者,在这个阶段已实施环节管理,对比和统计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总计率、管理满意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总计率0.00%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4.00%,P<0.05,显现统计学数值间比较及参比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管理满意总计率94.00%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75.00%,P<0.05,显现统计学数值间比较及参比意义。结论在门急诊输液室中实施环节管理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展现应用价值。

  • 标签: 环节管理 门急诊输液室 医院感染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某地区二级医院急诊科78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抽选非急诊科护理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同时对78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困境时的首选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SCL-90量表评分显示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对困境时的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28.21%)、自责(39.74%)、求助(12.82%)、退避(19.23%)。结论二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佳,他们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普遍消极,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二级医院 急诊科 护士 心理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急诊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影响。方法本院医护人员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严格督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对手卫生用品用量进行统计,同时增设乙醇擦手液的摆放点,对比2014年我院感染现患率。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达标率、乙醇擦手液平均消耗量均要显著高于干预前,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干预前,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对降低急诊医院感染现患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急诊科 医院感染现患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合理分级分区急救资源,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急救效率。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急诊预检分诊标准,1、2级危重病人立即送红区抢救,3级急症病人及时诊治,4级病人候诊。结论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优化了就诊流程,实现了急重优先,提高了急诊急救效率。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分级分区管理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了解某市三甲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选择某市三甲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78例,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婚姻状况、编制状况等方面评估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在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中发现,32.05%的人对医院工作相对满意,38.46%的人对医院工作一般满意,30.76%的人对医院工作不满意。结论在本次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中,职工的满意度综合较低,究其原因与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关,同时,具备不同特征的医护人员对于工作满意度也存在着差异。医院对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管理措施,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提升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工作满意度 医护人员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诊胸痛患者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急诊胸痛患者(100例)当研究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0例。本次研究乙组是常规抢救护理流程,而甲组是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总结急救效果、临床情况。结果甲组急诊的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急救效果,并明显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天数。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合理布局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急诊科布局改造前后对比,研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实施改造后实施抢救前的时间(110s)明显低于改造前(180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发生不良事件率(0.98%)明显低于改造前(5.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满意度(99.35%)明显高于改造前(80.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布局合不合理会影响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为实施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合理布局 护理质量 急救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患者例数共计100例,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提高患者入院时间,可确保临床检查以及治疗工作的有序性,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急诊胸痛 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挑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将200例急诊患者盲选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接受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结果研究结束后,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以使急诊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急诊 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另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抢救过程中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能够有效开展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多发伤患者 急诊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