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预防接种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评价门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式、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对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及如何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性的意见。

  • 标签: 预防接种 门诊建设 护理管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该项检查,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总结2009年3月-2011年9月行FFA检查364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检查前准备,造影中护理,造影后护理,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FFA检查是眼底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加强该项检查的护理,可减少其毒副作用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该项检查

  • 标签: 荧光素钠 眼底荧光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湖沼地区钉螺在不同螺药物加黑膜覆盖与常规喷洒螺等不同方法下的螺效果。方法试验区被分成8个单元,分别采用单黑膜覆盖、黑膜覆盖分别加碳酸氢胺、氯硝柳胺、四聚乙醛颗粒、四聚乙醛悬浮剂,氯硝柳胺常规喷洒,四聚乙醛颗粒撒播和无任何措施的空白对照进行试验。试验分别在第3d、7d、15d和30d,用水养法和敲击法鉴别各试验单元采集的钉螺死亡情况、以观察其螺效果。结果试验第30天,各试验单元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单纯黑膜覆盖13.91%、黑膜覆盖加碳酸氢胺14.81%、黑膜覆盖加氯硝柳胺42.37%、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颗粒19.41%、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56.64%、氯硝柳胺常规喷洒27.97%、四聚乙醛颗粒撒播5.71%,空白对照单元5.17%。结论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效果最好,单纯黑膜钉螺死亡率也高于自然钉螺死亡率,说明黑膜覆盖法有较好的螺效果,特别是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组合螺方法,在特殊环境螺时有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脑炎接种活疫苗引起异常反应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种乙脑活疫苗后引起异常反应患者的发病情况,其中过敏性休克1例,过敏性荨麻疹2例,探讨可能引起患儿在接种乙脑活疫苗后所引起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荨麻疹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案。结果本研究中发生异常反应的患儿均是多次接种,发病原因可能与多次接种疫苗使机体发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有关。结论在接种疫苗前,详细询问病史和药物敏感史,制订有针对性的科学接种方案,严格按操作规范执行接种操作并予以积极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异常反应的发生。在接种前跟患者宣教疫苗接种的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乙型脑炎 灭活疫苗 接种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朱砂真伪样品Hg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Hg元素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法所作的元素特征谱可简捷快速、直观有效的鉴别朱砂真伪及伪劣品中有害元素的引入来源作出识别和判断,有望应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可以作为现场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

  • 标签: X射线荧光 朱砂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的结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疑似患者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史等因素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比较。结果58例疑似患者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具有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检测 性病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鉴别炉甘石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炉甘石真伪样品Zn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Zn元素含量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炉甘石的真伪进行鉴定。

  • 标签: X射线荧光 元素分析 炉甘石 真伪鉴别
  • 简介:摘要介绍二十种中药饮片荧光快检法,以期用于打击假冒药品不法行为,该鉴别方法简便,快捷,易行。

  • 标签: 中药饮片 荧光 鉴别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荧光试剂,在卵巢癌诊断中可检测出1毫米以下的微小肿瘤,有助提高卵巢癌手术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诊断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查以及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验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行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发现最终的阳性检测共计为33例41.25%,对患者行实时荧光定量检验,发现最终的阳性检测共计为69例86.25%,实时荧光定量检验诊断方法检出率,相较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结核病患者行实时荧光定量检验方法诊断,可以取得较高的诊断率,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度,可以及早为结核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预后起到直接影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检验 结核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修复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免疫荧光染色中的应用。方法石蜡切片经0.2%TritonX-100和0.5%TritonX-100梯度去垢剂(细胞表面活化剂)处理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定位明确,无扩散效应和非特异性着色。其染色强度接近石蜡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论低浓度梯度去垢剂TritonX-100进行抗原修复,技术方法简单可行。

  • 标签: 免疫荧光 染色抗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诊为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液,每个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A、B、C、D组,A组即刻测定,B组室温放置2天测定,C组4℃放置7天测定,D组溶血即刻测定,比较不同的储存时间、温度以及标本是否溶血对乙肝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未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相比以及不同储存时间和温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储存时间以及温度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DNA的结果无影响。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乙肝DNA 分析前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慢性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人群进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慢性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所致的视网膜病变,减少致盲率。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76例(132只眼)患者进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显示76例患者中66例(占86.84%)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其中30例(占39.47%)患者出现了新生血管及大量出血灶。结论慢性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和高血压病血压增高是成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防视力下降,减少致盲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探讨 荧光素钠 76例眼底血管造影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对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8例宫颈病变患者患者,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HPV在宫颈癌患者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与HC-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检测宫颈病变与HC-Ⅱ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74.7%与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检测HSIL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症、湿疣(P<0.01),除LSIL外,其他病变中的PCR检出率均略高于HC-Ⅱ。结论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可用于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分析。

  • 标签: 高危型HPV 实时荧光PCR 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