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评价降压物选择指导干预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3月,在门诊接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复查对象184例,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分析降压物处方合理性。结果治疗后,SDP、DBP、24hSBPCV、24hDBPCV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后,水肿、头晕头痛、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与糖尿病所致的血管损伤、血压调节相关因子表达有关,降压物选择需要考虑用药机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发病机制 降压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降压用药情况。结果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为58.47%,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基层医疗用药符合规范,合理用药不仅能够提升疗效,同时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基层医疗 高血压 降压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慢性病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口服降压依从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共有200例高血压患者在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中心卫生院接受管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其口服降压的使用依从性。结果经调查,200例患者,依从性好、规律用药160例,占80.0%;依从性差、不规律用药40例,占20.0%。经分析,依从性差原因中前三位为认为已经治愈(30.0%)、没有服药习惯(22.5%)、药物不良反应(20.0%)。结论高血压患者管理工作开展时,部分患者口服降压的依从性较差,与患者自身认知不足关系密切,应加强对患者认知的干预,进一步升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 口服降压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和生活方式指导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社区卫生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150)。A组应用降压和生活方式指导措施,B组单纯应用降压。分析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干预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降压与生活方式指导措施对社区高血压和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其血压控制的效果,建议采纳。

  • 标签: 生活方式 血压控制 降压药 社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降压物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时段就诊的1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600)、观察组(n=600)。予以对照组行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缬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清炎症因子情况(P>0.05);不同降压物治疗后,同对照组开展比较,观察组血压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高血压疾病,选择缬沙坦、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血压情况,减轻对内皮功能所造成的损伤,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噻嗪 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重视降压物的选择以及产褥期的抗高血压治疗。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降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珍珠降压胶囊进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技术,并增加组方中天麻和槐米的的薄层鉴别。结果增加组方中天麻及槐米的薄层鉴别,具有专属性。结论珍珠降压胶囊在原来以黄芩苷为组方质量鉴定的基础上,增加组方中天麻素、芦丁的成分鉴定,提高了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珍珠降压胶囊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住院中心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自动化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介绍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日常管理,通过与手工摆对比,结合实际分析利弊;结果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应用规范了医师处方开具,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药品调配差错率,改善药品卫生状况,确保病人用药安全与用药合理。结论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适合于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单剂量摆,有助于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 标签: 单剂量分包机 手工摆药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76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给予强化降压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降压治疗)与实验组(38例强化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死亡率、血肿24h血肿扩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4h、14天后、3个月后卒中量表评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给予强化降压治疗可有效促进血肿消退,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

  • 标签: 强化降压治疗 常规降压治疗 脑出血
  • 简介:摘要80到89岁的老年人被WHO界定为老老年人,也叫高龄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该组人群的绝对数及所占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研究者发现年龄≥80岁的人群中只有7%血压正常(<140/90mmHg)。这些数据表明,高龄老人的高血压病患病情况非常普遍1。而目前的高血压病防治研究主要针对轻中年高血压群体,对于高血压病高发的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老人进行的高血压防治研究较少2。本研究拟探讨降压治疗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标签: 高龄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病患者 降压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66例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高血压66例患者按照是否给予益气活血降压汤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物治疗,实验组33例患者给予益气活血降压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浆粘稠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9%VS78.8%),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降压汤治疗可有效稳定个体血压。

  • 标签: 益气活血降压汤 气虚血瘀型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定位释是近几年药学领域发展的主要研究领域,也就是制成一种包衣材料,能有有效的应用在十二指肠溃疡药物中,结合疾病病理与生理状况进行控制释。当前pH敏感材料多局限于胃溶型或肠溶型,结合胃与小肠或结肠特殊的生理或病理pH环境制备高分子材料,以达到定位给的效果。文中对pH的敏感型定位释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其分析中涵盖了5大主要体系,对此5个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 标签: 敏感型 定位 释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药剂复方珍菊降压片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为120例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入组后根据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给予复方珍菊降压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2)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变化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剂复方珍菊降压片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复方珍菊降压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药房退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和方法。方法调取门诊药房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的479例退案例,按退的科室、退的原因分别进行分类及统计。结果患者原因是最主要的退因素,占退比例的45.30%。其次为医师因素导致的退,占27.35%。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退占14.82%。结论改进医院HIS系统,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规范的开具处方,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是减少退的主要因素。通过具体的措施,为患者制定更准确适当的治疗方案,使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患者 退药 合理用药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患关系是医患关系中的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与构建和谐的患关系,是推进药学服务与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本文从药学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患纠纷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对促进医院药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患纠纷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针对糖尿病的患者口服降糖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对降糖的分类及使用等情况展开研究分析。目的是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以强化疗效。

  • 标签: 降糖药 口服 分类使用 评价
  • 简介:摘要中药事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手段,为我国医院药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医院中药事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医院中药事管理创新发展的新策略。

  • 标签: 中药 药事管理 药学服务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增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116例,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强化降压组各58例。普通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180/90~110mmHg,强化降压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对两组预防颅内血肿增大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普通组总有效率为72.41%;强化降压组总有效率为87.93%。强化降压组明显高于普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早期强化降压针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预防颅内血肿的增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注射器加法以避免加过程中的液体污染,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以前调配27500组为例是对照组,调配方法为食指固定针栓调配药物。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后的27500组为例是实验组,配置方法为手持注射器空筒,食指不接触针栓调配药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注射器加法可以有效避免加过程中的液体污染,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器加药 改进方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事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关系着医院临床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疗效及安全性,必须要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医院事管理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保障医院临床医疗工作开展,当前我们应当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事管理中来。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事管理中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对如何在医院事管理中有效的应用PDCA循环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医院事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PDCA循环 药事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