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宫颈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60例宫颈癌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PVB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之后,静脉注射瑞血新,观察组在开始化疗前2d静脉滴注黄芪多糖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血象变化情况等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RBC、PLT指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RBC、PL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WBC、RBC、P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宫颈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作为宫颈癌化疗治疗时的首选药物。

  • 标签: 黄芪多糖注射液 宫颈癌 化疗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PBPC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以50,100,150mg?kg-1剂量的PBPC灌胃给药,连续14d,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99%、41.78%与49.32%。PBPC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具有保护作用,PBPC100,150mg?kg-1的剂量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另外,PBPC50,100,150mg?kg-1剂量组均能使荷瘤小鼠血清TNF-α显著升高,TNF-α含量分别为314.62,357.34与363.42pg.L-1。结论PBPC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及血清TNF-α含量。提示PBPC促进荷瘤小鼠血清TNF-α的分泌从而引起肿瘤的坏死,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途径之一。

  • 标签: 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 S180荷瘤小鼠 抗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黄芪含多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多样,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重点介绍黄芪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 标签: 黄芪 临床应用 功效
  • 简介:摘要香菇为我国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尤其富含香菇多糖(1entinan,简称LNT)。近些年来研究发现香菇多糖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病毒和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

  • 标签: 香菇多糖 抗肿瘤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竹叶多糖是竹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不仅有抗癌活性,抑菌,还有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竹叶多糖在提取、纯化、分析方法以及活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展望了竹叶多糖的研究方向,可为竹叶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竹叶 多糖 提取 纯化
  • 简介:摘要中药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夹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黄芪的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氨基丁酸微量元素(硒、锰、铁、锌、铜)和钙等1。目前随着对黄芪认识的逐步深入,在药理作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综述。

  • 标签: 黄芪 药理作用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药黄芪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1~2014.1之间应用黄芪治疗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疗效进行统计。结果本组237例患者中包括49例脑卒中,51例冠心病,50例糖尿病,43例高血压,17例恶性肿瘤,27例慢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87.76%(208/237),在治疗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上效果显著。结论中药黄芪具有抗感染、抗辐射以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材 黄芪 临床疗效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P多糖在体内对DHBV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内实验以先天感染DHBV的雏鸭为动物模型,将雏鸭(10只/组)随机分为5组(RP多糖高、中、低3个剂量组、3-T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以20mg/kg/d灌胃给药10天。给药前1天、给药后5天、10天及停药后3天,均采用斑点杂交法观察血清中DHBV-DNA表达。结果各剂量组RP多糖对DHBV均有相应的抑制作用。其中给药后第5天,高、中剂量组血清DHBV-DNA为0.77±0.27、0.69±0.15,第10天为0.57±0.11、0.49±0.1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1.32±0.56、1.24±0.53)相比明显降低。给药后第5天,RP多糖高、中剂量组对DHBV-DNA的抑制率为25.16%、25.35%,第10天为45.94%、48.28%,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显著提高。结论RP多糖可降低血DHBV-DNA含量,对DHBV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菲律宾蛤仔多糖 鸭乙肝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7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治疗30天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卡介苗多糖核酸 液氮冷冻 多发性跖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贝那普利、氢氯噻嗪药物治疗,然后静脉注射青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显效3例(15.00%),有效6例(30.00%),无效11例(55.00%);观察组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显效12例(60.00%),有效7例(35.00%),无效1例(5.00%)。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愈率极高,显著地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常规治疗 黄芪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黄芪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诊治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60例,其中肺炎6例,急性支气管炎30例,毛细支气管炎24例,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10—20ml,一个疗程5天,病程最短7天,最长20天。结果本次临床观察病例皆为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在观察中发现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患儿年龄、体质、病情轻重不同,恢复时间也不同,年龄越小,症状消除越明显,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芪本身是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其有效成分提取制成的黄芪注射液亦有扶正固本的作用。临床应用于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是在其他治疗为主要治疗的基础上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250ml5%GS静脉滴注,10天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0例牙周病患者,对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牙周组织再生率为92.5%,并发症发生率为7.5%,而牙周病患者的出血量也少,仅为0.05ml。结论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牙周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 牙周病 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扁平疣患者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78例扁平疣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4%)和复发率(5.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66.67%,25.6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对扁平疣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理想、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扁平疣 液氮冷冻 卡介菌多糖核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对损伤血瘀证早期TNF-α的影响,判断骨骼肌修复的途径。方法家兔分为21个组,每组8只,分别观察空白组和大腿内侧定量砸伤后1H、8H、24H、48H、72H、120H、168H造模组、灌药造模组TNF-α的变化。结果黄芪能有效控制损伤早期TNF-α的增长。结论补气药黄芪通过降低TNF-α的增长达到修复免疫紊乱,促进损伤面愈合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是中药材淫羊藿、黃芪、地黄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本文检索近年来有关抗炎作用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对其药理学研究现状加以归纳总结,为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淫羊藿苷 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 抗炎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方法90例扁平疣患者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中药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 标签: 扁平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卡托普利,黄芪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探寻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有效方法,以便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方法对治疗3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经过医护工作者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显著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无死亡病例,有效率87%,显示疗效时间最短用药后3天,最长7天。结论通过使用卡托普利,黄芪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简称“三联用药”)对31例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三联用药 慢性肺心病心衰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光散射法测定复方沙太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SEIDOC(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466);1.0ml/min;柱温30℃;光散射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90℃;雾化器温度50℃;载气氮气(0.99999%),流量1.2SLPM(标准升/每分钟)。结果黄芪甲苷在23.25-372.00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5%)。结论本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沙太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复方沙太合剂 黄芪甲苷 HPLC 光散射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昆布多糖对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内白细胞介素-33(IL-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气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激素吸入组、昆布多糖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0只。经OVA致敏激发制模成功后,哮喘模型组用生理盐水0.3ml灌胃干预,激素吸入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4ml干预,昆布多糖组采用昆布多糖50mg/kg灌胃干预,均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0VA致敏激发和灌胃干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BALF中IL-33、VEGF及α-SM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昆布多糖组及激素吸入组BALF中IL-33、VEGF、α-SMA显著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昆布多糖及激素吸入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昆布多糖组与激素吸入组IL-33、VEGF及α-S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昆布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急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

  • 标签: 昆布多糖 支气管哮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33 &alpha -平滑肌肌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