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的新陈代谢在体液中进行,体液的含量、分布、渗透压、pH及电解质含量必须维持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探讨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保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 标签: 水电解质 酸碱失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酸碱平衡及血气变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气参数与酸碱失衡类型。结果51.3%PaO2在80mmHg以下,15.0%在60mmHg以下;37.5%pH在7.35以下,17.5%pH值在7.45以上,32.5%K+在3.5mmol/L以下,85.0%出现类型不一的酸碱平衡;2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12例呼酸并代酸,5例呼碱并代酸,3例单纯代酸。65.0%治愈,35.0%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酸碱平衡或者低氧血症,若有心源性休克伴随症则通常也会伴随代酸,若患者出现呼酸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则提示病情在恶化,需予以高度关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气变化 酸碱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酸碱平衡法对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80例,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常规治疗+酸碱平衡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P<0.05)。结论将酸碱平衡法用于阴道炎患者治疗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阴道炎 酸碱平衡法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09年3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发生碱性反流性胃炎的患者5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治疗配合护理、饮食护理、情绪疏导、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身体状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于护理之后全部康复出院,其中27人在治疗后的5天后出院,21人在7天后出院,4人在10天后出院。出院后随访结果表明并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患者出现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后,在治疗过程中辅助以多种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应该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碱性反流性胃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阴道炎患者予以酸碱平衡、双唑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8例阴道炎患者分成两组,34例予以双唑泰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酸碱平衡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P<0.05);观察组的皮疹、瘙痒、阴道烧灼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实施酸碱平衡法、双唑泰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 标签: 阴道炎 酸碱平衡 双唑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胃癌患者围手术期间机体酸碱状态变化情况,旨在为今后选择更佳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腹腔镜组60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开放性组60例行开放性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机体酸碱状态改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PH值在T2、T3时明显下降,随后恢复至T1水平,开放性组PH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腹腔镜组PaCO2水平在T2、T3时明显升高,T4时恢复至T1水平,开放性组PaCO2波动不大(P>0.05),在T2、T3时,两组PaCO2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Na+和CL-水平在正常水平范围内波动(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性组HCO3-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La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开放性组在T2时显著下降、T3时快速升高、T4有所下降,和T1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性组BE(ecf)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期间机体酸碱状态改变无显著差异,但因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疼痛较为明显,抑制患者呼吸功能导致PH值较腹腔镜手术患者更为明显,故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酸碱状态影响较开放性手术更小。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性手术 胃癌 酸碱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水平在死胎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测定100例正常孕妇晚孕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和100例妊娠至晚孕死胎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死胎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也是动态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死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接诊0~2岁早期疑似佝偻病患儿210例,进行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联合检测。同时,进行左腕关节X线摄片进行对照。结果通过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联合检查,210例早期疑似佝偻病患儿中有202例符合两项诊断标准,确定为佝偻病,早期诊断率为96.19%。通过X线片检查,有200例患儿检查结果异常。X线与这两项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9.0%。结论联合使用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骨密度B超早期诊断佝偻病,可以减少单一技术应用时出现的误诊漏诊,为更好地早期诊治佝偻病提供了诊断依据。

  • 标签: 骨碱性磷酶 骨密度B超 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108例甲亢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按病程长短及甲亢严重程度分组,分别测定血清中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碱性磷酸酶(ALP),分析甲状腺功能与碱性磷酸酶的关系。结果重度甲亢组与中度、轻度甲亢组比较FT3、FT4、ALP均有显著性异常﹙P<0.05﹚,TSH两组相差不大﹙P>0.05﹚,病程长组与病程短组比较FT3、FT4、ALP亦有显著性异常﹙P﹤0.05﹚。结论甲亢程度越重、病程越长ALP的值越高,说明甲状腺激素与ALP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碱性磷酸酶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检测,对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5000例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密度及BALP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5000例患者中BALP正常人数为2335人,占46.7%,BALP可疑数值人数为2199人,占44%,BALP异常人数为466人,占9.3%,可疑数值人数和异常人数占总人数的53.3%。各年龄段BALP异常人数以0-1岁年龄段最高,位居第二的是1-2岁年龄段。骨密度检验结果与BALP检验结果的比较,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检测BALP和骨密度,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偏低(Z<-1.0)的患者数为0,骨密度数值正常(-1.0≤Z<0)者为24例,占42.9%,骨密度良数值良好(Z≥0)者为32例,占57.1%。89例BALP正常者(BALP175-200U/L)骨密度偏低患者为11例,占12.4%。141例BALP可疑者或者偏高者(BALP≥225U/L)骨密度偏低者70例,占49.6%。结论BALP检验数值可以作为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低值BALP对骨密度是否良好和正常具有较强的预见值。

