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学习在核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培养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方法在核医学科教学中对实验组,除按教学大纲组织课堂正常的教学外,针对核医学科教学内容列出有关“研究“课题,学生分小组选择课题,查阅有关资料、调查,并写出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照组,按常规组织课堂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论文撰写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学习在核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研能力。

  • 标签: 核医学科 研究性学习 实践
  • 简介:摘要将研究教学理念引入到医学统计实习中,使统计实践、研究设计、学生实际三者紧密结合,体现研究和参与,在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的同时,使所学统计知识与技能在近乎科学研究的“实战”情景中及时消化吸收,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 标签: 研究性实践教学 实习 医学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运气学说是古代中医的精髓之一,备受医家重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而近现代以来,运气学说遭到质疑,其发展现状令人担忧。故在此探讨运气学说的重要,是因其在中医临证的各个层面都发挥着一定作用,更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最好体现。

  • 标签: 中医运气学说重要性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MSLQ问卷和SCL-90量表对五年制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自主学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 标签: 五年制高职生 MSLQ 问卷 SCL-90
  • 简介:摘要现代医院后勤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后方勤务,本质上应该是一项产业,同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营的经济工作,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随我院护理、行政管理学习交流团一行20人到台湾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虽然交流学习的主题内容是护理管理,但通过学习,深刻感受到台湾医院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服务理念,也更加明确了后勤管理的必要和重要

  • 标签: 借鉴 后勤医院管理 保证
  • 简介: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均受到了新的挑战。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作为教育教学的长期发展目标之一。本文以综合-设计实验“抗癫痫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为例,初步探索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并对实施效果和出现的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对后期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设计性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120名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根据学号单双数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学习模式,观察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内容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具备的能力变化及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成绩为(92.38±5.71)分,对照组为(84.05±4.27)分,两组比较形成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具备的能力远远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中医学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合作性学习模式 中医学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置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置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置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置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癌疼痛现状有着不容乐观的临床表现,医护管理工作应该重视对疼痛评估的全面开展,采用更为合理的方式治疗癌疼痛,使得癌症患者能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癌症治疗之中。本文研究了癌症疼痛的原因和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论述了癌疼痛评估和止痛的对策。

  • 标签: 癌症 疼痛 现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妥泰(Topiramate.TPM)治疗难治部分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难治部分癫痫患者100例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服用卡马西平(CBZ);观察组单用TPM。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治疗后第3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比较,防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3800,p<0.05);治疗3个月后,防治组的EEG改善率为51.22%,对照组则为29.27%,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06,p<0.05)。结论妥泰治疗难治部分癫痫,对控制癫痫发作疗效确切。

  • 标签: 妥泰 难治性 部分性 癫痫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在护理工作中,信息化平台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其中包括护理教育工作。护理教育工作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创建一个可供学习的网上学习平台对护理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国内外对护士开展培训的内容、采用的培训方式、网上培训的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护理 培训 网上学习
  • 简介:摘要在医学生理学的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教师多想一些途径让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绘图比赛就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生理学 主动性 建构 绘图比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知觉学习法治疗小儿屈光不正弱视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02例屈光不正弱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戴眼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视知觉学习法。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眼球的调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调节幅度为14.93±1.23D,调节灵敏度为6.57±1.12次/min,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调节滞后量为1.36±0.32D、屈光度为5.84±1.23D,调节滞后量、屈光度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74.5%,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法可以充分发挥眼球的调节功能,纠正屈光不正弱视,并且其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视知觉学习法 屈光不正性弱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对机能很多男性朋友都非常的陌生,机能是维持男性性功能的重要因素,同时男性的机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但是如果保养得好,机能却能随着生命一起延长下去,如果保养不好,那就会出现机能障碍。

  • 标签: 性机能 性功能 减退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屈光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屈光度增长≤0.5D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D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弱视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减轻屈光度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度增长 近视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弱视行视知觉学习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儿童屈光不正弱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方法治疗,视知觉学习组则予以视知觉学习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视知觉学习组疗效、矫正视力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弱视的疗效确切。

  • 标签: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治疗 视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治疗的22例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有限内固定,并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复查,随访率为100%;患者复查X线显示对位结线情况较好。骨愈合时间为(4.9±0.8)个月;有20例患者骨折痊愈,占90.9%;有1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占81.8%。患者出现3例(占13.6%)并发症。结论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进行治疗,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恢复锻炼,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粉碎性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应激胃溃疡是一种以炎糜烂、浅表溃疡及胃肠道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由于其发病因素与生活密切相关,发病人数日益增多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对该病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 标签: 应激性胃溃疡 病理机制 药物防治 心理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面瘫治疗中,使用温针灸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周围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温针灸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周围面瘫,应用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罹患周围面瘫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24例,分为两组,其中的观察组患者经由针灸全期治疗(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而另外的12例患者则使用了针灸的急性期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之于对照组的急性期针灸法,明显较高,因此将组间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有差异性,有意义且P<0.05。结论对周围面瘫的治疗中,使用针灸全期治疗手段,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周围性 面瘫 针灸 临床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