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使用PDA预防住院患者药差错的效果。方法对住院患者在使用PDA前后发生的药差错例数进行比较。结果PDA使用后增加了二维码的识别技术,采用药物及腕带的双重扫描制度,进一步落实了患者的身份核查和药物核对,实现了医嘱的闭环执行。结论使用PDA可以有效减少药差错的发生。

  • 标签: 使用PDA 有效预防 给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呼吸科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并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缩短,并且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雾化治疗 支气管扩张 盐酸氨溴索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阿奇霉素不同的药方式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96例纳入此次研究,样本选择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使用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8例对照组以及48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药方式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9%(6/48),与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的相比差异微弱14.57%(7/48),数据经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口服与静脉滴注方式均有较大几率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休克、高热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用药时应及时对患者的各项指征进行监测,及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控制与针对性处理,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阿奇霉素 给药方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丽奥局部药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口腔科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派丽奥局部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PLI、PD、BI、G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派丽奥局部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派丽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全身、局部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Ⅰ型患者,根据药方式分为对照组(MTX全身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术)与研究组(MTX局部药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β-HCG降到正常的时间、血HCG值、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63.16%)(P<0.05)。结论局部药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Ⅰ型效果显著,且安全。

  • 标签: MTX 超声引导清宫术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药治疗空洞性肺结核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空洞性肺结核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局部灌注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灶吸收、空洞缩小及产生有害反应的几率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缩小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药可提高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率,促进空洞缩小,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给药 空洞性肺结核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2015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存储”等高科技新名词瞬间迸发,当它们与传统医疗结合,孕育了出当代医疗信息化的突破点——移动医疗。移动医护管理项目是我院实践移动医疗技术的第一步,通过建设无线网络,使用手持数据终端(如平板电脑、PDA),连接医院各信息管理系统(HIS,LIS,PACS等),实现临床数据无线传送,医生、护士能随时随地查询病人相关信息,完成床边工作。

  • 标签: 移动医疗 无线网络 临床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临床应用中运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9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阿奇霉素不同药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99例。A组给予其口服治疗,B组给予其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主要消化系统和皮肤系统这两个类型不良反应为主,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全身反应、泌尿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较为少见。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A组高于B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严重程度发现,A组中度不良反应占比高于B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类型以消化系统和皮肤系统为主,其口服不良反应较多且较为严重,静脉滴注较少且较轻。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肠水疗联合中药汤剂结肠药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早期)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依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合理饮食、保证休息、禁酒的前提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结肠水疗联合中药汤剂结肠药治疗。结果完成治疗后,治疗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显著优予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结肠水疗联合中药汤剂结肠药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早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早期) 结肠水疗 结肠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枸橼酸咖啡因维持量药方法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按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两组的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药量均为20mg/kg并在24h后给予维持量5mg/(kg·d),此后观察组的维持量随日龄每周增加1mg/kg,对照组维持不变。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喂养不耐受、心动过速、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两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周提高枸橼酸咖啡因维持剂量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且并不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给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方法使用数据集成技术与远程技术建立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并且连接到多个乡镇卫生院中。结果与结论分级诊疗平台能够为上下级医院沟通交流提供便利,也可以为下级医院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 标签: 县级急救 分级诊疗集成系统 研发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医保审核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思维,对临床医疗行为实时监管,做到合理医疗,使医保管理得到良性循环。方法研发设计为医院医保部门量身定做的医保在线审核系统,做到审核与医嘱、费用、检查检验、电子病历的有效整合和统一,通过业务规则和流程设计,实现智能化审核。结果该系统提高了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审核流程优化和再造,减免了临床和医保部门审核的大量繁琐工作,平均能节省1/3到1/2的时间。结论临床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了医保审核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员工对审核工作的积极性。

  • 标签: 医保 精细化管理 费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造口患者跟踪随访及档案管理系统,检索规定时间段内需要随访的患者,统计造口类型及并发症相关信息。方法组建软件编制小组,定义患者数据存储格式,按照模块化的方式编制软件。结果该软件可将造口患者的纸质版档案转为电子版,方便快捷地查询指定时间段内需要随访的患者,快速统计造口类型及并发症信息。结论本系统简单易操作,提高档案管理及随访工作效率,为科研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

  • 标签: 造口 患者随访 造口并发症 档案管理 护理管理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以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结论将系统护理干预运用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其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慢性胃炎 系统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00例临床护理对象,按病历制作的型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全部采用电子病历,对照组采用常规纸质病历。对比两组病历书写时间、调用平均时间以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平均用时和调用平均用时少于对照组,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应强调病历系统的规范性,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电子病历系统 临床护理 病历书写 病历调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大剂量药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法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照入院床位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盐酸氨溴索大剂量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FiO2炎性指标中PCT、CRP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盐酸氨溴索大剂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异常情况,降低患者炎性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盐酸氨溴索大剂量给药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法 老年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任意选择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观察组为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值得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延伸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选取的143例小儿弱视患者分为甲组(n=72例)和乙组(n=71例),其中对乙组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甲组则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护理后疾病治疗的依从性98.61%和总有效率95.83%均显著高于乙组护理后疾病治疗的依从性90.14%和总有效率87.32%(P<0.05)。结论对接受弱视治疗的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患儿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改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小儿弱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用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70数字号牌,单数者分至A组,双数者分至B组。A组35例脊柱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程度及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等指标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影响价值。结果B组脊柱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经系统化健康教育后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高于A组患者,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且B组患者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肠道紊乱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的病情较严重,不仅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且术后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病情好转,对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术后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不良症状的发生,进而促进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脊柱骨折 系统化健康教育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妊娠中、晚期,应用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妊娠中、晚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筛查情况进行观察,判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结果本次中、晚期超声疑似胎儿畸形的入选的98例产妇中,经生产和引产证实共计出现80例胎儿畸形,超声确诊的74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2.5%。结论妊娠中、晚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妊娠中 晚期 筛查胎儿畸形 系统超声