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位补偿棱透镜在控制近视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进行配镜的400例(800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普通近视镜(单光镜),观察组的患者佩戴眼位补偿棱透镜。检测两组患者分别在佩戴3个月后,6个月后及12个月后度数增长情况,和佩戴1年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分别佩戴3个月后,6个月后及12个月后度数增长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佩戴1年后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位补偿棱透镜可以有效缓冲近视度数的增长,增强佩戴时的舒适度,使用青少年人群的使用。

  • 标签: 眼位补偿棱透镜 近视 控制 度数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视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92例(380只眼)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加强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围手术期及各阶段复诊时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身心健康更多的关注,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和按时复诊。结论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 标签: 飞秒激光 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的手术配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进行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的682例近视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682例患者进行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宣教,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人员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配合好医师熟练完成手术的各项操作,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操作,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手术宣教,确保手术的成功。

  • 标签: 飞秒激光 微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种角膜曲率测量方法对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矫正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研究对象4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分为4组分别给予手动角膜率仪、全自动角膜曲率仪、IOL-Master以及Pentacam眼前节全景仪测量仪进行角膜散光矫正的测量,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UCVA)、术后眼角膜散光、预期与实际残余散光程度。结果经治疗后,预期散光与术后实际残余散光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且散光偏差在0.05水平以上,其自动组与Master组、手动组与全景仪组及自动组与手动组的偏差无统计差异(P>0.05),其余治疗方式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给予眼前节全景仪测量仪的准确性最高,可以为疾病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多种角膜曲率测量 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 角膜散光矫正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在院前急救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院前急救患者120例,收治的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急救半径分别取小于3km、3km~5km之间、大于5km,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别选取小于20min、20min~30min之间、大于30min,然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急救。结果对比不同急救半径与不同急救反应时间的急救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白班、夜班的反应时间、准备时间、受理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在院前急救中具有较大影响,应尽量划分急救范围,并且设立急救点,从而能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与急救半径,增加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半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微信群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0月我中心实施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手术近视患者107例(2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利用微信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视力和屈光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均对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微信群这个非面对面、及时沟通的平台和途径,医护人员能够对各个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作及时的反馈,增进医护患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并增强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微信群 心理干预 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