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正常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重要脏器(心,肾,肺)微观形态学的差异。方法取正常老年(28月龄)和青年(3月龄)Wistar大鼠的心脏、肾脏、肺脏做石蜡切片,利用HE染色的方法进行染色、观察、分析。结果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心、肾、肺各重要脏器的微观形态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衰老导致大鼠心脏、肾脏和肺脏的微观形态学表现出现显著变化。

  • 标签: 青年 老年 微观形态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plate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每周给药三次,连续给药四周,恢复期四周,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状况。分别于停药期、恢复期各剖杀一半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免疫学等指标检测,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中、高剂量动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有显著异常,停药后各指标恢复或有恢复趋势。结论Nplate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但毒性变化具有可逆性,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毒性靶器官的毒副作用并控制剂量。

  • 标签: Nplate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颈上交感神经节(SCG)神经元是研究交感神经功能很好的材料,体外培养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元非常有利于研究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可塑性,目前在哺乳动物交感神经细胞培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大鼠SCG交感神经元的培养。本文探讨了SD大鼠SCGs的培养与鉴定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 标签: SD大鼠SCGs 培养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重度烧伤的麻醉应用保护。方法3O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对照组(A组),重度烧伤对照组(B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B组和C组形成急性重度烧伤模型,B组经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静滴,C组经耳缘静脉给予乌司他丁静滴。结果B组重度烧伤4小时后肺体重比值及肺水含量较A组与C组均明显增高(P<O.05)。B组动物在烧伤后30分钟,PaO2显著降低(P<0.05),并在4h内持续保持低水平,与组与C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机体的应激反应是剧烈而复杂的,乌司他丁能够改善麻醉中肺通气的血气指标与肺重指标,对其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重度烧伤 大鼠 麻醉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慢性持续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研究模型。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通过优化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结果术后动物死亡率为24%,手术组动物在28d,60d,28w,50w时段处死,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8w多数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脑萎缩,50w时全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全脑萎缩的现象。镜下观察手术组大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出现噬神经细胞现象,胶质细胞增生及大量胶质纤维形成。结论改进的手术方式可以建立形态学上出现慢性脑缺血病理学变化的大鼠模型。

  • 标签: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实验条件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寻找适合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的实验条件。方法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干酵母配制条件下观察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情况。结果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0℃~4℃)配制方法时大鼠总淘汰率为2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均衡上升,达峰时间约为注射干酵母后8-10h;环境温度为24℃~25℃、干酵母采用室温水(20℃~25℃)时大鼠总淘汰率为3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上升呈双峰状,波峰分别位于注射干酵母后约7h和9h,达峰体温比前者约低0.3℃-0.5℃。结论在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配制的方法的条件下复制的大鼠发热模型更稳定、大鼠的淘汰相对较低。

  • 标签: 干酵母 大鼠 发热模型 实验条件到达双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疾病模型组、病症结合模型组A(雷公藤多苷片+冰浴法)、病症结合模型组B(雷公藤多苷片+猫吓鼠+高脂饮食),每组12只,按照实验方案实施,每组大鼠连续造模28天后24h取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雌二醇(E2)含量,ELISA法测定抗缪勒管激素(AMH),及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疾病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的E2和AMH水平下降(P<0.05);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组与空白组及疾病模型组相比,血液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均上升(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病证结合模型组B组在血浆粘度改变上较A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悬浮液灌胃结合“冰浴法”,或“猫吓鼠”加高脂饮食造模28天可成功建立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猫吓鼠”加高脂饮食法在血浆粘度改变上优于“冰浴法”。

  • 标签: 肾虚血瘀 动物模型 卵巢早衰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分析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2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应用含有22523个大鼠基因cDNA克隆的表达谱基因芯片进行检测,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术后24小时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285条,占基因芯片总点数的1.26%,其中已知基因180条,93条基因表达上调,87条基因表达下调。涉及到一系列与细胞生长调节相关基因,物质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炎症、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转录调控及蛋白质翻译、修饰、加工、降解相关基因等相关的基因异常表达。结论脓毒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是多种基因作用的结果,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全面揭示脓毒症肝脏基因表达的模式,有利于发现新的研究目标和治疗途径。

