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齿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采取颅骨牵引、手法牵引及前路中空拉力螺钉固定,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固定,随访6-18,骨折均愈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可通过先牵引复位配合术中手法牵引,尽量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齿突尖骨折 寰枢关节脱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阻生齿拔除方法的临床对比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凿骨劈冠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进行治疗,对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凿骨劈冠法,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拔除方法 下颌阻生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阻生齿拔除患者,根据患者拔除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拔除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拔除,对两种方法下患者拔牙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拔牙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阻生齿拔除中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拔牙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拔牙技术 阻生齿拔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今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而常见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以面部疼痛肿胀、创口感染和张口受限最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高速气动涡轮机在拔牙术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导致的皮下气肿时有发生。气体通过切开的黏骨膜进入面颈部皮下组织,并通过组织间隙往上可进入颞肌、颅底间隙,往下可进入胸部、纵膈。本文报道两例拔牙中使用高速气动涡轮机致颌面部皮下气肿的病例,并对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诊断和预防进行综述。

  • 标签: 高速气动涡轮机 阻生齿拔除 颌面部皮下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固齿丸联合甲硝唑棒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肾固齿丸口服,同时甲硝唑棒在牙周袋内局部用药;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甲硝唑棒牙周袋内局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12周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联合甲硝唑棒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显著,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牙周病 补肾固齿丸 甲硝唑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拔牙术后不进行消毒干预,碘伏消毒及碘伏+止血海绵三种情况下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下颌阻生齿拔除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拔牙后不进行消毒干预第二组行碘伏消毒第三组碘伏消毒后海绵充填。结果拔牙后碘伏消毒后止血海绵充填处理后的拔牙窝感染及干槽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仅用碘伏消毒。而用碘伏处理拔牙窝感染及发生干槽症的机率又明显低于不进行消毒处理(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碘伏消毒拔牙窝并置入止血海绵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拔除 预防感染与干槽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64例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参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将实施传统拔牙法拔除患者当做参照组,将采取无痛微创仪器来拔除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患者断根率6.25%、敲击增隙率9.37%、牙窝不完整率15.62%、术中畏惧率12.5%、手术拔牙时间(15.24±2.31)min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断根率37.5%、敲击增隙率46.87%、牙窝不完整率53.12%、术中畏惧率50.00%、手术拔牙时间(35.24±2.54)min,P<0.05且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将微创技术应用于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效果比较显著,可显著改善术后各项指标,提升手术操作成功率,值得广泛借鉴

  • 标签: 微创技术 下颌阻生齿拔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速涡轮牙钻机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80例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采用高速涡轮牙钻机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不实施护理配合。观察组在拔牙前和拔牙后对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对采用高速涡轮牙钻机拔除下颌阻生齿的患者进行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机 下颌阻生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碳酸氢钠在齿钳医疗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临床治疗中使用后生锈的齿钳医疗器械200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200件生锈的齿钳医疗器械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齿钳医疗器械的清洗使用全剂量鲁沃夫多酶清洗液,观察组齿钳医疗器械的清洗,采用半剂量鲁沃夫多酶+碳酸氢钠,采用目测、光源放大镜、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等方法,对两组齿钳医疗器械的除锈效果、清洗液及除锈剂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操作简便、省时、费用便宜,易于临床应用,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清洗后合格率即目测、光源放大镜测器械清洁度及细菌培养菌落数均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齿钳医疗器械清洗中,使用的清洗液和除锈剂费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碳酸氢钠在常规的齿钳医疗器械清洗中的应用,可以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除锈质量,还可以减少清洗液的使用量,降低清洗费用,在医疗器械除锈中,降低昂贵除锈剂的使用。碳酸氢钠的除锈清洗方法简单方便,不会腐蚀齿钳医疗器械,可以将其推广使用。

  • 标签: 碳酸氢钠 齿钳医疗器械 除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己定含漱液用于预防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2例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例术前术后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含漱液含漱加口服抗生素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对照组病例仅使用口服抗生素预防干槽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后应用氯已定含漱液含漱,方法简单可行,能有效降低阻生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 标签: 干槽症 氯己定 阻生齿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替硝唑局部注射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琥乙红霉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与替硝唑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张口受限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较小(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替硝唑局部注射治疗下颌阻生齿拔除患者可有效减轻局部肿胀与张口受限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地塞米松 替硝唑 下颌阻生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常规劈凿法与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颌阻生齿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劈凿法拔除,予以试验组实施高速涡轮机拔除,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下颌阻生齿患者实施高速涡轮机拔除,既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常规劈凿法 高速涡轮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去污区无条件安装恒温加热槽时,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提高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清洗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将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的清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对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进行常规清洗方法,实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对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采用加温(纯水水温60?C~70?C)清洗的方法。结果实验组随着冲洗温度、时间增加,器械上的锈迹或齿里顽固污渍逐渐消失,使用规定质检方法检查发现清洗效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清洗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清洗质量 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接受分层结扎(注射)保齿线配合切剥皮桥整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选取5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参与研究试验,上述患者均在接受常规专科检查、辅助检查及排除相关禁忌证后,择期行分层结扎保齿线+切剥皮桥整形术治疗,评估患者的手术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5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56例(96.6%),好转2例(3.4%),无未愈例数,总有效率100%(58/58)。术后创口疼痛评测,Ⅰ、Ⅱ、Ⅲ度各有24例、31例和3例,所占比重依次为41.4%、53.4%和5.2%。术后创面愈合时间(13.8±2.9)d,无一例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实施分层结扎(注射)保齿线+切剥皮桥整形术处理,手术疗效可靠、安全,且术后疼痛较轻,值得推荐。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分层结扎(注射)保齿线 切剥皮桥整形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