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注射、悬吊、肛门整复在多发性混合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多发性混合痔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投掷子法随机等分100例病例试验组行改良+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为74.0%,对照组为74.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的安全性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改良和注射、悬吊、肛门整复联合用于多发性混合痔病患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可提高痊愈率,确保手术进展顺利。

  • 标签: 多发性混合痔 改良外剥内扎术 临床研究 整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环球状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治疗,选取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间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注射缝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35,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注射缝合治疗比单纯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剥内扎注射缝合术 环状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括约肌后正中切断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传统的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联合括约肌后正中切断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当中,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联合括约肌后正中切断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比单用传统的更好,更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内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痔疮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扎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重度痔疮,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明显,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重度痔疮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环切组(n=30,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和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环切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重度痔疮效果明显优于,临床运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局部麻醉行混合痔治疗,并通过洛芬待因缓释片镇痛,观察组在此之上通过耳穴压王不留行籽防治,对照组不埋籽防治术后疼痛,对比两组手术后疼痛评分、使用洛芬待因缓释片的数量。结果术后2~4d、5~7dVAS评分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混合痔经耳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可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且安全、可靠,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PPH手术与扎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58例,对照组采用予以治疗,观察组则行PPH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短于后者且差异显著,观察组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PPH作为一种恢复快、微痛及简单的新式,其治疗效果好于扎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PH术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应用单独镜套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3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内镜下应用单独镜下套治疗5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肠镜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病变残留复发情况。结论单纯镜套是治疗结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内镜套扎术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套治疗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4例急症肝硬化EVB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镜组和常规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治疗,镜组行EV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镜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间数据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VL方法治疗肝硬化EVB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也是现阶段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症,止血迅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套扎术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至2014年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肋骨带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固定联合胸腔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包括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卧床时间等观察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固定术 胸腔镜 肋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混合痔的治疗,通过外痔切辅助PPH进行,对其开展分析。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9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混合痔的患者开展随机选取,共选取60例,并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应用PPH手术的方式,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应用外痔切辅助PPH手术的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治疗效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手术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混合痔应用外痔切辅助PPH手术开展治疗有显著的效果,然而,手术后并发症会比较多,临床应用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 标签: 混合痔 外痔切剥 PP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固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7年3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35例行锁骨骨折固定治疗的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B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和C组(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组)各4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1.11%,高于A、B两组的麻醉优良率(66.67%、71.11%),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固定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远优于单纯臂丛、颈丛的麻醉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臂丛颈丛 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ark法重睑成形联合V-Y眦赘皮矫正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收的100例单睑伴眦赘皮的患者,均施行park法重睑成形与V-Y眦赘皮矫正联合治疗,毕后对所有患者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毕后均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半年时有4例患者眦切口瘢痕存在轻度增生情况,予瘢痕抑制剂涂抹后均缓慢淡化消失。一年时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其内眦切口相对比较隐蔽,没有显著瘢痕,外观较好,眦赘肉获得显著的改善,满足美学标准,患者满意度均较高。结论park法重睑成形联合V-Y眦赘皮矫正可获良好的疗效,美观性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单睑伴内眦赘皮 park法重睑成形术 V-Y内眦赘皮矫正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选择腔激光+Trivex旋切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2月收治的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选择腔激光+Trivex旋切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全部成功完成腔激光+Trivex旋切治疗。完成手术后,患者表现出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呈现出的瘙痒症状、色素沉着症状以及皮肤溃疡症状全部获得程度有所不同的缓解。完成手术后,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未表现出曲张静脉复发的情况,患者的小腿未表现出显著瘢痕的情况。结论对于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腔激光+Trivex旋切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微创效果以及美容效果较为显著,凸显腔激光+Trivex旋切联合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腔内激光 Trivex旋切术 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行奥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的效果,评定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80例,依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平均将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血塞通以及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行奥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显著优于对照组7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予以奥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总有效率,安全价值广泛。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奥扎格雷 血塞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Herbert螺钉固定与微型接骨板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2年2月-15年12月收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T型接骨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 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 桡骨小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固定,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前侧入路固定治疗,评价膝关节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实验组更低(P<0.05)。结论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前后小切口入路 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闭合瘘管潜行切除联合VSD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口闭合瘘管潜行切除联合VSD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瘘管切除挂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肛门功能评分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闭合瘘管潜行切除联合VSD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痛苦小,疗程短,对肛门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封闭术负压引流术(VSD) 内口闭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旋后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老年旋后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47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患者手术结局展开评价。结果对患者实施固定治疗方式后,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8±0.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低为9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三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8±0.4)年。依据相关踝-后足功能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断,发现评断结果显示为优、良、差的病例数分别为19例、23例、5例,优良率为89.36%。结论对老年旋后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块类型及形态、患者骨折位置变化程度及患者软组织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路径。

  • 标签: 内固定 旋后外旋型 Ⅳ度踝关节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镜上颌窦开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鼻镜上颌窦开放的45例患有上颌窦病变的患者(67侧),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5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8例,占比为84.4%,有效的有5例,占比为11.1%,无效的有2例,占比为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术后发生鼻腔黏连的3例(6.7%),鼻泪管损伤的1例(2.2%),上颌窦口闭塞的2例(4.5%),眶纸板损伤的1例(2.2%),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经鼻腔泪囊吻合治疗鼻泪管损伤后痊愈,眶纸板采用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他患者经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鼻镜上颌窦开放的治疗效果显著,尽量减少了对患者的上颌窦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上颌窦 开放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