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DR系统胸部摄片在铁路职工体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成都铁路局(包括峨眉车务段、成都客运段、西昌机务段、成都电务段、成都北车辆段、成都高铁工务段等)在成昆铁路沿线的2079位职工批量体检DR胸部正位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079位铁路职工进行DR胸部正位片中,胸部未见明显异常结果1944例,占93.5%,胸部出现异常结果135例,占6.49%。结论DR系统(数字化医用诊断X线机)DR胸部正位摄片应用于体检中具备有操作方便、节省时间、清晰的分辨率,辐射剂量小等特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DR系统 胸部摄影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照射部位中心对DR摄影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0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DR摄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DR摄影,一次为中心线未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另一次为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结果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所摄甲级片比例明显高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乙级片比例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的DR摄片,且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后无废片产生,而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产生较多废片,P<0.05。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电压、电流耗能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P<0.05。结论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可有效提高DR的摄片质量,减少DR拍摄时的耗能,临床拍片时需要严格掌握DR中心线的应用,提高DR摄片质量和准确率,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X线摄影 中心线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DR及CT诊断效果并作对比观察。方法选取影像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挑选5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均接受DR检查及CT检查;并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诊断准确率(68.00%)明显优于DR检查诊断准确率(42.00%),χ2=6.8283,P=0.0090。结论由于不典型肺结核的DR检查及CT检查均为多样性表现,且均有重要诊断价值,因此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辅助资料综合性分析考虑及判断。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DR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胸部创伤(thoracictrauma)可致肺通气、换气、血流和呼吸动力功能等方面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动脉血气的改变。血气分析已成为对围术期及ICU危重病人的重要监测项目和对呼吸治疗进行调整必不可少的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大型创伤中心已将血气分析应用于院前及院内急诊抢救、手术,快速评估及治疗创伤,以提高判断创伤严重度的准确性、弥补创伤评分的不足,使死亡误判率降低。因此,为深入了解血气分析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拟就现有的关于血气分析与胸部创伤救治的相关性文献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血气分析 胸部创伤 创伤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损伤方面发挥的作用,为胸部损伤的诊治手段的进步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胸部损伤患者共72例,在其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与临床情况是否对应。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表现良好,有部分患者对于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满意度较低,说明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配套设施的改进。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准确率高,可以得到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损伤 临床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在胸部外科手术患者拔管后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将我科在2010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进行的胸外科手术进行梳理,把术后并发症表现为咳嗽痰黄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了采用常规医疗技术手段施治外,配合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照组则不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患者术后的综合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8.4%和12.6%,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3%和2.3%,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于预防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具有显著实效。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无创正压通气疗法 肺部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及CT影像检查在不典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0例不典型肺结核病人同时给予DR及CT影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其检出率、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CT组的检出例数为52例,检出率为86.67%,DR组的检出例数为36例,检出率为60.00%,P=0.000;本次CT检查中60例病人有1例漏诊,漏诊率为1.67%,误诊7例,误诊率为13.33%,其中误诊为肺癌、肺炎、肺脓肿、转移瘤各5例、1例、1例、1例,提示单一检查误诊率较高,需联合检查才会最大程度降低误诊情况。结论对不典型肺结核来讲,采用CT检查检出率相对高于DR,但单一检查误诊率及漏诊率依然较高,建议可以联合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观察、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最大程度提高诊断检出率。

