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成因、发展过程、危害、控制与矫正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作者认为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率在上升,吸烟行为导致危害严重,与之伴随就是青少年学生酗酒、赌博、盗窃、结伙、打架斗殴、甚或抢劫、吸毒等丑恶现象,且确有滋生蔓延趋势。另外,女生吸烟行为在城镇中学阶段增多,农村女生吸烟行为也有出现,危害不可低估,且大城市和城镇女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有上升态势。禁止、控制与矫正青少年学生吸烟,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卫生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竣社会问题,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学校和社会更应该高度重视。

  • 标签: 青少年学生 吸烟行为 吸烟原因 发展过程 吸烟危害 控制与矫正THECAUSESHAZARDSCONTROLSANDCORRECTIONSOF TEENAGERS&rsquo SMOKINGBEHAVIOU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厌学情绪和行为形成受到家庭因素影响情况。方法选取学校内存在有明显厌学情绪40例中学生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厌学情绪40例中学生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使用SDLRS(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问卷)以及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学生厌学情绪、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学生各项消极学习因子分数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积极学习因子如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等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学生中在父母惩罚严厉、父母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因子分数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同时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母亲拒绝否认、偏爱被试与消极学习呈现正相关(r=0.587,P<0.05),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关系和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呈现正相关(r=0.356,P<0.05)。结论存在厌学情绪、行为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均较差,同时受到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密切影响。

  • 标签: 青少年 厌学 家庭因素 教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21对外周血γδT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处γδT细胞,并使用IL-21刺激扩增γδT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第3天、6天、9天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γδT细胞增殖数量,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21、IL-17、IFN-γ浓度水平;加入IL-21γδT细胞与处于对数期生长肺癌A549细胞混合培养,24小时后用MTT法检测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细胞毒性。结果流式细胞计数显示,加入IL-21组γδT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ELISA结果提示IL-21、IL-17、IFN-γ浓度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强细胞毒性作用,加入IL-21组,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细胞毒性作用较空白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IL-21能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能促进γδT细胞增殖及促进γδT细胞炎症因子释放。

  • 标签: &gamma &delta T细胞 IL-21 炎症因子 肺癌A549细胞
  • 简介:本研究釆取随机抽样法对10个小、中、大班共258名幼儿违纪行为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违纪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性别上差异,男性儿童在中班违纪行为检出率比小班有明显增加趋势;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幼儿违纪行为首要因素,幼儿违纪行为与别人对他否定态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违纪行为 班级 幼儿园 教育知识 中班 大班
  • 简介:摘要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常表现为疑病、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症状,可同时伴有与艾滋病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多发于有高危性行为者。本文案例特殊,一位无性行为未成年以顽强毅力完成了恐艾心理自我调适。

  • 标签: 恐艾 心理 自我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宫颈癌手术中,明确通过行为护理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采取分组对照方法,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患者行为护理。至患者出院为止,统计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从而判定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2.5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患者中,有15.0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5.00%,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75.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采取行为护理方法,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宫颈癌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行为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普及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强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田县5个乡镇,随机抽取300名农村老年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6.23%。经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农村老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临时性伴、暗娼(小姐)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分别占2.99%、25.00%和27.27%。结论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均较低,需结合该类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 标签: 老年人 艾滋病 知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优质护理。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因子,为预防急诊护理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6年—2015年本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登记数据,统计预后情况、护士专业技能、护士沟通能力、护士服务意识等急诊护理风险因子,分析各因子对发生护理风险影响。结果护理风险发生与护士专业技能,预后情况没有显著相关性,护士沟通能力与护士服务意识是急诊护理高风险因子。结论明确急诊护理高风险因子,规范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救护车分流方案,对预防护理风险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护理风险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市汉滨区老年对健康知识认识、行为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康市汉滨区抽取已加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60岁及以上老年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一般情况、对健康认知、生活行为等内容。采用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健康知识认识和行为方式现状分析;利用分类树模型对影响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城市社区老年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5±1.4分(共15分);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0%,“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及“保健食品是否可以代替药品治病”两个问题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0.8%和74.2%;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8.8±1.3分(共10分);部分老年存在不健康生活行为,如与家人合用毛巾(24.2%)、抽烟(11.0%)、饮酒(13.0%)等。分类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健康相关认知可能影响因素有首选就诊机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相关行为可能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个人月平均收入和首选就诊机构。结论安康城市社区老年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余地,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不同特征老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服务。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生物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对护理方法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人数增加,掌握对肿瘤患者护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文章讨论了欺负概念、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等同题。欺负是指力量相对较强一方对另一方施加攻击行为。它有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儿童对欺负态度随性别和年龄不同而不同,女孩比男孩、低年级比高年级儿童更为同情和支持受欺负者,但同情多而实际帮助少。人格倾向、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都与欺负行为发生有关。提出了欺负行为心理干预,阐述了欺负行为发展趋势,欺负研究生态化和跨文化研究将成为欺负研究趋向。

