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本院植入DDD起搏以后,分析不同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方法在(2015—2018年6月)期间,到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30例,把其中患有传导阻滞的65例患者选为研究一组,把其中患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65例患者选为研究二组,观察两组患者佩戴起搏以后的各项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的起搏比例在60%或以上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起搏比例在60%以下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本院植入DDD起搏以后,根据观察患者的起搏状态,能够更好监测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病 DDD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起搏所致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方法本文主要选择自2013年7月—2016年7月的100例进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观察组50例,对其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50例,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力进行诊断,对比分别诊断后所得到的因搏所致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再心电图检测的检测率,选择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对照组检测率显著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起搏所引发的患者心律失常诊断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具有非常优异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起搏器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诊断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DD起搏植入后不同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通道(MV1、MV3、MV5)监测180例患者,按照起搏治疗适应症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90例,均表现为传到阻滞;研究组90例,表现为窦房结功能异常;观察统计两组患者DDD起搏的DCG表现、工作模式、感知起搏功能障碍、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情况和自身心率失常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起搏比例为60%或以上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起搏比例在60%以下的发生率,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主要工作模式一次排列为VDD/VAT、DDI,研究组依次为DDI、AAI和VDD/VAT;其中对照组患者工作模式AAI和VDD/VAT的发生率与研究组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室安全起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PMT)及感知房性心动过速(AT)触发快速心室起搏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频发房早和AT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DCG表现可判断不同患者DDD起搏植入后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掌握起搏的工作情况,为起搏的正确程控和治疗自身心律失常等环节做铺垫。

  • 标签: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表现 工作模式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通络明目胶囊,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观察组中医症候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通络明目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通络明目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童性早熟实施中医药治疗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女童性早熟患儿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给予疏肝理气方逍遥丸进行治疗,后者给予滋阴泻火方早熟Ⅱ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滋阴泻火中药早熟Ⅱ号对女童性早熟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阴虚火旺症候,快速消退患儿的第二性征,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女童性早熟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DeVega术进行三尖瓣成形临床疗效,旨在提高临床心脏外科医疗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间心脏外科收治的169例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实施改良DeVega术进行三尖瓣成形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9例患者,术后出院前未出现三尖瓣反流者122例,少量三尖瓣反流者47例,出院后随访期间未出现三尖瓣反流者116例,少量三尖瓣反流者53例,所有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改良DeVega术进行三尖瓣成形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改良DeVega术 三尖瓣成形 临床应用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总结454例动态脑电图监测过程中,给与监测前、中、后的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保证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 标签: 小儿 动态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医治方法来医治需要实施输卵管吻合的患者其临床医治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需要实施输卵管吻合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开腹手术组中的30例病患者仅使用常规化的开腹方法来进行医治,而腹腔镜手术组中的30例病患者则实施腹腔镜手术的医治方法对患者进行医治。两种医治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医治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吻合成功的概率(90%)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吻合成功的概率(83%),在两组患者的临床医治信息方面,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的医治方法之后,患者对医治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吻合手术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使用腹腔镜手术的医治方法来医治需要实施输卵管吻合的患者,恢复较快,创伤较小,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医治方法 输卵管吻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室性早搏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方法从我院接诊的室性早搏的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7例作本次探究的研究组,另选取67例健康患者作对照组,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最终监测结果。结果(1)频率与患者是否患有质性心脏病无关;(2)Lown分级Ⅱ级以上应警惕是否为质性心脏病;(3)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更易在夜晚熟睡中发生,而健康人室性早搏多发生在白天活动中,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对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更利于及时了解患者心脏情况,便于作出正确判断。

  • 标签: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有长RR间期的70例患者(排除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窦性心动过缓长RR间期值采用设定值1500ms。由表1可知房早未下传的长RR间期发生率最高为30.0%,其长RR间期值采用设定值较多,长RR间期时间在夜间较多。结论及时对阻滞部位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传导作用,防止阻滞程度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激励、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为100.00%相比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冠心病检出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为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提供依据,应用效果极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临床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24小时总心博<80000次,平均心率<54次/分,最低心率<40次/分,最高窦性心律<98次,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例。结论窦性心动过缓发生于正常的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和老年人,主要原因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动态心电图可更全面了解患者的心律和心率。

  • 标签: 窦性心动过缓 动态心电图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和提取符合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肌瘤挖除术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风险和质量进行评估,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开腹手术的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短(P<0.05),出血量较腹腔镜手术多(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腹腔镜手术高(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较腹腔镜手术长(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子宫肌瘤挖除术 临床疗效,安全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苄西林联合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开放临场试验,进行细菌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36例细菌性感染患者,其中190例按照病种随机配对分成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行以氨苄西林治疗,观察组行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其余46例患者进行临床开放试验,同样行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对比分析氨苄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开放临床试验中,临床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解决β-内酰胺酶耐药的细菌性感染问题,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氨苄西林/舒巴坦 细菌性感染 开放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下颌固定正畸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透明压膜保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Hawley保持。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保持期12个月中,观察组保持成功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戴用保持后,其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合、上、下前牙不齐指数等,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与前者单独使用的保持效果相比较高,但在上下颌牙模型测量指标上大致相同,因而在不同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合理选择保持

  • 标签: 透明压膜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 联合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麻醉后高血压急症的具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乌拉地尔治疗麻醉后高血压急症的具体效果,探讨针对麻醉后高血压急症患者运用乌拉地尔进行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将麻醉复苏室在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间监护的46例麻醉后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5min后均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60min后,观察组血压下降了25%,而对照组下降了2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心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对照组用药后心率出现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短时间内的降压效果与硝酸甘油相似,但使用乌拉地尔进行降压治疗,不会引起患者的心率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治疗更加安全,可以作为治疗麻醉后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

  • 标签: 乌拉地尔 硝酸甘油 麻醉后高血压急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并加用云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配合云克治疗,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以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时间、血沉等为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由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红花黄色素 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择期行胃镜或胃肠镜诊疗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0例。K组患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2mg/kg;P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2~2.5mg/kg。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患者在复苏时间方面略优于丙泊酚组,丙泊酚组在术中改良OAA/S评分及丙泊酚使用总量方面略优于氯胺酮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丙泊酚为基础的胃肠镜检查麻醉中,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氯胺酮 无痛胃肠镜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方法把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疑似心源性晕厥病史的患者100例进行了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把两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都采用12导动态心电分析仪,对其24h内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对其晕厥发生的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老年组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概率较多,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以快速性心率失常为主,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并对其病因进行检查,给予及时的治疗。

  • 标签: 可疑心源性 晕厥病例 动态心电图 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