  • 标签: DR影像 CT影像 诊断 不典型肺结核 价值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检查的时效性对于胸部创伤的诊断的影响,分析急诊的时间对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共105例,将患者按照创伤后接受救治的时间是否超过20min平分两组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且在急诊前死亡的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数量也少于对照组。结论接受急诊检查的时效性缩短患者创伤后到救治前之间的时间对于挽回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 标签: 急诊检查 胸部创伤 检查时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65例,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时间和出血量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胸部创伤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改良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与传统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的时速和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间完成的时速及效果。结果时速两组间比较,三项指标均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疗效两组间比较,三项指标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观察组的穿刺置管引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胸部创伤 胸腔闭式引流 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至我院接受胸部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法原则将入选患者分成干预组及参照组,为参照组(53例)患者实施单纯全身麻醉术,干预组(53例)患者则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及常规指标。结果参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变化较大;干预组患者的吸入麻醉药物量、术中睁眼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讨论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联合用于胸部手术中,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安全性也相对高于单独使用全身麻醉术,是胸部手术患者的理想麻醉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麻醉方式 胸部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损伤严重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和D-二聚体3个变量影响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预后(P<0.05)。结论损伤严重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和D-二聚体对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死亡具有较好临床指导价值。

  • 标签: 多发伤 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 I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CT检查发现肺结节患者60例,46例患者病情确诊,选择GEDiscoveryCT750HD扫描仪,行常规CT扫描和低剂量扫描,选择GEAW4.6工作站进行图像的处理分析,观察两种诊断方式扫描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情况,对比不同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结果在肺结节形态方面,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方面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肺结节直径方面,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分别(11.3±6.5)mm、(11.2±6.3)mm,两种诊断方式肺结节直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诊断方面诊断价值相近,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低剂量扫描 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小儿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因病情重、就诊不及时或误诊误治而致病情加重,同时由于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炎症介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发内源性感染,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本文就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及其在感染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予以如下综述。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免疫功能 HLA-DR/CD1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因怀疑重症肺炎收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共123例,最终确诊64为重症肺炎。其中,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诊治过程中使用胸部CT联合肺部超声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研究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是否可减少重症肺炎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进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及是否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结果通过64名重症肺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评估病情和胸部CT联合床旁肺部超声动态评估病情的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入住ICU的住院时间、胸部CT检查的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ICU住院期间研究组死亡5人,对照组死亡6人,两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外出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重症肺炎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放疗后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52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重点,其均接受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相关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验证实,胸部肿瘤放疗后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等不存在任何关系,与患者是否接受过化疗、V20、V30、MLD等基本的因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论致患者接受胸部肿瘤放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应该在制定放疗计划的时候,准确判断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疗 肺损伤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肺结核复查中应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院复查的216例肺结核患者分配到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108例患者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低剂量组108例行低剂量CT扫描,对比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CT扫描的疗效效果与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肺窗薄层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扫描肺窗图像质量、软组织窗图像质量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剂量长度值、CT容积剂量指数指标低于常规剂量组,对两组进行计量值进行记录。结论肺结核复查中应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肺窗图像质量,又能够减少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提高了肺结核复查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62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常规CT扫描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后进行诊断,在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对处理后得到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CT平扫轴位图像上显示31例肋骨骨折,5例肋软骨骨折,在处理后三维重建图像可明确显示60例肋骨骨折和8例肋软骨骨折,其中以MPR图显示骨折线最佳,MIP及VRT图像显示骨折部位整体观最佳。结论128层螺旋CT通过MPR、MIP、VRT等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行多角度观察,可以更完整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的部分、数量,并对细微骨折的显示效果有较大提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 标签: 肋骨及肋软骨 骨折 三维重建 128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双源CT64排普通胸部扫描与Flash扫描的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64排普通扫描组和Flash扫描组,进行胸部扫描并详细记录患者扫描时间、CTDIvol及DLP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模式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200例病人两组间的年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ash组扫描时间对比普通CT组扫描时间缩短了65.12%;两种扫描方式的检查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ED相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sh扫描技术不仅使时间分辨率得到提高,还使辐射剂量得到显著降低,对于不合者的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患者提供了新的扫描模式。

  • 标签: 双源CT Flash技术 辐射剂量 普通技术 胸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疾病患者,对照其DR钼靶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而对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判断。结果经由乳腺X线摄影技术,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3.15%,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5.35%。结论在乳腺疾病诊断中采用DR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妇女乳腺疾病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疾病 乳腺X线摄影技术 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