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接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安全教育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安全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细节化工作方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医疗器械640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细节化护理,对照组未开展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检测合格率99.44%高于对照组86.94%,包装质量、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及职业防护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采取细节化护理,通过细节化工作方式的运用,能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化工作方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急诊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术前风险评估,落实患者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执行医嘱,根据医嘱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由急诊科护士长收集资料,护理部跟踪评价汇总。结果两组成员在分别进行管理后,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得分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得分率为95.3,对照组得分率为8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落实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效果较好,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家庭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人群选用需要给孩子用药的家长100人,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4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儿童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评估。结果儿童的安全用药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儿童的安全用药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家长接受多方面多角度的儿童用药指导尤为重要,加强合理用药教育以及开放多种形式的用药教育制品是家长所希望的,并且需要加强药师在用药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儿童家庭用药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患者管理和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患者为1例(1.67%),发生脱针患者为2例(3.33%),没有患者发生导管感染。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下,未出现医患纠纷,也未出现护理安全责任事故,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1.25±4.26)分。结论在血液透析室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可相应减少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应用。方法选取乡镇医院住院患者一共10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住院患者),分别实施安全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0.21±1.15)分、管理质量评分(89.23±1.01)分与对照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0.11±1.45)分、管理质量评分(75.20±1.01)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安全管理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构建精神科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分别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2695名患者和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我院的4312名患者(排除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及住院天数<2周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两个时间段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的考核合格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实施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9.98,P<0.001)。两个时间段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的考核合格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83.75,P<0.001),结论住院精神病人实施安全预警机制能够提高护士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有效规避风险,保障住院患者安全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安全预警机制 风险评估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中心的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采用分组观察的形式选择本院于2017年09月至2018年02月期间在门诊行内镜检查与治疗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检查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有效组,两组皆分有121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对有效组则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者在内镜中心一系列诊疗活动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隐患,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处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可知,消化内镜中心存在护理隐患主要由人员素质、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多种因素及患者从进入内镜中心开始在预约-登记-候诊-诊疗流程不合理因素多方组成。而在针对其护理隐患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可见,有效组97.52%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0.91%的满意度,其数据处理结果也符合P<0.05的标准,可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消化内镜中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隐患,这要求相关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水平,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及早识别和杜绝风险隐患是内镜中心重要而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 标签: 消化内镜中心 护理安全 风险识别 风险隐患 风险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环节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12月为对照阶段,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药环节采取常规管理模式,以2018年1月至6月为观察阶段,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配药环节的安全管理,对比两个阶段配药错误发生情况。结果对照阶段的配药错误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阶段,且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服务质量评分及各科室满意度均低于观察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配药错误发生率,提升工作质量及服务品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配药环节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临床上所说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策略,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病人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工作者为患者提供优质和良好护理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耳鼻喉科 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加强对门诊高危患者的筛查,通过心理疏导、全程陪同、优先安排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为患者的就诊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结果2016年全年,我院门诊共接诊546786例患者,意外事件发生87例,医疗纠纷52起。2017年全年,门诊患者590164例,发生38例意外事件,医疗纠纷7起。结论安全管理的全面落实,规范了门诊秩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提升了医院整体的医疗和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高危患者 就诊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5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手术室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效果和手术室安全性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细节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情感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患者 疗效 安全影响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或为了各种健康体检的需要,患者或受检者所受到的医用电离辐射源的照射。此外还有一些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和志愿扶持帮助接受医疗照射患者的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其特点是一类重要而又特殊的照射。是患者和受检者志愿接受的照射。它所带来的利益和潜在的危险在同一个个体上体现。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从心理上注重的是医疗的目的,而往往忽略了防护。医疗照射还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其剂量的大小、照射的方式、照射的部位、照射的时间和频率因人而不同等。

  • 标签: 医疗照射 安全防护 安全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植入物的安全管理对策,预防植入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植入物的准入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对治疗人员相关植入物方法以及护理人员相关植入物知识的培训,制定标准的植入物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监测等标准操作规程,并再次基础上建立植入物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结果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结论加强对治疗人员以及护理人员的植入物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是做好植入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植入物 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2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管理对策实施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28例,比较用药管理对策实施前后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用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给药、剂量不当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的用药管理对保证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用药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节管理控制在儿科用药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儿科收治的20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儿科收治的200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行环节管理控制行儿科病房口服药管理,对比两组口服药管理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嘱正确率、护士执行度、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节管理控制可有效促进儿科用药安全,完善口服药使用管理

  • 标签: 环节管理控制 儿科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优质护理时代的儿科急诊护理安全文化,主要从质量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教育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安全文化
  • 简介:摘要所谓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评价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可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对社会治安的维护有积极意义。耳鼻喉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科室,所面对的患者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主要的原因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存在着“面子”的问题。所以说,医疗护理事故的防范,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标签: 耳鼻喉 护理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安全文化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外科进行护理的工作人员以及所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为其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观察组,为其患者实施结合了安全文化理念的护理措施,进一步评估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就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中,一方面提升看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护理差错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