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扬州市主要集装箱企业有害物质接触职工健康状况。方法在3044名参加体检的从业人员中,以机关行政人员作为空白对照组,作业工人按监测点粉尘浓度分为超标组和达标组,比较三组健康体检结果并参照一年前扬州集装箱企业158个电焊作业地点,采用BFC-35E型粉尘采样器和LD-1H型激光粉尘仪,测定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总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结果2006年新诊断Ⅰ期电焊工尘肺14例,发病率0.41%。其他工人主要健康问题依次是心、肺内科检查异常(18.8%)、心电图异常(14.7%)、高千伏胸片检查异常(14.2%)、鼻甲肥大(12.7%)、高血压(8.7%)、听力损伤(3.9%)、眼损伤(3.7%),白细胞异常偏低或偏高(3.4%)。各组工人在高千伏胸片检查、鼻甲肥大、听力损伤、眼损伤的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电焊检测点电焊烟尘浓度的TWA达标率为40.1%(57/142),STEL达标率为20.4%(29/142);打磨等检测点金属粉尘TWA达标率为56.0%(9/16),STEL达标率为50.0%(8/16);自动焊接采样点达标率高达92.8%(13/14)。结论由于集装箱企业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控制存在不足部分职工发生相关系统健康损害,有关作业地点需要加强除尘和防护工作。

  • 标签: 健康状况 有害物质 集装箱企业 职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腔闭引流是肺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为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持续有效的排气或排液,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终端医嘱录入模式在临床应用中优势。方法选取我科同一组护理人员60天内应用医嘱处理系统处理的医嘱,每天随机选取一个时间段统计处理300条字数相近的医嘱。实验组采用双终端医嘱录入,对照组采用单终端医嘱录入,统计60天内处理医嘱所花费时间、所需医嘱护士人数及医嘱录入误差率的差异。结果双终端医嘱录入模式较单终端医嘱录入模式节省时间、人力资源,并且医嘱录入误差率低。结论双终端医嘱录入模式具有工作效率高,准确性高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医嘱录入模式 双终端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头皮针静脉采血针使用时可见回血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总结出防范对策。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以方便更好的使用。

  • 标签: 采血针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应答查对医嘱法对防范医嘱差错及收费差错的作用。方法采用总结应答查对医嘱法进行医嘱查对。即在查对医嘱过程中,由一人按传统方法宣读完后总结此病人长期、临时医嘱内容及收费项目(总结)由治疗单核对护士和计算机核对护士作出相应的信息是否准确的回答(应答)结果实施前查对并处理的医嘱5206条,发现错误医嘱36条,9条医嘱漏执行或错误执行。实施后查对并处理的医嘱5321条,发现错误医嘱38条,均及时处理,无错误漏执行医嘱。实施前医嘱收费错漏90条,实施后,收费错漏5条。结论总结应答医嘱查对法有效避免了医嘱相关差错事故发生及费用方面的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嘱查对 总结应答式医嘱查对方法 防止差错
  • 简介:摘要传统人体灌肠一般为插入,灌肠动力来自流体重力,实际操作中其弊端甚多。现代灌肠术,应以非插入为主。以人体肛肠的收缩压、静息压、直肠内压及传统灌肠术之流体重力实验数据为参照,推导出人体非插入灌肠安全压力范围,是制造全自动人体灌肠机器模型的数理基础,其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人体灌肠 非插入式 安全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美观、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以落实“以人为本”的照顾。方法以安全、有效、舒适以及人性化的约束为目标,结合有关文献和实践需要,初步设计“背心约束衣”,并将其试用于临床上一些躁动明显的神志不清的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以及家属的感受,不断改进,制作出最后定型的成品,并用于临床。结果本研究成功研制出“背心约束衣”,约束衣为套衫、其承受力较开衫约束衣更利于固定约束,且避免了开衫约束衣中约束带或纽扣等对病人施加的压迫损伤,避免了捆绑约束的直观印象,使“约束”变得舒适、美观、安全、有效,人性化;并且胸腹部隐藏式开口的巧妙设计,更有利于监护、诊查、病情观察工作的进行。结论“背心约束衣”对于减少护理意外,提高护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约束衣 背心式 研制 应用 人性化
  • 简介:摘要针对ICU患者各种安全问题需要有效约束肢体,防止非计划性拔管,以及方便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和静脉输液治疗,设计了一种可以约束肢体,同时可行动脉血气分析和静脉输液的多功能手套约束带,经临床应用后效果满意。

  • 标签: 手套式 约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并作相关探讨。方法通过对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所收治130例患者按两种不同的剖宫产术,共分为两组,并根据所记录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及手术情况,作相关的分析比较及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的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采用新式剖宫产术的60%,且两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在临床上能有效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并可有效避免因腹腔粘连进而导致肠管及膀胱粘连,最终有效降低二次开腹的难度。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行再次剖宫产的96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剖宫产术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而治疗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开腹时间为(9.48±3.45)min,明显高于对照组(5.26±2.21)min;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318.24±145.62)ml,较对照组(214.56±106.44)ml也明显较高。此外,治疗组中盆、腹腔粘连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剖宫产术相比,虽然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量多,但是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应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术

  • 标签: 剖宫产术式 再次剖宫产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传统缝合法和皮内连续缝合法的特点、优越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06月我院采用会阴侧切术分娩产妇行传统法缝合205例,以及同期行皮内连续缝合法205例对照,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皮内缝合法操作简单、缝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愈合快、切口美观、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切口缝合方法 愈合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全子宫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评估我院51例行腹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相应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护理,5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7.40±1.12)小时,住院时间(10.25±1.20)天。无围术期死亡。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腹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用

  • 标签: 腹式全子宫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笔者自2010年2月-2013年7月,共行腹全子宫切除术207例,除肌瘤过大的49例采取常规的手术操作方法外,其余的均采用改良全子宫切除术。笔者根据改良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少、出血少、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 标签: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改良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对超过12孕周大的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子宫超过12孕周大、需切除子宫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0例行LAVH,对照组4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与TVH组比较,LA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而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VH切除大子宫安全性高,疗效优于阴巨大子宫切除术。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阴式 腹腔镜辅助 巨大子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每一位教师为学生都付出了辛劳和汗水。ICU临床教学作为医学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门教学课程,在护生的学习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ICU在医院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护生在实习的时候,很难快速的掌握ICU的知识和使用设备的方式方法。根据这样的现状,医学教师创造出了阶梯教学方法,简称阶教学。阶教学在ICU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对护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阶式教学 ICU临床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科应用效果,为提升产妇顺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产科于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98例产妇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助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0.01<P<0.05;观察组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人性化的助产模式,能够降低产妇心理焦虑及恐惧感,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与新生儿危险系数,应在产科进行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导乐式陪伴分娩 产科 分娩方式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