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TB/HIV双重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建立控制TB/HIV合作管理机制,减少双重感染者负担的政策和措施。方法在TB病人中进行HIV筛查,在HIV感染者或患者中进行TB检查。结果检测总人数为781人,发现13例患双重感染,感染百分率为1.66%(13/781)。结论应加强结核病人中HIV筛查以及HIV感染者或患者的TB筛查,及早发现TB/HIV双重感染者,做到综合管理,防治病人。

  • 标签: TB/HIV 双重感染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都匀市不同类型旅店业卫生质量,以便进一步加强旅店业的卫生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对市区、家旅店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公共用品按GB9663-1996进行检测。

  • 标签: 公共场所卫生 旅店业 卫生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都匀市目前艾滋病感染和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都匀市2007~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结果都匀市2007~2011年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454例,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占53.3%,超过其他传播途径。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占90.5%.。但50岁以上群体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占8.8%。结论都匀市艾滋病流行尚处于低流行期,根据我市的流行趋势,制定在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改进方法。

  • 标签: 艾滋病流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都匀市市直13所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都匀市市直13所幼儿园2010-2012年3~6岁集体儿童健康体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儿童患病率逐年降低,但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贫血患病率逐年上升,以轻度肥胖和轻度营养不良为主;贫血以轻度贫血为主。龋齿患病率、沙眼或结膜炎患病率、佝偻病患病率逐年降低。结论应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做好膳食营养的质量监控,减少常见病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体格检查 儿童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工作是消除病原微生物,改善环境卫生,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中心于2012年3月-12月对我市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消毒工作进行监测、评价。方法采用GB15982-2012规定方法对被监测单位各类检测点进行采样、检验。结果室内空气超标率为57.50%;环境物体表面细菌超标率为1.67%;医护人员手细菌超标率为0.8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不合格率为4.24%,医疗器械和使用中消毒液均为100%合格,检测中所检不合格样品则以细菌总数超标为多见。结论医疗机构应强化消毒意识,把握好医疗卫生用品质量关,严禁使用不合格医疗卫生用品,保障就医人群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医疗机构 个体诊所 消毒质量监测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都匀市某校大学生目前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以及对性行为的态度,以便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不记名方式于2011年11月对都匀市某高校大学生现场进行艾滋病知识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还很匮乏,对于“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艾滋病”,以及“安全套的使用知识”知晓率却很低,分别只占17%和10%,而婚前性行为却高达81%。结论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又处于感染的高危人群,这种低知识的水平状况,与我国面临的艾滋病流行趋势极不适应,强化大学生“防艾”理念刻不容缓,提示在高校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应在大学生中加强。

  • 标签: 艾滋病知识分析
  • 简介:摘要自古以来医学就是为了研究保护人体所受的疾病和创伤,而骨科在医学史源远流长。运动骨科运动医学是医学中骨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采用手术或者其他方法恢复人类筋骨损伤,增强机体的恢复能力。近年来骨科运动医学又有新的发展,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界对于骨科运动医学的研究,本文则是对骨科运动医学和常见运动创伤进行介绍,并且紧要分析运动创伤在骨科运动医学中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科运动医学 运功创伤 个体化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并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对186例中枢性瘫痪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根据Brunnsh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阶段及Holden步行功能量表中评定的不同性质和程度等分级情况,进行肌力训练,控制痉挛及异常模式,改善步态等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偏瘫患者的运动及步行能力有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的可步行人数从32例(17.20%)增加到171例(91.94%),其疗效显著。结论将运动疗法有效应用于中枢性瘫痪的康复治疗中,结合认知心理知识,将康复行为建立在患者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具有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残疾率等优势。

  • 标签: 运动疗法 中枢性瘫痪 步行能力 生活质量 主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是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给予运动疗法和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及运动疗法。各组分别进行康复前(开始前1天)和康复后(第30天)两次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评分法进行评价、并进行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ADL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法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其FM、FAC和B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疗法结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更加有效,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病程,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疗法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强度运动后患者的心率及血糖的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运动项目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用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选择在跑步机上快走或慢跑,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以及较大强度的运动,于患者运动前、运动15min后、运动30min后以及运动60min后的血糖以及心率等,通过对比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率及血糖,为糖尿病患者提出合理化运动建议。结果患者低强度运动60min后的心率为(98.5±5.2)次/min,中强度运动30min后的心率为(119.8±5.8)次/min,较大强度运动15min后的心率为(140.3±9.2)次/min。低强度运动60min后的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中等强度运动30min后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较大强度运动15min后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方案建议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维持在60min左右,既可确保心率不会过高,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治疗方案 血糖水平 研究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I)对小儿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8例符合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强制组和对照组,强制组限制健侧手的使用,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两个月后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显示,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IMI能加强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 标签: 强制性运动疗法 小儿偏瘫 上肢康复
  • 简介:摘要生命过程实际就是化学变化的过程。生命的化学过程,如同任何化学过程一样,基本质都是反应物之间的电性相互作用。生命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分子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个电子的运动都可遍及分子的各个原子。中医证候在微观领域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是电子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微观领域功能正常,人体处在有序健康状态,功能失调,无育状态就增加,中医治病就是使机体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变化的过程。

  • 标签: 中医证候 微观领域 电子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两组胃肠激素分泌情况及免疫功能改变结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15天,研究组在15天内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对照组人群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行为,未进行高强度运动。观察并记录两组人群不同时间的胃肠激素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中长跑运动员第十五天MTL、VIP、SS含量,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检测结果与对照组人员有明显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或比赛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或生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运动对机体胃肠激素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中长跑运动员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运动对冠心病的发病率、预后都有着影响作用。本文说明了运动冠心病的相关性运动缺乏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合理运动降低发病风险;阐述了运动对冠心病的保护机制直接保护效应;间接保护效应;介绍了近年来运动在冠心病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目前临床认为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和健康教育等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 标签: 冠心病 运动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健身运动的喜好增加以及开展项目增多,我国的运动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优秀的学者投入到此项研究中,同时逐渐的生理学、药学、康复医学、骨科、遗传学等领域延伸,派生出很多骨科运动医学等诸多交叉学科。典型例子为,关节镜微创技术应用于运动创伤治疗,同时不断的创造出疗效更好,更新的手术方式以及更加有效地、积极的康复措施。由此得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骨科运动医学。骨科运动医学也称为创伤学,是一个现代骨科学的分值,也是继关节置换外科、手外科、脊柱外科之后又兴起的一门充满挑战、充满机会的学科,对于关节镜微创手术、骨骼肌损伤以及腱病等损伤治疗,术后康复及覅额手术治疗方面得到了快速的进展,得到了成果逐渐更新了陈旧的观念。

  • 标签: 骨科运动医学 现今观点 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