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布氏杆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连用2~3个疗程。综合治疗以药为主。佐以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卫生防疫,严格管理传染源。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须定期检查畜牧产品,防止畜或病人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非疫区布鲁氏菌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8月收治的1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以“布鲁氏菌、布氏杆菌”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医学数据库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并结合检索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女患,44岁,以头痛为首发表现,后出现咳嗽及发热就诊。初诊为沙门氏菌感染,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发热高峰值逐渐下降,病程期间出现腰背部疼痛,行血培养及骨髓培养明确诊断为布鲁氏菌。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布鲁氏菌及临床特征表现形式多样,对于临床特征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此散发及发病率低的地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表现 散发地区 临床医师
  • 简介:摘要布鲁杆氏菌氏杆菌又称被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发病以春夏季为多。症状在细菌感染后5天到数月出现,通常为2周。本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所以布氏杆菌病成为本地区的高发区,通过收治住院的2~8岁患布氏杆菌小儿患者28例,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小儿 布氏杆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MR影像学特点,以便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本组16例均MR检查,病灶均分布腰椎,其中L4发率最高,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于1∶160。结果1例外院误诊脊柱结核,本组16例入院确诊后,药物治疗后进行随访1~2年,痊愈后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布氏菌病 脊柱炎 MR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实验室的情况,并用利福平进行治疗查看治疗结果。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定时的高热、大汗以及腰背部疼痛等;影像学显示椎间隙的感染和邻近的椎体骨髓炎征象;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增高。给予利福平药物联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腰背痛症状消失,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结论脊柱布氏杆菌感染后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等特点进行综合的诊断,用利福平联合四环素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 标签: 脊柱 布氏杆菌 利福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布氏杆菌脑膜炎患儿1例。患儿,男,14岁。因“间断发热、头痛16d”入院。家中养猪、羊,但否认密切接触。回顾性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示WBC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血清布氏杆菌抗体阳性,凝集效价为1160。经利福平、多西环素和头孢曲松钠三联抗生素治疗,2周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8周,恢复良好。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儿童布氏杆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以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布氏杆菌脑膜炎为亚急性病程,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临床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本的治疗目前主张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应选用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总疗程不短于8周。结论对于儿童诊断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尤其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者,应考虑布氏杆菌脑膜炎,需进行流行学调查,并行血清凝集试验和脑脊液培养,以早期确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5年6月份50例病例,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对有布氏杆菌患者采取良好的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等,对减轻患者病痛,促进疾病好转及治愈及其重要。

  • 标签: 布氏杆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温泉县地区布鲁氏杆菌感染现状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温泉县住院患者确诊的布鲁氏菌病患者、从事养殖业者、兽医、屠宰、贩运经销等人员作为检测对象,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确诊感染布鲁杆菌83阳性病例,春季和夏季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牧民为主,且年龄在8~65岁之间,以40~55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感染布临床上症状多种多样,以发热,头痛,关节酸痛表现居多。结论布鲁氏菌在牧业从业人群中流行较快,控制布在人群中流行,应加强防疫、检疫和监测工作。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调查 人群 血清学,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布氏杆菌感染临床的特征表现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临床特点、治疗时间及对药物使用反应,采取不同的药物联合抗炎治疗。用药时间为6~11周,平均(7.68±1.35)周。结果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5~66岁,平均(46.36±2.26)岁。脊柱布氏杆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6例为胸背部疼痛、9例多汗、6例为发热、4例为肌肉痛、5例为乏力、6例为神经损伤症状以及2例为睾丸疼痛。患者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2例为胸椎发病、1例为颈椎发病、1例为骶髂关节发病以及12例为腰椎部位发病。经2.5~75个月的随访,治愈13例,基本治愈3例,但临床腰背部僵硬未完全消失。经几个月的理疗和功能锻炼后,得到缓解。结论脊柱布氏杆菌感染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表现,治疗主要为保守药物治疗方式,抗炎药物首选盐酸多西环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

  • 标签: 脊柱布氏杆菌感染 临床的特征表现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布氏杆菌与其他脊柱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于是总结本院近一年确诊的由布氏杆菌性引起的脊椎炎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通过归纳总结来提升临床对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比分析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脊椎炎的CT、MRI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理学资料的整理与已确诊的脊椎病变的影像表现比较。结果布氏杆菌多见于腰椎,病变椎体骨质破坏一般较轻,且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小且多,一般都是破坏只局限于椎体边缘的单个椎体破坏最为明显,不累及椎弓根,一般椎体无压缩改变,脓肿区域较为局限且相邻椎体周围也可出现脓肿,椎间盘破坏程度也相对较轻。结论根据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与其他脊柱作出鉴别诊断。

  • 标签: 布鲁氏杆菌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布氏杆菌与其他脊柱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于是总结本院近一年确诊的由布氏杆菌性引起的脊椎炎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通过归纳总结来提升临床对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比分析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脊椎炎的CT、MRI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理学资料的整理与已确诊的脊椎病变的影像表现比较。结果布氏杆菌多见于腰椎,病变椎体骨质破坏一般较轻,且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小且多,一般都是破坏只局限于椎体边缘的单个椎体破坏最为明显,不累及椎弓根,一般椎体无压缩改变,脓肿区域较为局限且相邻椎体周围也可出现脓肿,椎间盘破坏程度也相对较轻。结论根据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与其他脊柱作出鉴别诊断。

  • 标签: 布鲁氏杆菌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阿尔茨海与糖尿已成为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两大主要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很多研究证明雌激素与二者关系密切,因此这篇文章对雌激素与阿尔茨海与糖尿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糖尿病 雌激素 淀粉样&beta 蛋白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阿耳茨海(Alzheimer,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痴呆病人中最常见的疾病,占老人中11.04%。糖尿病人为非糖尿病人之2~3倍。AD与遗传及后天因素有关。为预防AD应延迟衰老之发展,心态好及生活愉快均很重要。鼓励活动,尤其是脑力活动,供给有益于神经功能的营养素如ω3系列脂酸,烟酸和各种维生素及必需的元素。给以提高胆碱能功能和5-羟色胺之药物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各种炎症,提高身体健康,防治糖尿

  • 标签: 阿耳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2月~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阿尔茨海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47例患者在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均良好。结论阿尔茨海的早期治疗是重点,因家族史可占一定比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可称为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阿尔茨海发病机制和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阿尔茨海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为AD的生物性特征和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