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为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使护士能更好地投入护理工作,降低离职率,积极有效地规划职业生涯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家在职临床基层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找到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解决护士的工作负荷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环境、负性情绪等问题,以提高临床基层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鼓励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加强医院与护士的沟通平台,有效抵抗压力,提高专业思想素质的稳定性,促进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 标签: 综合医院 护士 职业生涯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管理中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护士职业怠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共280名工作状态,并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护理管理中给予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感。分析护理管理中应用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护士的职业怠倦态度的影响。结果参与本次调查护士干预前操作成绩、理论成绩、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干预以后,组间有着明显的差异,经过对比统计学意义为P<0.05;参与本次调查护士干预前护理质量合格率明显低于干预以后,组间有着明显的差异,经过对比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职业自我效能感,可明显改善护士职业怠倦现象。

  • 标签: 护士 管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职业病的发病流行性特征,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某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登记的职业病报告病例资料,系统分析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及其病例性别、工龄、从事企业规模等。结果职业病种类集中于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7.47%)、职业性化学中毒(12.87%)、职业性皮肤病(4.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7%);分布行业前三名为国防施工类(48.97%)、化工行业(12.64%)、煤炭开采行业(6.90%);职业病病例男性占比87.13%,女性占比12.87%,工龄为4个月~42年,10年内病例占比71.03%;企业规模主要为中小型(54.25%),国有经济类病例占比46.44%。结论分析并总结不同职业病发病流行性特征能够指导职业病监管工作,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资料,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病可能。

  • 标签: 职业病 流行性特征 防治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信息,分析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详细资料,分析原因并统计数据。结果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89例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其中,护士占77.80%,是最高危人群;外科占55.49%,是最高危科室;锐器伤占86.13%,是职业暴露的最主要原因。结论职业暴露是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面临的高危险因素,对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疫苗注射、职业防护培训以及合理用药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职业感染,保证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职业暴露 原因 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职业防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关注自身执业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供应室是医院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部门,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灭菌、发放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由于其工作环境及性质,供应室护士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时刻都面临着疾病感染、不良环境伤害、锐器伤和噪音污染等危害,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的职业防护机制和职业防护措施是保护供应室人员健康,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举措。我院供应室于2016年3月根据院感科的指导和护理部的护理质控要求通过制度完善与落实、人员培训与考核、职业危险因素评估与防护对策制定等措施建立了职业防护安全模式,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21世纪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同时也要求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不断的提升,提升职业心理素质也是社会各界对护士要求。本文从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论述内容包括不良因素和培养方法。

  • 标签: 护士 健康 职业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就健康教育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0例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00例观察组受检者全程健康教育,400例对照组受检者则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就两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受检者有着显著的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能够使受检者的知识和防护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职业健康监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及探讨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对血站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结果通过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操作培训和生物安全管理,规范采血工作行为,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可降低血站采血护士职业危害。结论通过分析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对职业暴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业暴露发生。

  • 标签: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对于职业健康的管理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但是因为建筑施工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病发病率较高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一是极易受到急性事故的伤害,二是患职业病几率也比较大。本文对现如今建筑施工企业治理健康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制,并积极提出如何强化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促进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职业病对劳动者所造成的伤害。

  • 标签: 施工企业 职业健康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模式分析与探索。方法研究对象共有300名,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到本院接受体检的流动人员中选出的,医务人员需对其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此次研究共发放了300张调查问卷,回收30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通过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做出相关分析后,发现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均具有粉尘类、化学类以及物理类等危害因素。而在职业病危害申报和是否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来看,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都有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且研究对象大多均由接受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为了能够切实落实我国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完善监护模式,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的监护工作,加强流动人员职员对自身的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以及完善当地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 标签: 流动人员 职业健康 监护模式 分析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本院的2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原因及应对对策。结果20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原因中,存在工作负荷占85.00%,存在管理因素占75.00%,存在角色压力占75.00%,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占70.00%,存在不良的工作环境占65.0%,存在自身因素占55.00%。结论手术室护士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情况,其发生职业压力的原因有多种,需实施针对性的应对对策。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压力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有很多的生产岗位都存在一定的粉尘危害,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等,这些粉尘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存在粉尘污染的工作岗位,对新进人员、在岗人员、转岗人员以及离岗人员都要加强健康检查,防止他们出现较为严重的职业性粉尘污染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可能对作业人员产生的伤害,以及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护的措施和达到的效果,希望每个企业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有机粉尘 无机粉尘 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引起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护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2016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结果我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4%,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4.7%,正确洗手率17.7%,单手回套针帽40.0%,用工具分离针头29.4%,接触污物时未戴手套9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2.9%。结论应积极实施职业安全防护策略,以此来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印刷企业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噪声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收集该印刷企业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合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近3年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结果近三年来的纯音电测听测试结果异常率分别为43.1%、39.3%、1.7%;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印刷企业应对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防护措施,并减少噪声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印刷 听力损失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随着监督监测体制不断变革和面临严峻的职业病防控形势,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体系相继构建并不断完善,如何实现持续性建设与发展,以及和安监部门、社保机构的密切合作,是其在实现职能作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职业病防控水平提高以及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 标签: 职业卫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建设 发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医院护士与同级别综合性医院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感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口腔医院103名护理人员(观察组)以及同级别综合医院115名护理人员(对照组)进行了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nursingburnoutscale,NBS)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NBS量表总分、护士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压力源、护士职业倦怠得分(150.13±10.41)分,(40.05±3.23)分,(22.09±2.61)分低于对照组(152.85±9.43)分,(41.29±3.83)分,(23.03±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44;t=-2.566,P=0.011;t=-2.481,P=0.014)。结论口腔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感要好于同级别综合医院。

  • 标签: 口腔医院 护士 职业倦怠感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产科病人的增多,医患纠纷增加,产科护士离职率增高,特对对产科护士的心理资本及职业倦怠进行分析,以通多积极的心理指导,降低护士离职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资本问卷》及《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P<0.01)。心理资本问卷中的自我效能维度与职业倦怠问卷中的情感衰竭维度不显著相关(r=-0.056,P=0.323),其它个各维度都显著负相关。结论护龄、学历影响职业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最高,希望维度得分最低

  • 标签: 产科护士 心理资本 职业倦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以及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进行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并总结有效防范策略。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低职业风险,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风险 隐患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且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性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分析有效、科学管理预防控制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月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52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所有数据。结果数据显示,5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科室主要为手术科室,占65.38%,护士在职业暴露人员具有最高发生率,大约是69.23%,医生为26.92%,保洁人员3.85%,乙肝、梅毒、HIV、丙肝、不明暴露源占据职业暴露发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占51.92%、15.38%、3.84、3.84%和1.92%,锐器伤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方式。结论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的关键就是培训医务人员有关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提升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燃油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为满足其燃油需要,大型油库的数量也在增加。油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汽油、柴油、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次研究以湖南省某大型油库为例,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和管控要点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消防泵房噪声风险等级可容忍,储罐检维修化学危害因素风险为低至中等,水处理池检维修作业风险等级为低。管控要点为储罐检维修、的急性中毒。

  • 标签: 油库 职业健康 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管控要点分析 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