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药物经济角度通过对哮喘疾病临床药品使用量的分析,探讨患者、医药人员偏向某种药品的原因。从而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以达到优化和配置卫生资源的目的。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沙丁胺醇气雾剂 哮喘药物 使用量
  • 简介:摘要献血者的坐姿、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和穿刺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失败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从而引发疼痛,甚至会出现淤血、血肿等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求血站工作人员重视献血者坐姿角度、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把握,明确其影响因素,进而不断提升穿刺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将以献血者坐姿及穿刺进针角度为研究点,对其对穿刺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 标签: 献血者坐姿角度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心衰是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多种心脏疾患发展的终末阶段。人们日益重视其临床治疗及康复,现常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治疗,多种临床调护等,为心衰患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心衰 病因病机 中医药 运动 调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方法6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语言认知训练,研究组患儿在常规语言认知训练基础上结合口肌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个月,通过S-S方法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均能顺利完成3个月的康复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可显著提高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疗效。

  • 标签: 儿童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包的控制。方法对102例有盖无侧孔或有侧孔传物盒摆放时采用开口朝下倾斜小于50度角装载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对1912例纸塑包装物品采用自制纸塑物品灭菌不锈钢搁架装载灭菌。结果102例有盖无侧孔或有侧孔传物盒摆放时采用倾斜小于50度角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均无湿包;对112例纸塑包装物品采用自制纸塑物品灭菌不锈钢搁架放置灭菌,均无湿包。结论有盖无侧孔或有侧孔传物盒摆放时采用倾斜小于45度角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灭菌合格率显著提高;纸塑包装物品采用自制纸塑物品灭菌不锈钢搁架放置灭菌,灭菌合格率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灭菌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对湿包发生的预防、识别和处理进行控制,灭菌前物品正确装载,可有效减少湿包的产生。节约成本,保证灭菌质量,杜绝医院感染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待灭菌物品装载 摆放角度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随访分析不同切口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异常的转归、影响因素及其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连续选取125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切口类型分类后,分别于术后1周测量切口长度及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异常的转归,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KSS)评分。结果125例患者中共有13(10.4%)例术后出现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其中纵向切口组8例(8/75,10.6%),横向切口(包括横弧形)组5例(5/50,10.0%),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术后1年,11例患者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完全恢复,2例(纵切口组1例,横切口组1例)患者主诉仍有感觉异常,但较前明显好转,发生率与术后一周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KSS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髌骨骨折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切口周围感觉异常,但可随时间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不同切口术后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KSS临床评分并无明显差别。故从神经损伤角度研究发现纵向、横向(包括横弧形切口)无明显差别,并非如部分文献所描述的横向切口更易损伤神经。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冠心病的一些发病因素,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冠心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作者希望患者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从而降低冠心病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冠心病 预防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医院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还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语言艺术。

  • 标签: 护患关系 语言沟通形式 语言艺术
  • 简介:摘要医疗行业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对医疗体制进行改革,医院纠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社会焦点,病案管理质量是影响医疗纠纷的关键,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产生,本文对病案管理与医疗纠纷的关系、病案管理中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加强病案管理角度下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 标签: 病案管理 医疗纠纷 质量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除实验室本身的质量控制以外,临床所提供的标本也是质量控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血液是临床检验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标本,本文从护理角度阐明如何提高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 标签: 血液 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进针角度对头皮静脉穿刺法的一次成功率及引起疼痛的程度。方法对126例门诊输液患儿采用抽签法原则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予15°~20°、25°~30°、30°~45°进针,观察比较三组的一次成功率及根据FLACC评分法1评价进针时疼痛程度。结果B组患儿头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高达95.5%,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C两组进针疼痛程度较A组有明显差异(P<0.01),B、C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1),所有患儿均无昏迷或惊厥反应。结论头皮针穿刺25°~30°进针不仅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且可降低患儿疼痛程度。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进针角度 疼痛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角度不同所得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分别以A组15°、B组30°、C组45°角穿刺,研究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VAS疼痛评分比较。结果与15°角穿刺比较,30°、45°角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30°和45°角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疼痛评分较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角度 穿刺成功率 VAS疼痛评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角度脱发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将我门诊部接诊的脱发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中成药养血生发胶囊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中医辨证论治,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2.5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脱发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中药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脱发 病因 病机 中医角度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100、200、300、400小角度分割与常规的500分割在食管癌中的应用,找出它们之间差异,以此来验证小角度分割的射野在达到相同剂量分布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正常器官的低剂量区的受量,从而可以相对的减少机器的跳数(MU)和调强计划的子野生成数。

  • 标签: 小角度分割 调强IMRT &ldquo Pinnacle9.2 &rdquo TP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从联合用药角度看药物服务的必要性。方法对临床上治疗患者疾病时采用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以阐明加强药学服务的必要性。结果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增强,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病情的改善,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机率增加,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对此要加强对患者的药学服务,以减少患者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联合用药 药学服务 必要性
  • 简介:摘要语言无疑是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现代护理工作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护士除了必备的良好的业务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发展的护理工作。

  • 标签: 护理素质 语言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气管切开后语言交流障碍解决办法。方法采用自制单向阀门和发音装置,安装于套管外口,控制呼气气流发声。结果优153例;良16例。一般1例;无失败病例。结论单向阀门和发音装置能解决无喉患者语言交流问题。

  • 标签: 并发症 气管切开 语言训练 咽喉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应用于发育迟缓儿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育迟缓儿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比较患儿治疗后各项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评分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和语言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应用于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语言治疗师 家庭语言干预 发育迟缓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产妇会阴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阴道分娩有会阴侧切适应症的产妇240例。会阴侧切组120例,会阴小角度切开术组120例,比较2组术后会阴肿胀、疼痛、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会阴小角度切开术在术后肿胀、疼痛、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会阴侧切术。结论会阴小角度切开术优于会阴侧切术。既达到加快胎儿通过产道,又减少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故会阴小角度切开术在临床中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产科 会阴小角度切开术 助产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