  • 标签: 儿童 欺负行为 身心健康 个性特征 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日益频繁医患纠纷对医疗机构秩序和地方稳定造成严重威胁。而其多发根源在于医患双方互信缺失、医学学科本身特点以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树立医疗行业良好形象,需要做好患方情绪疏导,需要建立和强化社会各部门对突发医疗纠纷应对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条件反射学说是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而我国行为主义理论实在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建立。在该理论影响下,要求我国心理学必须抛弃各种主观意识上东西,包括意识、理念等1。它所研究是能够看到而且能够进行客观评价与测量刺激和反应。由于该理论研究行为,所以具有非常强大操作性。在我国矫正实践中,对行为主义理论运用非常普遍。文章主要介绍行为主义理论在行为矫正实践中具体运用。

  • 标签: 行为主义理论 矫正实践 具体运用
  • 简介:摘要内疚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其效能可分为消极道德情绪和积极道德情绪。当人们产生内疚心理时候会产生相应行为倾向,其作为对内心愧疚补救。

  • 标签: 内疚 情绪 行为倾向
  • 简介:摘要人类在试图理解各种异常行为历史进程中不幸产生过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有的让觉得荒诞不羁,有的让啼笑皆非,有的更是酿成不可挽回惨剧,但不容置否,我们每一次探索都为我们能更好认识异常行为做了铺垫,尽管对异常行为探索经历了很长时间盲目迷信,终归回到科学严谨道路,已然从聚焦于超自然转向聚焦于自然规律,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现代科学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撑,更是为我们理解和矫治异常行为提供了帮助。

  • 标签: 异常行为 探索过程 历史观点 现代观点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在物质得到保障基础上,心理健康也开始受到了社会关注。心理学无处不在,而家庭心理教育正是人们一生中第一所“心理学校”,并且也是生活时间最长,影响我们最大场所。人们在未真正步入社会之前大部分获得信息都是来源于家庭。所以父母对子女家庭心理教育尤为重要,小到当前学习及生活,大到未来发展。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及子女自己都遭遇过家庭心理问题困扰,而处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屡屡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能找出家庭心理问题核心原因,那么之后处理问题方式自然也不会产生有效作用。本文将详细分析家庭心理问题成因和具体处理措施,为人们遇到家庭心理问题时提供参考。

  • 标签: 缺陷反应 衍生反应 家庭心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治疗中,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男性尖锐湿疣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与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观测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P<0.05)。结论在男性尖锐湿疣治疗中,转移因子胶囊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尖锐湿疣 转移因子胶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影响,为采供血机构制备高质量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袋血液,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分别于全血采集后4h、7h、12h、17h将其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后解冻测定并比较四组中凝血因子含量;另取4袋血液在全血采集后7h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做配对比较。结果甲、乙、丙、丁四组凝血因子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甲、乙、丙三组凝血因子Ⅷ含量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丁组未能符合要求;配对比较中,7h与17h速冻血浆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相差18.7%。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全血采集后越快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越高;在12h内制备完成新鲜冰冻血浆尚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此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应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2h内。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制备时间 凝血因子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