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痛经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方法将本校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痛经女学生2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药物治疗等相关措施干预性的效果。结果其中痊愈者为61例,154例出现好转,无效者为33例,总体有效率高达86.69%。结论对于痛经治疗,采用药物干预、热敷和做好保暖措施可以很好的达到症状的治愈和改善。

  • 标签: 女学生 痛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社交焦虑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或处于被他人观察或评估的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持续的恐惧。解释偏差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性。社交焦虑者具有两种解释偏差,第一,社交焦虑患者会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第二,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情境。文章介绍了这两种解释偏差,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社交焦虑 解释偏差 负性偏差
  • 简介:摘要介绍了社交焦虑的负性解释偏差,综述了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矫正方法,提出了对社交焦虑矫正的重要性。

  • 标签: 社交焦虑 解释偏差 矫正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由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多态性,使患者对各种药物存在明显的差异个体化治疗是基于分子诊断学、基因组学等学科上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肿瘤基因靶点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利于患者得到显著疗效。本文对多发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个体化治疗 恶性肿瘤 分子诊断学 基因组学
  • 简介:摘要运用沙盘游戏对儿童进行心理诊断与综合性心理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沙盘游戏辅导相对于其它辅导技术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具有特别的重要作用。当谈话无效或无法进行时,沙盘游戏能起到更好的诊断和辅导作用。实践证明运用沙盘对正常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能起促进作用。

  • 标签: 沙盘游戏 诊断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心理特权感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工资水平与心理特权感心理、个体不道德行为均无显著相关;(2)男性的心理特权感比女性的要高;(3)心理特权感和个体不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4)心理特权感正向预测个体不道德行为。

  • 标签:
  • 简介:探究基于个体生命意义感下,死亡提醒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的增强效应。采用2×2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一是生命意义感:高生命意义感、低生命意义感;自变量二是组别:死亡提醒操作组和非死亡提醒操作组。因变量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结果发现不论生命意义水平高低,外显自尊均显著增强,而在低生命意义条件下,死亡提醒组的内隐自尊削弱了。研究更进一步揭示了死亡提醒与自尊的关系。

  • 标签: 死亡提醒 生命意义感 自尊
  • 简介:摘要近几年有关苯妥英钠治疗剂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个体化给药对于安全有效使用苯妥英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苯妥英钠个体化用药方法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监测向药物基因组学发展,同时,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mixedeffectsmodeling,NONMEM)工具在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药物基因组学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苯妥英钠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苯妥英钠 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整体护理措施在子宫切除腹腔镜手术的效应。方法通过Medline,CochranceCochrane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与其它数据库以及追溯相关参考文献收集研究子宫切除腹腔镜手术的整体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按入选的标准逐步筛选文献后提取文献中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探讨实践中应用子宫切除腹腔镜手术的整体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这些干预措施作科学的评价。结果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整体护理在子宫切除腹腔镜手术,①术前护理各研究结果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40%,P<0.00001),显示的结果总RR为0.60,95%CI为(0.50~0.71);②术后护理各研究结果见有统计学异质性(I2=61%,P<0.00001),结果显示总RR为0.54,95%CI为(0.46~0.64);③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各研究结果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75%,P<0.00001),结果显示总RR为0.47,95%CI为(0.40~0.56)。结论通过对子宫切除腹腔镜手术患者加强整体护理,防止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地恢复健康,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增强。

  • 标签: 整体护理 Meta分析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88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个体化延续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4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PF、GH、VT、SF、RE和M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E和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个体化心里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试验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先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并且提高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4.5~2015.5期间收治的58例乳腺癌接受手术后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包括个体组29例与一般组29例,一般组进行院内常规知识宣教工作,后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一般组治疗流程、用药方面、功能锻炼及乳房自检等方面评分低于个体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对其进行早期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及时进行相关知识宣传,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较好。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乳腺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的临床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临床试验,将54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和肺功能指标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77.8%(21/27),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96.3%(26/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27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可以提高对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降低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 标签: 中重度哮喘 个体化护理 宣教方案
  • 简介:摘要采用家庭功能评定(FAD),对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30个抑郁症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家庭功能的主要维度上,抑郁症患者家庭的家庭功能较正常被试家庭更不健康。患者父母相比对照组父母在角色、情感介入上知觉更消极。(2)对照组亲子间对家庭功能的知觉相比实验组有更好的一致性,而实验组亲子间尤其在家庭功能的沟通、情感反应上差异显著。

  • 标签: 家庭功能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80例观察组和80例对照组,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痛风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法(VAS)、痛风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缓解时间、治疗后疼痛视觉评分、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痛风缓解时间,减少痛风复发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血压与护理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为其实施包含健康教育在内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提升其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延续护理 老年高血压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减轻艾滋病患者显著心理痛苦的作用。方法纳入存在显著心理痛苦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痛苦、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理痛苦及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患者显著心理痛苦及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艾滋病 显著心理痛苦 个体化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护理对双相障碍患者躁狂期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两组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增施个体化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1、2、4、8周后攻击行为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MOAS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4周以及8周时,观察组患者MOAS总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对双相障碍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躁狂期的攻击行为,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医疗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相障碍 个体化护理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中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其自身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护理后总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可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改善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人性化护理(IHN)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57例患者,研究组采用基础护理,参照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根据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人性化护理后,患者血压稳定,并发症较少,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 个体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