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超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简便可靠检查方法,胆囊息肉在手术后的病理类型有6类,分别为胆囊息肉、炎性息肉、单纯性腺瘤、乳头状腺瘤、腺肌样增生,癌变。这些病理类型以胆固醇息肉最多有10例,炎性息肉5例,其他1~2例。腺瘤性息肉在年龄、息肉个数、直径和基底宽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囊息肉依靠影像学检查,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 标签: 胆囊息肉样病 临床 病理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81例泌尿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根据泌尿外科以及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36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身体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先对泌尿外科以及患者的护理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缓解身体病痛,可广泛推荐。

  • 标签: 泌尿外科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晚期肝癌临终护理特点的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共80例,对其实施临终护理措施,根据晚期肝癌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临终护理。结果临终护理有利于患者减轻身心痛苦,降低家属悲痛感,促使患者能够安详的逝去,其可获得较好社会效益,以及良好的医疗效果。结论临终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中,是人性化的体现,不但使得患者减轻痛苦,各类要求得以满足,更能维护患者尊严,让患者平静安详的走完一生。

  • 标签: 晚期肝癌 临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投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DR投照技术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在我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DR投照技术和传统的X线投照,并结合诊断过程和最终结果,对比检出率。结果DR投照技术的特点是图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动态范围广并能够后期处理;通过对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患者进行两种技术投照,其中DR投照技术诊断出292例,诊断率97.33%;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出249例,诊断率83.00%,DR投照技术诊断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率。结论DR投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功能多,易操作,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的放射学科普及。

  • 标签: DR投照技术 特点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侧弯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侧弯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侧弯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侧弯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侧弯患者13例,胸段侧弯的患者17例,腰段侧弯的患者30例。术前侧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侧弯(20o~60o)43例,重度侧弯(>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侧弯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微小息肉的病理特点。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结直肠微息肉(直径小于5mm)观察EMR术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共检出微息肉248枚,结直肠息肉发病年龄分布以27~80岁,炎性增生性等非肿瘤性息肉占81.04%,管状腺瘤占18.95%。结论结直肠微息肉仍有较高比例的腺瘤性息肉,临床上行EMR全瘤切除仍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结直肠微息肉 结肠镜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2例4个月~14岁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患儿构成比达39.6%,有78.1%合并肺外损害,心肌酶升高占20.8%,影像学间质性改变最常见占46.9%。本组患儿经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等四方面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成低龄化趋势,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肺外表现以心肌、消化道受累为多见,预后良好。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儿童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3月-11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93.63%);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男女比1.851;好发人群为农村散居儿童(64.97%),发病高峰为4~7月份(75.79%),多数患儿皮疹典型,伴有发热,部分患儿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42例患儿入院后有持续发热、精神差、易惊、抽搐或肢体抖动、血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以上是重症型病例的重要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结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人群性、季节性,加强对1~5岁儿童的监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早期识别危重症,及时干预,其预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老年组,与同期在我院就诊的94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设为中青年组。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胃镜、Hp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上腹节律性疼痛、呕血黑便和合并症与中青年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胃溃疡发生率分别为63.83%和29.79%,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胃窦幽门口胃角、胃体和胃低、十二指肠溃疡与中青年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溃疡大小>2cm、腺体萎缩和癌变与中青年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胃溃疡、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患者腺体萎缩和癌变的发生率高。

  • 标签: 老年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征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表现出来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老年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120例非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上特点主要表现为基础疾病多、发病年龄较晚、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等。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诸多特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需高度重视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诊治。

  • 标签: 哮喘 肺心病 间质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0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诱因、临床表现、病史、发病类型以及患者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达94%,患者多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病史。主要诱因有药物、情绪不稳定、不良生活习惯等。个性化对症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改善。结论老年窦性心率不齐以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最为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消除诱发病因,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窦性心律不齐 老年 心律失常 发病类型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皮下注射胰岛素及冠心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降血脂、血压、血糖及抗血小板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不良反应率发生率为1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率发生率为2%,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伴冠心病具有较早的发病时间、女性保护作用消失、非典型临床表现多见、多发于有高血压、脑卒中等家族史患者中、伴心肌梗塞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实施降血脂、血压、血糖及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和较低的不良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合并糖尿病 临床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取的3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研究其病理特点。结果所选31例患者,46~55岁患者发病率为45.16%最高;左右病变部位P<0.05无统计学差异;浸润型导管癌病发率最高为74.19%;25(80.65%)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结论正确掌握最佳治疗时机,有助于女性降低乳腺癌的病发率,提高乳腺癌治愈率。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发展,加之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及饮食方式出现较大的改变,患上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老年糖尿病(DM)是21世纪的大众重点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2001年我国31省区经过大范围的抽样调查研究后数据显示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为6.8%,直到2008年我国14省年龄>60岁的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为已经涨到20.4%,数据显示糖尿病症已经是导致老年人病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不断提高对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及时管理,有助于延长他们的生命期限,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DM 临床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特点及诊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10月接受治疗的57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7例患者均有症状不同的糖尿病和甲亢表现,以消瘦为主,伴有多尿、多饮、多食、甲状腺肿大、眼突等临床表现。(2)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数据表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甲亢在发病机制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治疗过程中要同步治疗两种疾病,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甲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分析其药物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1月间产生的高血压病例中随机选择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51例高血压非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产生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分期为Ⅱ~Ⅲ期的患者要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收缩期的患者所占比例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此外,Ⅱ~Ⅲ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Ⅰ期。结论要结合疾病分期和具体临床特征,及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把握病情发展特点,抑制相关并发症,从而降低老年患者病死率。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泌尿外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性,并对其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病房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7例留置尿管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于清晨600采用无菌容器采集患者中段尿并送检,做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结果607例留置尿管的患者39例确诊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共检出病原菌67株,其中真菌45株(67.2%),革兰阴性杆菌15株(22.3%),革兰阳性球菌7株(10.4%)。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其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敏感,而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相对耐药。结论对导致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病原菌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身体机能退化,常合并多种疾病并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逐渐增加,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及其合理用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老年人用药的特点,并根据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对策。

  • 标签: 老年人 用药特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与预后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言语不清(37.5%)、头晕(42.0%)、偏侧肢体乏力(56.0%);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以高血压(80.0%)、高脂血症(45.0%)为主;发病部位主要是小脑与脑桥;预后不良者占24.0%,死亡率为4.5%,患者远端血管受累与入院时NIHSS评分偏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缺乏特征性症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应尤其注意远端血管受累与入院时NIHSS评分偏高者,改善其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龄患者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