  • 标签: 脓毒症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在造成大鼠脑损伤的基础上探讨制作有固定偏瘫症状大鼠模型的方法,为干细胞脑移植实验提供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清洁级重200~250g的成年Wistar大鼠,每组5只,对其脑运动区本别采取针刺毁损、骚刮毁损和挖除毁损的方法,逐渐加重大鼠脑运动区皮层损伤程度,观察大鼠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表现与程度。结果针刺毁损和骚刮毁损大鼠脑运动区的大鼠麻醉返浅后,脑损伤的对侧肢体有轻度运动障碍,麻醉完全清醒24小时后,运动障碍症状完全消失;挖除法毁损脑运动区大鼠麻醉返浅后,可有一过性脑损伤的对侧肢体偏瘫,但48小时之后4只毁损皮层对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绕圈”行为消失,另外1只的运动障碍在5天后消失;术后15天处死大鼠大鼠脑运动区部分缺损清晰可见。结论大鼠脑损伤模型容易得到,但要制作有固定偏瘫症状的大鼠模型十分困难,这样的结果可能与大鼠对侧皮层的代偿能力、较强的小脑平衡能力及视觉代偿行为能力有关,因此要得到理想的脑损伤后有固定偏瘫症状的大鼠模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Wistar大鼠 脑损伤模型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与评估大鼠慢性移植肾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的致病强度。方法使用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经典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CAN组)。改良CAN模型保留受体一侧自体健肾建立自体肾损害观测模型(AI组)。使用正常Lewis大鼠建立肾单纯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以Lewis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并同系CAN大鼠脾细胞过继模型为AR组。以Lewis大鼠自体肾移植作为对照(Syn组)。动态监测各组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水平动态变化。40周检测自体肾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结果CAN组蛋白尿水平在肾移植后第6周开始上升,第32周上升至(1.72±0.06)g/mmol。其存活率第57天为85.7%,第94天为42.9%,至260天为0。AI和IR组蛋白尿水平至40周维持正常(<0.05g/mmol)。而AR组在第18周出现蛋白尿水平异常(0.18±0.03)g/mmol,其后持续缓慢上升至40周为(0.23±0.04)g/mmol。该组第97天存活率为80%保持至第280天。第40周检查AR组自体肾GSI为(1.24±0.16)。结论大鼠肾移植继发自身免疫40周致肾功能轻度异常,但肾小球硬化面积已达25%。

  • 标签: 慢性移植肾病 自身免疫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肿节风合剂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氨水连续3d对大鼠咽部喷雾法建立急性咽炎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肿节风合剂(2g原药材/ml)高、中、低剂量组,西瓜霜清咽含片(1.26g/kg)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5d,观察药液对模型动物病理形态学、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肿节风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行为状态、体征,降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改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复方肿节风合剂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咽部病理改变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有关。

  • 标签: 复方肿节风合剂 急性咽炎 动物模型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氟醚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吸入8%地氟醚30min,分为4个亚组即麻醉后苏醒2h(Des-2组)、12h(Des-12组)、24h(Des-24组)、72h(Des-72组);对照组(CON组)吸入1L/minAir+1L/minO230min,每组6只。麻醉前将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适应性训练,记录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平台象限运动距离百分比、平台象限进入次数百分比。麻醉后于各时间点再次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记录指标同适应性训练。结果与第1d比较,第2、3、4、5d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氟醚麻醉对老年大鼠的短期学习记忆能力未造成损害。

  • 标签: 地氟醚 学习记忆 认知功能障碍 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被动吸烟与饮酒对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吸烟组(n=30)、饮酒组(n=30)、both组(n=3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4周、8周、12周将大鼠处死,每个时间点取somke组、饮酒组、both组大鼠各6只,对照组大鼠于12周与其他组大鼠同时处死。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被动吸烟后,4周、8周、12周检测大鼠血清中的AST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吸烟组12周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肝细胞水肿,肝窦间隙变小,并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Both组的大鼠血清中AST升高,肝脏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结论吸烟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饮酒与吸烟可共同作用对肝脏损伤。本实验为被动吸烟和饮酒对肝脏的损伤及其机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标签: 吸烟 饮酒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有效、易行、成本低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取幼鼠胸主动脉,分别用酶消化法、机械刮取法、组织块贴壁法、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消化、传代,观察细胞形态,VIII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确定建立动脉内皮细胞体外细胞模型的最有效、易行的培养技术。结果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细胞纯度和细胞活力都远较酶消化法、机械刮取法、组织块贴壁法高。结论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可获取数量多、纯度高、活性好的细胞,是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最有效、易行的培养技术。

  • 标签: 大鼠 主动脉 内皮细胞 培养
  • 简介:摘要以阿霉素(ADR)肾病大鼠为实验模型,探讨慢性肾病的中医发病机理,分别阐述近年来中医药单方制剂或复方制剂在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单方制剂 复方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白花前胡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诱发制作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白花前胡提取物(BQ)对小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电图T波和ST段的影响,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结果心电图显示不同剂量BQ0.5,1.0,2.0g.kg-1(折生药)可以使Pit诱发的小鼠抬高的T波降低,其中诱发后5min,BQ1.0和2.0g.kg-1分别使抬高的T波幅度由模型组的0.129±0.055mV降低至0.035±0.043mV(p<0.01)和0.003±0.060mV(p<0.001);结扎大鼠冠状动脉10min,不同剂量BQ1.0,2.5,5.0g.kg-1分别使大鼠ST段抬高幅度由模型组0.335±0.104mV降低至0.157±0.131(p<0.05),0.037±0.029(p<0.01),0.075±0.071mV(p<0.01)。此外,白花前胡提取物(BQ)增加了血清SOD活性,减少了MDA的水平。结论白花前胡对小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白花前胡 心肌缺血 心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体外培养和纯化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全骨髓贴壁方法,分离和纯化3~4周的大鼠BMSCs,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抗原CD11b、CD45和CD90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呈圆形和梭形等,24小时后大部分细胞均贴壁。8~10天可达80%~90%融合,纯化后传代周期为6~8天。流式细胞术鉴定表明CD11b和CD45阴性,CD90阳性。结论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可有效分离培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分离培养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探讨活血通络中药方对其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除空白组外,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化瘀通络中药和厄贝沙坦干预12周,比较血糖、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鼠血糖含量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清BUN和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中药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指标,对于保护肾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冠心丹参滴丸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