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切除手术中护理的配合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进行腹腔子宫切除的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另选择该手术的50例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且护理组的患者有更低的感染率。结论对进行腹腔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后的感染,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与临床手术当中。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上皮瘤变活组织检查与切除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择期行内下黏膜剥离术的胃上皮瘤变患者,均经术前活检病理确诊。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活检病理与切除病理诊断差异性。结果活检病理与切除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37%(38/54),差异率为29.63%(16/54)。结论切除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存在差异,前者可靠性更佳,是胃上皮瘤变诊疗理想手段。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内镜活检病理 内镜切除标本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VATS)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胸腔(VATS)肺叶切除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胸腔肺叶切除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早期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下剥离术(ESD)与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术治疗效果优于EMD术,前一种术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2015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腹腔子宫切除术组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组,每组各34例。其中腹腔子宫切除术组患者采取腹腔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开腹子宫切除术组患者采取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排气时间等。结果腹腔子宫切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开腹术子宫切除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机体的恢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经腹腔切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切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2%。结论腹腔切除联合治疗胃肠道肿瘤能够提升疗效,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内镜
  • 简介:摘要介绍了18例单孔胸腔肺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手术时间100~230min,平均160min。无一例出现褥疮、皮肤破损及神经肌肉损伤。手术期间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得当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术中安全。

  • 标签: 单孔 胸腔镜 肺癌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性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于下实施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均告有效切除,但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采用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内镜 手术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Wexner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术后愈合快、疼痛轻、保护肛门功能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 高位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3D腹腔膀胱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3D腹腔膀胱切除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护理配合特点。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80~520min,术中出血220~1000ml,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在3D腹腔膀胱切除术患者给予密切护理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3D腹腔镜 全膀胱切除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结肠系膜切除在右半结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接受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切除结肠的方法,观察组则借助腹腔辅助行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与术后1年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除了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短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7.32%、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的发生率及21.95%的复发率(P<0.05)。结论应用腹腔辅助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结肠系膜切除 腹腔镜 右半结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选出180例结肠息肉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使用下氩气灼除术,观察组病人使用辅助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病人中出现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病人中发生12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确诊结肠息肉后及早采取下高频电切术进行医治,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结肠癌发生,临床可应用。

  • 标签: 内镜 高频电切除术 结肠息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鼻实施垂体瘤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方法。方法以回顾性的方法选取我院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对垂体腺瘤时病人,通过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分析,对病人手术实施之前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护理。结果病人全部没有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了;肿瘤切的病人有8例,大部分切除的病人有6例,部分切除的病人有2例。结论通过鼻实施垂体瘤切除手术过程中使用围手术期方法,效果显著。

  • 标签: 经鼻蝶入路 围手术期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针对腹腔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接收的8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7.5%。结论临床在治疗子宫切除患者中,应用腹腔,进行子宫切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腹腔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腹腔子宫切除术患者,通过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腹腔子宫切除术患者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术后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辅助切除术中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护士之间的配合要点。方法对我院36例行腹腔辅助切除术患者实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调查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6例手术完成顺利,术中无转开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与巡回护士以及器械护士的配合良好;医生和患者的满意率也分别达到94.4%和97.2%。结论良好的配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必要条件。

  • 标签: 腹腔镜 全胃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体会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2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进行工作,对比其效果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进食、排气、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0.67±2.84h、10.96±3.75h、8.09±1.58h、4.86±1.72d,相比于对照组的效果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给腹腔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显著作用,可减少患者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患者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切除(A组)和腹式子宫切除(B组)两种术式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日、住院花费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与B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A组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0.01);术后病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0.01);平均住院费用腹腔组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式的优势更趋明显,但费用较高,医师在选择术式时应做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便取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河源市东源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病例15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6例,经腹子宫切除术7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相比,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面小,手术难度较低,术中不损坏盆底结构,术中出血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82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1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内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9%,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能有效减少胆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内镜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手术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