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引火归原”,又称“导龙入海”,是针对肾阴不足,肾火妄浮所致的上热下寒证而设,是中医独特治法之一。该治法运用得当,每获佳效。邱萍先生习用此法,其临证圆机活法,辨证知常达变,用药轻灵透达,其擅长运用该法诊治多种疑难病证,值得学习借鉴。

  • 标签: 难治病 引火归原法 邱祖萍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机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机率为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对护理风险有效控制,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100例,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以此对发病人群在年龄、性别构成、症状和内镜表现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患者一般多于女性患者,且60岁以上患者多于其他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烧心、胸后骨不适、吞咽困难以及身形消瘦和呕血。结论老年人患反流性食管炎的几率比较高,男性比女性多,并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来确定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治愈疾病。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 标签: 跟师学习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风 经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衰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监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肾功能等指标,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随着慢性心衰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二者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的LVEF减少,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的LVEDD升高,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水平BNP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好于高水平BNP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能反应患者的心室功能,可作为慢性心衰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指标。

  • 标签: 脑钠肽(BNP)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病情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MECT联合rTMS治疗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MECT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MECT联合rTMS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MS-RC、WCST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MECT联合rTMS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能减少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偏执型 精神分裂症 MECT rTMS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9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于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护理结束之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NOSIE量表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当中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加以改善,它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症 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