  • 标签: BALP 骨密度 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就诊的163例临床初筛发现夜惊、多汗等症状的0岁~6岁患儿的标本进行检测。分别以BALP≥250U/L和BALP≥300为诊断界限值,与简易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63例中,BALP<200μ/L有3人,占总受检人数1.8%;BALP250~300μ/L19人,占受检人数11.7%;200~250μ/L有141人,占受检人数86.5%,BALP>300μ/L0人。结论提高了诊断质量,有利于佝偻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灵敏指标。

  • 标签: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碱性磷酸酶染色对于胸腹水脱落细胞良恶性的鉴别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且对同期收治的30例非恶性疾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腹水脱落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脱落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中有13例(43.33%)同时可见单个散在及成团脱落细胞呈不同程度阳性;而非恶性组中只有2例(6.67%)患者可见单个散在脱落细胞呈阳性,并且其阳性程度比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胸腹水脱落细胞良恶性鉴别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此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碱性磷酸酶染色 胸腹水脱落细胞 良恶性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在儿童缺钙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碱性磷酸酶检测的300例儿童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末梢血清BALP测定法对于所有儿童的BAL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00例儿童中,钙营养缺乏总检出率为53.67%(161/300),其中轻度缺乏89例(29.67%,89/300),中度缺乏47例(15.67%,47/300),重度缺乏25例(8.33%,25/300);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在钙营养缺乏程度之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P检测具有用血量少、效率高、准确率高、安全方便等优势,对儿童缺钙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 儿童 缺钙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的测定结果,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验价值,以提高临床对缺钙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血钙的测定。对比观察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指标对钙离子缺乏的检测意义。结果150例婴幼儿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异常者37例,血钙异常15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均可以反应婴幼儿的钙缺乏,其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异常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助于反应患者的钙营养情况,需要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血钙 钙营养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孕周正常妊娠妇女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孕产妇管理系统中正常妊娠妇女5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数将其分为早期妊娠组124例,中期妊娠组283例,晚期妊娠组153例,另选取非妊娠期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血清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分析不同孕周正常妊娠妇女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正常妊娠孕妇ALP指标随着孕周数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即晚期组ALP指标>中期组ALP指标>早期组ALP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与中期组ALP略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而晚期组AL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妊娠孕妇不同孕周血清ALP存在明显差异性,可视为妊娠期生理性变化,可能与胎儿的发育、孕妇肝、骨代谢及胎盘功能相关。

  • 标签: 不同孕周 正常妊娠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晚期孕妇α-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试验组健康中晚期孕妇55例和健康非孕组60例,采用速率法和缓冲液法分别检测AFU,ALP,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晚期妊娠组血清AFU,ALP含量较非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随孕周的增加AFU,ALP的含量也加有所增加。结论AFU,ALP是孕妇和胎儿很好的监测指标,可作为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胎儿动态观察的依据。

  • 标签: 孕妇&alpha -L岩藻糖苷酶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人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溃疡创面患者100例,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联合组患者应用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3周后,患者的创面愈合率为72.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34.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治疗7d后,其VAPS评分为(22.8±3.2)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67.8±4.6)分,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慢性溃疡创面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

  • 标签: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藻酸盐敷料 老年人 慢性溃疡创面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