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按一定的程序,应用各种心理技术,通过消除或缓解护理对象存在的或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最终改善护理对象的心理条件,恢复健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 标签: 心理护理 目的 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在产前行免疫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预产期妇女,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59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免疫项目检查,将两组妇女的高危妊娠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妇女均出现了高危妊娠状况,观察组依据免疫检验结果及时实施了干预,最终观察组出现高危妊娠的概率为6.78%,远低于对照组的23.7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前进行免疫项目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并能够及时实施干预、控制,从而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项目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50例,抽取其静脉血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做溶血处理(观察组),另一份做正常血液标本(对照组),对比两份标本的各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两份标本的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钾离子(K+)、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蛋白(TP)显著较高,空腹血糖值(GLU)、碱性磷酸酶(ALP)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检验人员必须做好措施防止标本溶血发生,若出现溶血情况,必须及时补救或重新抽血以防误诊。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项目 影响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化检验工作中溶血现象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方法筛选38例因健康体检、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受检对象,提取其血样标本后,将其置入两个相同试管内,使A试管内样品处于溶血状态,B试管内正常样品则予以妥善管理,对其展开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A组ALT值(59.49±3.20)U/L,B组(43.06±2.40)U/L,(P<0.05);给予两组样品各检验指标展开比较,(P<0.05)。结论生化检验工作中,如果有溶血样本出现,就会对检验结果精准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重视防范工作。

  • 标签: 生化检验 精准性 溶血标本 防范措施 不良影响
  • 简介:摘要临床采集血液标本中高脂血标本是常见的类型,虽然其并不会对所有检查项目都造成干扰,但其对临床一些检验项目如生化检验、血凝检验、放射免疫检验等的检验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指导临床疾病诊疗。本文在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分析高血脂标本产生的原因,并总结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某些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同时提出应对和消除这种干扰的措施,从而期望减少临床高脂血标本及其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提高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能很好的指导临床疾病诊疗。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临床检验 干扰 消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在国内外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影响,及其效果。结果标本溶血前后,ALT、AST、LDH、CHOL检验值高于溶血前,ALP、GLU低于溶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血前后BUN、CREA检验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标本溶血现象。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观察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尿路感染者),各60例,对比两组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WBC>25个/uL为75.00%、NIT阳性率为58.33%、LEU阳性率为81.67%、三项并联阳性率为75.00%、三项串联阳性率为46.67%,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尿常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尿路感染 诊断 尿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86例肝硬化病患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A检测值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AST、AFU、GLDH、ADA和NAG检测值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诊断肝硬化疾病中,PA、AST、AFU、GLDH、ADA和NAG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生化检验 诊断 肝硬化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检验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人员均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观察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的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人员,而实验组淋巴细胞、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人员,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均可以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病症检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病症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疾病采用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86例肝硬化疾病患者(2015年5月12日—2016年5月12日)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86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比常规组,实验组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均明显较高,P<0.05,实验组的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患者来说,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的意义重大,其各项生化指标相比正常人群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时采用血清生化检验,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的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再在同一时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血清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将生化指标中的白蛋白、Y-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检测项目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在Y-谷氨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项目中,研究组检测水平比对照组的高;在白蛋白、胆碱酯酶项目中,研究组检测水平比对照组的低。以上均实施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采用血清生化检验项目进行诊断,其多项生化指标相比于健康人群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肝硬化疾病 血清生化检验项目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水化护理对心脏介入术患者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间接受心脏介入术的41例住院患者,其中20例纳入观察组,21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强化水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水化护理,观察记录介入术前后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量的变化,以及发生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人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血肌酐、尿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24h尿量高于对照组,造影剂相关性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水化护理干预用于预防心脏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可明显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化水化护理 心脏介入术 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