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血糖检验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在血清葡萄糖、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检验方面,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快速血糖具有经济、便捷、准确性高等特点,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血糖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的血糖检测,对比检测效果。结果快速血糖检测的单次检测平均值为(6.8±2.1)mmol/L、多次检测平均值为(6.4±1.8)mmol/L,常规生化单次检测平均值为(6.6±2.0)mmol/L,多次检测平均值为(6.5±1.7)mmol/L,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血糖效果相当,快速血糖具有操作方便、检测迅速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血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检验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研究对象72例本院接收的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准确率、阳性率、阴性率。结果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72例患者用常规化学法检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准确率为14例,33例,25例;尿液分析检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准确率为16例,30例,26例,两种检验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检验的效果差异不明显,若将其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液分析仪检验 尿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光功率光子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皮肤病患者12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理药物进行治疗,标准者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高光功率光子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根据疼痛积分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5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77%。结论高光功率光子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 标签: 高光功率 光子治疗仪 溃疡性皮肤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检验科接收的尿液样本130例,将所有尿液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观察组采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分析比较两组检验阳性率及在两种检验方法下阳性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检验阳性率为30.77%,对照组检验阳性率为27.6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尿液分析检验结果为标准,使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中假阳性率5.56%,假阴性率4.62%;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标准,使用尿液分析检查中假阳性率15.00%,假阴性率1.54%。结论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可以联合使用,对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阳性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 尿液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在血小板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对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后进行手工法测定白细胞、血小板参数,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的符合率。结果血液分析血小板计数精确度高,但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测定血小板计数偏低,特别是对于计数<60×109/L,应该应用手工法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手工法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性,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 标签: 尿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分析对急慢性白血病检验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3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划分到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分析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检验结果,从CRP、血红蛋白、白细胞等几个方面来看,慢性组、急性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和急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可准确判定急慢性白血病,存在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诊断急慢性白血病可首选此诊断方式。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白血病 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尿沉渣分析联合尿干化学分析在检查尿液红细胞时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近三月来住院的病人600例,收集他们的尿液标本各一份,总共600份,每份尿液标本充分摇匀后再平均分为四份,其中一份用显微镜检测作为判断该实验的准确性标准,剩余三份分别送去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两种联合使用去检查尿液中的红细胞。结果把显微镜检测的尿液中红细胞的指标作为参考标准,对比后可知,两种仪器的准确率都挺高,但是较两种仪器联合使用准确率略低,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分析法和尿干化学分析法对红细胞的检测准确率都较高,但是远不如两种检测方法结合时高,因此在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时,应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才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仪 红细胞 尿沉渣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患者自用便携式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以便携式血糖检测血糖值和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结果对比。结果便携式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结果比较,50台血糖中有15台检测结果差异超出±15%的范围。结论为保证便携式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操作流程避免影响因素,定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建立自用血糖的参考区间。

  • 标签: 便携式血糖仪 生化分析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分析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5例(观察组)体检正常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情况。观察组采用血液分析检测,对照组采用现在常规方法检测。结果观察组Hb为(33.74±5.61)g/L,对照组Hb为(122.71±18.52)g/L,观察组H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BC为(89.14±25.10)×109/L高于对照组(5.87±1.35)×109/L,观察组PLT(35.77±8.14)×109/L低于对照组(145.26±20.98)×109/L,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数据与临床急性白血病指标较为一致。结论血液分析对急性白血病检测应用效果良好,诊断性较高,为白血病确诊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急性白血病 检测血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与显微镜检验尿液潜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行尿液潜血检验的200例检验者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液分析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所有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对两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尿液分析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29.50%,70.50%;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显示,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30.50%、69.50%,两种尿液潜血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与阴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增强临床检验效果,减少漏诊、误诊现象,临床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时,应将尿液分析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合理结合,弥补各自缺陷,避免操作失误。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 尿液潜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学检验质量方面应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健康体检者抗凝血样本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将抗凝血样本分别予以显微镜下技数和全自动分分类,取三份样本连续测定10次,观察批内精度,将128例血液样本予以显微镜计数和五类血细胞分析检验,并对比其准确度。结果经过精密度和准确度检测,应用血细胞分析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变异系数处于变异系数允许范围,说明该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合格,显微技术法和血细胞分析法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五分类血细胞分析具有精密度、准确度高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血液学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检验血糖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9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的患者常规生化仪和快速血糖两种方式来检测血糖,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单次、多次血糖值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两种方式检测患者的静脉血血管、血清葡萄糖水平、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式砸检验血糖水平时无差异,但是快速血糖检测时间短、操作方便,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并称临床医学的“三大常规”检查,能够初步反应临床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在反应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脏病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往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尿常规的检测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检测,然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让尿常规的检查进入可以全自动化的时代,但是在某些指标检测中,自动化检测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沉渣镜检有助于对泌尿系统患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能够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再说尿沉渣镜检样本方便采集、容易掌握等优点。尿液干化学分析凭借准确性好、高度灵敏、简单操作等一些优点,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尿沉渣分析法相比于尿液分析,不仅可以对尿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还能够对尿中一些细胞形态定性分析,这样就为临床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对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两者的优劣叙述如下。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样本资料,分别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完成血常规检查;比较这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显微镜检验的PLT、RBC、WBC阳性率分别为99.17%、98.20%、99.97%,显著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对LY、NE、EO、BA的γ值分别为0.861、0.931、0.864、0.821、0.565,表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对LY、NE、EO、BA的分类结果较好,而对MO的分类结果较差。结论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细胞形态具有一定局限性,将其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猝死的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就有41.9人。北京1000万人口中每年大约会有41900人猝死。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占80%。应及时采取进行初级心肺复苏、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及时进行体外电除颤、合理使用复苏药物等措施。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标签: 提高 猝死 抢救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现代临床检验中便常规的检验。方法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3月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和治疗对象,进行便常规检验,观察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80例患者便常规检验观察分析,检验疾病的有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检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结论便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为后续医师治疗患者疾病提供了参考的意见,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重视。

  • 标签: 临床检验 便常规检验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选取12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有60例,采用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研究组有60例,予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分析数据,研究组阳性率为(18.33%)、阴性率为(81.67%),参照组阳性率为(38.33%)、阴性率为(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