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肝细胞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建立判别诊断函数。方法收集30份肝癌患者呼气样品,收集27份肝硬化患者和36份健康人的样品作为对照,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照。用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质谱(massspectrometry,MS)联用仪检测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诊断函数并通过留一法进行交叉验证,最后研究该函数对肝硬化患者的分类情况。结果筛选了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作为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标志物,用它们建立判别函数,对肝癌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7%(26/30)与91.7%(33/36);通过交叉验证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83.3%(25/30)与91.7%(33/36);9/27(33.3%)肝硬化患者被诊断为肝癌。结论用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建立的呼气判别函数,对肝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肝细胞/诊断 有机化学品/分析 诊断函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6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心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缺血诊断过程中采用心电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率,从而为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条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向量 心电图检查 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Excel具有丰富的公式和函数库,可以实现公式和函数的自动填充。该文通过对VLOOKUP函数、COUNTIF函数、SUMPRODUCT函数、SUMIF等函数的使用来实现排班表的数据自动专到考勤表并实现各个参数的自动计算,同时也可用于医院总的考勤管理。

  • 标签: Excel SUMPRODUCT函数 VLOOKUP函数 COUNTIF函数 排班表 考勤表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壮大,在医院人事管理中,加班管理等与工资管理有关的信息也急剧增加。笔者运用Excel工具建立加班管理系统,尤其是应用excel函数实现对加班补贴的统计,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计算,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

  • 标签: Excel函数 医院 加班管理 实施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Excel相关功能对医院进行传染病漏报筛查,减少传染病漏报现象,提高医院传染病上报质量。方法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分别导出医院病例诊断信息工作表,利用Excel筛选功能把医院HIS系统导出的工作表中传染病诊断信息筛选出来,结合Concatenate、Vlookup函数功能对医院诊断的传染病病例和已向国家上报的传染病进行匹配。结果通过excel相关功能,可以从医院海量的病人诊断信息快速筛选并定位传染病漏报病例。结论加强医院传染病质量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效率、降低医院传染病漏报,医院传染病管理人员应掌握Excel筛选及Concatenate、Vlookup函数功能。

  • 标签: Excel Concatenate函数 Vlookup函数 传染病 漏报 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放射科医务人员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调查,了解放射科医务人员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放射科医务人员的急救风险意识。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柳州和桂林市共7家市级医院的50名放射科医务人员在急救物品药品的定位、种类、作用、氧气吸入和简易呼吸器的操作等进行调查。结果放射科医生和技师的急救风险意识不强,急救技能不熟练,存在安全隐患。

  • 标签: 放射人员 急救知识技能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放射影像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49例患者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经过对三种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分析,明确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够实现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但MRI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放射 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斜视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使用对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进行斜视手术的儿童1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麻醉联合球后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法,记录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眼心反射和术后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分别为36%、5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儿发生呕吐现象的有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例。两组患儿OCR发生率和术后呕吐发生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麻醉联合球后麻醉的方法,患儿眼心反射发生率较低,在儿童斜视矫正术的麻醉中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斜视术 麻醉 眼心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3D-CAT与3D-DSA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3D-DSA的检出率为96.67%(58/60),3D-CAT的检出率为86.67%(52/6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射影像诊断方法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中,检出率优于3D-CAT,因此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放射影像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60例,其中39例行胸透或X线胸片检查,15例行普通CT扫描检查,6例行螺旋CT及三维重建。结果60例患儿中,经X线胸片或胸透检查结果为异常的39例患儿中,38例均证实为异物诊断,1例误诊;15例行普通CT扫描检查中,12例结果异常;6例行螺旋CT及三维重建的患儿,结果检查均见异物。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但是不能作为是否进行手术的绝对依据。

  • 标签: 放射影像 小儿气管 支气管异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口腔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先进行传统图片观察和分析,其次采用放射影像学数字化技术来进行观察和诊断。结果通过对100名患者的实际数字化放射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显示,采用现代化放射影像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实际的诊断效果,诊断率显著提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临床的诊断和分析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断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疾病的检出率达到较高的效果,有助于医护人员准确的进行判定,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数字化 放射影像学 口腔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诊断在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180例肝血管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影像诊断和病理切片诊断,分别计算放射影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80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中,通过医学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出152例良性肝血管瘤患者,28例恶性肝血管瘤患者,医学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87.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临床肝血管瘤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早期发现肝血管瘤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放射影像 肝血管瘤 良性 恶性 鉴别诊断 特异性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小儿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患儿X线检查,研究组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及间接征象(支气管阻塞、肺气肿、纵膈位置改变、肺炎、肺不张等)。结果研究组异物检出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异物征象支气管阻塞、肺气肿、纵膈位置改变、肺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不张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对于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放射影像 诊断 螺旋CT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引起空中乘务员体检中对青年女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视。方法汇报2011年度某航空公司乘务员招聘体检所发现的3例房间隔缺损。结果房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成年人先心病,尤其女性,空中乘务员招聘体检时此类疾病时有发现。体检医师应当在对此疾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认真鉴别并加以排除。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体格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临床探讨。方法选取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骨质疏松测定患者80例,利用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检查,对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组数据对比能够发现,数字化放射影像检查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率分别为98.3%、91.3%、97.5%,显著高于X线影像检查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率(78.7%、69.7%和75.0%),P<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进行实际检测时,同X线影像相比,数字化放射影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值得广泛利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测定 数字化放射影像 X线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中的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CT及普通平片检查诊断颌骨肿瘤的4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31.3%)患者肿瘤位于上颌骨左侧,7例(14.6%)位于上颌骨右侧,14例(29.2%)位于下颌骨左侧,12例(25.0%)位于下颌骨右侧。结论临床诊断中将影像学CT与普通平片相结合能全面仔细的观察患者颌底骨,准确定位颌骨肿瘤的位置,通过观察分析对肿瘤的大小、形态及浸润程度有全面认识与把握,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颌骨肿瘤 影像学CT 普通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最小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首次出现热性惊厥患儿165例,随机分为急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对比组治疗效果,并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急门诊治疗热性惊厥与住院治疗同样有效,且急门诊治疗组人均总成本为498.47±265.15元,住院组为1275.89±475.45元,t=12.9074,急门诊治疗组成本显著低于住院组(P<0.05),故急门诊方案优于住院方案。结论热性惊厥的急门诊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热性惊厥 治疗 最小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患者测定中实施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骨密度测定的骨质疏松患者105例进行观察,针对105例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化放射影像(实验组)与X线影像检查(参照组),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价值。结果两组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后对比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辐射量、测定所需时间等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骨密度测定过程中给予数字化放射影像的检查价值更为显著,能缩短测定时间,减少辐射量,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数字化放射影像 X线影像 测定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小成本。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Hp阳性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使用泮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A组)、泮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B组)、泮托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C组)治疗,对三组用药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三组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相近,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成本分析表明A组成本低。结论我院Hp阳性感染患者首选泮托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本最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联疗法 最小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